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引用文章 311滿2年 福島核廠仍殘破
2013/03/10 19:56:38瀏覽103|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

引用文章

引用文章

引用文章 311兩週年 核災陰影未褪


311滿2年 福島核廠仍殘破
【中央社╱台北9日電】
   
2013.03.09 07:39 pm
 

311日震兩周年前夕 福島危機猶存 / 蔡依舫

「讀賣新聞」報導,東日本311強震引爆核電廠危機即將滿2週年,但東京電力公司受重創的福島第一核電廠至今仍滿目瘡痍。此外,日本內閣同意,將於既有災難警告系統上設置災害警告新機制。

儘管每天有超過3000人投入第一核電廠的復原工作,據傳讓反應爐除役將花上數十年。

日本讀賣新聞記者7日在東電(Tepco)員工陪同下,參觀了這座受創核電廠。

強震發生4天後,氫氣爆炸在4號反應爐所在建築的牆上炸出多個大洞,並將屋頂炸飛,殘骸瓦礫散落四處,當時員工正準備將廢燃料棒移出反應爐槽。

位於5樓的反應爐槽已被鋼架封閉,這個放置1535根燃料棒的反應爐槽,強震發生後受到當局檢視。

考量餘震帶來的高風險,東電將4號反應爐的清理工作列為優先要務。

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內閣官員昨天同意一項法案,希望在現有災難警告系統之上設置警告新機制。

法案將要求日本氣象廳(Japan MeteorologicalAgency),在偵測到可能發生重大災害時,發出特別警告。

特別警告一發布,地方政府必須與市政當局合作,將緊急資訊傳達給當地居民。

官員表示,新機制預計9月前上路。(譯者:中央社蔡佳伶)

【2013/03/09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311滿2年 福島核廠仍殘破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47934.shtml#ixzz2N8XdFpCY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47934.shtml

 

 

311日震2周年前夕 東京街頭反核示威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美聯社東京九日電】
   
2013.03.10 04:56 am
 

福島危機未解 日本反核聲浪高 / 梁采蘩

東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兩周年前夕,一萬五千人九日在東京新宿區的明治公園集會反核,響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投身的「告別核電一千萬人簽名」活動。群眾隨後在市中心一座公園集結,要求日本政府放棄核電,大江健三郎也到場聲援,並在東京街頭遊行示威,要求首相安倍晉三停建新核電機組,並讓現有機組儘速除役。

聲明說:「新政府不該誤以為贏得國會選舉,就表示人民同意擁核政策。我們將要求政府迅速展開核電機組除役程序,停止任何興建新機組的計畫。」

大江健三郎對群眾說:「某些人的言行舉止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廣島、長崎原爆和福島核災從沒發生一樣,我要跟他們抗爭,不讓更多核電機組重啟。」

群眾聞言鼓掌叫好,手中的標語和提燈寫著「要孩子,不要核子」。有些人四處發傳單,呼籲大家救救被留在福島核電廠四周「禁入區」的動物。

示威者說,他們忘不了福島核災,並警告日本政府不應急於重啟核電機組。四十七歲的中田曉宏是營造商,肩上掛著一面鼓,他說:「前途茫茫,未來似乎沒有希望。不過假如我就此放棄,一切就結束了。」

【2013/03/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311日震2周年前夕 東京街頭反核示威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48640.shtml#ixzz2N8ZvNOi9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48640.shtml

 

 

 日311地震/災區重建慢 31萬人仍無家歸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13.03.10 02:54 pm
 

日本311大地震發生至今已滿兩年,宮城縣石卷市震災後滿目瘡痍,如今已重建。
路透

被稱為日本二戰後最嚴重災難的東日本大地震,明天(11日)就滿兩周年。遭受毀滅性海嘯襲擊的東北沿海地區至今仍在繼續搜索失蹤者,而由於福島核子事故,眾多居民重返家鄉的時間也仍是未知數。

共同社報導,據日本警方統計,截至8日,東日本大地震的遇難人數為15,881人,失蹤人數為2,668人。因長期避難生活致病死亡或自殺身亡的地震相關死亡人數達2,303人。明天東京都千代田區的國立劇場將舉行由政府主辦的追悼儀式,各災區也將舉行追悼。

日本公視NHK最新的全國民調顯示,311地震海嘯災區以外的民眾,60%表示他們對日本戰後最大災難的記憶已經開始消褪。

47萬日本人 逃離家園

地震海嘯初期,以及其後數周的核電廠災難期間,約有47萬人逃離家園,目前仍有31萬5000人棲身臨時安置所,其中許多是破敗的國民住宅。日本政府投入巨額基礎建設支出,希望協助災區站起來,但目前大致沒有成功。

根據福島縣政府匯總的數據,縣內仍然在持續核災輻射去污作業,但總共有4811個地點,包括住宅、學校、公園,污染土壤找不到去處,放置原地,十分刺目。

污土放置原地的4800多個地點之外,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輻射量偏高,居民已疏散的浪江町等七町,和南相馬市等四個市町,部分地點畫為「去污特別區」,由中央政府直接負責去污,但污土的保存狀況從未公布。

核污土壤有健康風險,世界衛生組織2月底公布福島核災對周邊居民及核電廠員工健康影響報告,顯示核電廠周邊一歲女嬰的甲狀腺癌風險最高:福島縣浪江町女嬰的甲狀腺癌罹患率上升0.52個百分點,達到1.29%,是日本一歲女嬰平均罹患率的1.7%。

【2013/03/1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日311地震/災區重建慢 31萬人仍無家歸 | 國際焦點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48878.shtml#ixzz2N8ah6pCN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WORLD/WOR3/7748878.shtml

 

 311兩週年 核災陰影未褪
【中央社╱福島10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3.03.10 04:30 pm
 

311東日本大地震明天滿兩週年,福島依舊籠罩在核災輻射陰影之中,許多民眾仍未走出陰霾,居民二瓶幹雄(譯音)就因工作需要,和躲避輻射汙染的摯愛妻女相隔兩地。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海嘯,衝擊福島沿岸核子發電廠,部分反應爐爐心熔毀。一星期後,許多人認定輻射塵範圍擴大,二瓶讓妻子帶著兩個女兒逃往東京。

然而,日本經濟不振,讓二瓶無法辭去他在福島市汽車零件廠的工作,他只好繼續在距離出事核電廠60公里的工廠上班。

現在他每4星期與家人團聚一次。

38歲的二瓶告訴法新社:「車費太貴,我每個月只能探望她們一次,無論是經濟壓力還是心理壓力,這種兩頭燒的日子實在太難熬。」

福島核災為近代全球最嚴重核災,雖然官方記錄的死者為零,不過人性代價不貲。

核電廠方圓20公里的封鎖區迫10萬多人撤離家園;更廣的區域有成千上萬個像二瓶家的居民,憂心無色無味輻射汙染對他們健康的影響。

儘管官方科學人員和國際機構宣稱福島輻射量不足以構成任何傷害,他們仍放不下心。

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建議人體每年不要暴露於超過1毫西弗(millisievert)的輻射,但表示,每年暴露的輻射若低於100毫西弗,統計上來說癌症風險並不會明顯升高。

根據日本國立放射線醫學研究所,在醫院做一次電腦斷層(CT),輻射量即達10毫西弗。

二瓶的妻子和子(譯音)說,就算每年輻射量不達100毫西弗,她仍希望輻射風險能免則免。

36歲的和子在東京說:「我們無法讓孩子到外面玩耍,她們悶壞了。我也不希望兩個女兒吃當地產的稻米和蔬菜。」

核災至今兩年,福島封鎖區隨著輻射量的減低而逐漸縮小。

然而,飯館村6000居民撤村後,村長菅野典雄說,回歸正常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說:「我們當初撤離的時候,原以為兩年就可以回來,但現在兩年過去了,一切才剛開始。」

反應爐除役預料費時至少30年,除役加上周遭地區的除汙工程也代價高昂。

當地農夫和漁民抱怨,儘管各項測試顯示他們的產品安全無虞,但購買的人卻少之又少。

觀光業也未走出泥沼,像是二瓶家附近的觀光果園,訪客就少了3/4。

二瓶說:「政府拿不出任何可說服居民回鄉的東西,又怎麼能重建福島呢?」

【2013/03/10 中央社】@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311兩週年 核災陰影未褪 | 國際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7748986.shtml#ixzz2N8dvIcTG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7748986.shtml

 

 

 ----------------------------------

 

Global report on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details health risk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by international experts on the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NPP) disaster in Japan has concluded that,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Japan, the predicted risks are low and no observable increases in cancer rates above baseline rates are anticipated." 


"The WHO report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rom the nuclear accident after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based on preliminary dose estimation’ noted, however, that the estimated risk for specific cancers in certain subsets of the population in Fukushima Prefecture has increased and, as such, it calls for long term continued monitoring and health screening for those people."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3/fukushima_report_20130228/en/index.html

--WHO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