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藍營翻盤反洪?只會親痛仇快
引用文章本土派饒了國民黨吧
藍營翻盤反洪?只會親痛仇快
2015年07月05日 07:46 綜合整理
洪秀柱
藍營本土派的不安心理,若真的轉成反洪秀柱浪潮,最後只會親痛仇快。(資料照片,范揚光攝)
2016總統大選即將開打,洪秀柱也順利通過民調門檻有望成為對抗綠營的藍軍主帥,但此時國民黨內部卻傳出反洪浪潮,想在7月19日全代會中翻盤;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石佳音、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林金源今日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中特別提出,這種輸掉前途、輸掉道德,操弄省籍、割裂族群的作法將使整個社會只問敵我、不問是非;只利於少數政客奪權,對整體發展百害無一利。
作者在文中指出,國民黨早已喪失理念,失去方向感,只能對內以利益分配維持團結表象,對外以拿香跟拜討好綠化選民;此次洪秀柱參選,直接挑戰黨內這種鄉愿媚俗的作風,當然會引起舊勢力的不滿。此次不管扳不扳得倒洪秀柱,反洪之舉將使藍營內傷、綠營漁利。
作者強調,洪秀柱既然將參選定位為「理念之爭」,就要堅持爭路線、爭是非、爭未來,而不是只爭被提名、奪大位。
若洪秀柱能贏得2016大選固然最好,即便明知其不可為,也不應放棄原先立場與堅持。委屈無法求全,如果洪向本土派低頭、妥協,即使換得被提名,仍會輸掉選舉,也會輸掉洪的歷史定位和改造國民黨的最後一絲希望。(中時電子報)
時論廣場/本土派饒了國民黨吧
出版編輯:林淑燕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705001029-260407
本土派饒了國民黨吧
2015年07月05日 04:10 石佳音、林金源
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蔡翼認為,洪秀柱的坦率、明確、果斷與膽識,讓人耳目一新。(本報系資料照片 趙雙傑攝)
勇敢、直白的洪秀柱,好不容易過了民調門檻,有望成為對抗綠營的藍軍主帥,但最近反洪氣氛趨濃,國民黨內本土派出現異聲,以洪「急統」為由紛紛出走、反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見縫插針,也以本土為名出師,兩相結合,各有盤算。反洪勢力想在7月19日全代會中翻盤的意念,已呼之欲出。
國民黨此番內鬨不值得驚訝。該黨早已喪失理念,失去方向感,只能對內以利益分配維持團結表象,對外以拿香跟拜討好綠化選民。洪秀柱參選,直接挑戰黨內這種鄉愿媚俗的作風,當然引起舊勢力的不滿。
這些反洪的國民黨人,大概認為去年九合一慘敗的原因是不夠「本土」。但試論何謂本土派?本土派的特色就是「台灣第一,本土優先。保持現狀,甚至永久保持現狀」嗎?果真如此,選民何不選擇綠營,還能本土得更徹底、更痛快一些?國民黨如果不肯認真建設、鞏固自己的路線與立場,它的版圖就會繼續流失,它的黨員就還是民進黨的預備黨員,隨時可出走、可變色。
另種潛藏檯面下的本土派涵義,可能是主張、追求「台灣人的台灣、台灣人的國民黨」。前一種本土、非本土的差異還像是理念之爭,後一種則是赤裸裸的省籍、血緣之爭。前一種本土派會讓台灣輸掉前途,後一種本土派會讓台灣再輸掉道德。操弄省籍、割裂族群將使整個社會只問敵我、不問是非;只利於少數政客奪權,對整體發展百害無一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國民黨本土派真正在意的是私人政治利益,不是立場、價值之爭。問題是:即使只為牟利,國民黨也必須團結一致,先把餅做大之後,每個成員才能分到更多的餅。本土派不管扳不扳得倒洪秀柱,反洪之舉將使藍營內傷、綠營漁利。7月19日洪秀柱如果沒獲國民黨提名,藍營民心必定潰散,本土派根本撈不到好處。基於利與義,本土派都請饒了國民黨。
我們也要奉勸洪秀柱,既然她已將自己的參選定位為「理念之爭」,就要堅持爭路線、爭是非、爭未來,而不是只爭被提名、奪大位。當然,若她能贏得2016大選固然最好,即便明知其不可為,也不應放棄原先立場與堅持。委屈無法求全,如果洪向本土派低頭、妥協,即使換得被提名,仍會輸掉選舉,也會輸掉洪的歷史定位和改造國民黨的最後一絲希望。洪不但不應患「急統」恐懼症,反而更應誠懇剖析局勢,闡述「一中同表」有利台灣的道理。唯有感動人心,為洪帶來更高的民意支持,才能讓黨內西瓜效應發酵,讓反洪勢力崩解、退讓。
個人的利益有限,團體的生命無窮。朱立倫主席以及稍具使命感的藍營A咖,都有責任抵擋「莠」對「秀」的攻擊。洪秀柱並不「急統」,她只是務實的把遮蓋鴕鳥眼睛的泥沙移開。如果連這一步國民黨都不肯邁出,莫非我們還要緬懷於過去30年的藍綠惡鬥與向下沉淪?(作者石佳音為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林金源為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梁惠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05000378-260109
林大副教授請您省省吧!
連林大副教授也在講高麗X子?
fires offensive
引用文章 名家-找回台灣尊嚴
名家-找回台灣尊嚴
2015年02月20日 04:09
林金源專欄
歷史博士鄭麗玲撰寫《躍動的青春》,透露1920年代後的台灣女學生,已從穿著寬袖大襟衫、裹小腳的模樣,變成穿上泳衣學游泳。圖為基隆高等女校的游泳課。(蔚藍文化出版社提供)
揮 別甲午,乙未年昨日降臨。對台灣而言,乙未曾是刻骨銘心的1年,因為迫使清朝割台的馬關條約,就在1895的乙未年簽訂。從此之後,台灣與祖國的關係徹底 被割裂。即便1945年台灣光復距今已70年,日本殖民對台人祖國認同的傷害,至今猶存,仍在咬噬兩岸本應恢復的連結臍帶。
乙未割台後遺症惡化中
隨 著兩蔣反共政權走入歷史,以及大陸的改革開放,兩岸社會制度與生活水準都越來越接近,台、陸心理距離本應越來越近才對。但事實正好相反,台民分離意識持續 攀升,願做中國人的比率屢創新低。多數台灣人認定唯一敵國是中國;亞洲各地對日本最友善的,卻是台灣。台灣對中、日態度的反差,證明乙未割台的後遺症不但 從未治好,甚且還在惡化。
藍綠陣營有志一同,援引美、日,主動成為封鎖、牽制中國的一環。這種國際戰略的「硬」作為,舉世皆知,無須多 論。更讓人憂心的是:台灣民間各行各業,常有意無意緬懷日據時代的「美好時光」,並以「多元文化」、「保留歷史」、「放下仇恨」等理由,美化所有媚日行 徑。這種迂迴綿密的「軟」訴求,影響深遠,潤物無聲。
媚日風尚混淆了日本殖民統治的是非對錯,嚴重拆毀台灣的尊嚴和自主性。可惜台灣社會對此渾然不覺,反而誤認堅持統一的中國大陸,才是打擊台灣尊嚴與自主性的元凶。
某歷史博士最近出書,介紹日據時代台灣學生的進步生活。所謂進步生活,包括了高等女校學生穿泳衣學游泳、台北帝大學生看外國電影。「台北高校、台北帝大學生相約喝咖啡、看電影、聽西洋樂…,看完電影後再到市場吃個關東煮」。
這種進步,令人稱羨,也和柯P「殖民帶來進步」之說相互輝映。但是享有這種生活的,究竟是誰?
以 1926年為例,在台日人的小學生數和就學率分別為23711人和98.2%,台灣人則為210727人和28.4%。(從就學率粗略推估,當時台灣人口 約為日人的31倍。)小學教育具有強大外部性,是推行政令、奴化百姓的必備條件。日本政府因此願讓更多台灣子弟念小學,但中等以上學校,台灣學生就遠少於 日本學生。1926年中等、專門、高等學校日本學生分別是台灣學生的1.5倍、1.9倍、7.9倍,雖然台灣人口是日本人口的30餘倍。教育程度越高,台 灣學生遭受的歧視與不公平就越嚴重。少數能念中等以上學校的台灣人,更屬上層菁英,他們所享待遇絕非民眾能及。
總之,殖民政府施教台人的目的不在啟蒙,而在奴化。何況當時享受進步生活者,主要是日本學生,其次才是少數台灣菁英。忽略這些重點,歷史就被扭曲。
再 說1884年中法戰爭,法軍首占基隆,垂涎當地煤炭。故當基隆淪陷前夕,清軍自動毀機器,壞坑道,燒棄存煤15500餘噸。又,劉銘傳曾填築基隆港,但工 程半途停止,乃因為清廷恐怕工成之後,反引起日、法等國覬覦。此二例說明:中國人無法以自己的步調建設台灣,列強要負很大責任。
反之,列強若不犯台,台灣人終究也有進步生活,並非得靠日本殖民不可。
本 月初,台南再添古蹟亮點,它是當年日本太子、總督南巡的行館「台南知事官邸」。在此之前,台南鶯料理亭、朴子日新醫院、桃園神社等,也都被官方、民間合力 呵護。(鼓舞日本愛國精神的桃園神社內一角,竟混雜台灣抗日烈士牌位)1893年新竹火車站落成、通車,但一群女學生卻在2013年穿著和服慶祝車站百歲 生日。清代建設不算建設,殖民政府1913年改建、啟用新竹車站,才是台人的珍貴記憶?
首應停止內戰 不再鬩牆
古蹟值得維護,但如何解讀、看待古蹟,卻攸關民族精神與尊嚴。同被日本殖民,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韓政府拆除總督府、韓國司機拒載說日語同胞。面對高麗棒子,台灣人應自慚、自豪,還是無感?
乙未割台兩甲子,台灣確實需要重建失落已久的尊嚴和自主性。重建之道首應停止內戰,不再鬩牆。接著才能看清:損害尊嚴與自主性的,不是祈求台灣回家的對岸同胞,而是引誘台灣與原生家庭對抗的列強。(作者為淡江大學副教授)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220000168-260109
連林大副教授也在講高麗X子? 是看不起韓國人嗎?不應出現在"名家"的文章, 自貶身價! 林大副教授要做個合理的解釋,講再多寫再多我都聽不下去,看不下去了!以後的文章....,恕不引用!
我有個想法, 就是韓國就是比臺灣好,還好很多!
fires offensive
abcnews.go.com
nypost.com
www.c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