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9 22:22:16瀏覽282|回應0|推薦5 | |
不可辱與忍辱
無端遭遇侮辱毀謗, 清正之士或以「士可殺,不可辱」,辭職下台,拂袖而去。 公忠謀國之士,或以「忍辱負重」,承擔重責大任,而續以「任勞、任怨、任謗」。 前者贏得個人清譽,後者不計毀譽而顧全大局。 其間利弊得失,各有考量,未可遽下定論。 唯此二抉擇,實耐人尋味也。
佛教菩薩道有「六波羅蜜」,「忍辱」其一也。 昔釋迦牟尼佛在世,亦不乏謗佛之人。 《佛說四十二章經》記載: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五濁惡世,奸邪小人為惡,恣意侮辱毀謗正直之士,自古有之,固應譴責其非,使其知過,以免姑息而令坐大。然受辱之士,如何自處,亦實考驗個人修為、膽識與智慧也。「不可辱」與「忍辱」之取捨,亦賴於自身所肩負之使命也。
理想高遠之士,任重道遠之人,當視橫逆為考驗,為「逆增上緣」,修「忍辱」以精進,以焠鍊其志,以增益其能;因風雨而茁壯,因困頓而堅強,所謂「松柏凌霜雪而彌勁」,如是,始能成大功立大業也。
昔先總統蔣公,常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勉吾同胞。近時罕聞,率皆怯懦其志,未能「寓理帥氣」,故橫逆突來,而多驚惶不知所措。今當憶此明訓,秉承其教,無視橫逆侮辱,為國家,為個人,堅持正道,以衝破難關,開創新機運也!
阿彌陀佛!
自在老師有感記於閒雲居 2014/5/9
.....................................................
◎原發表於「自在老師」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ztzaiMaster/posts/700709159972081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