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究竟是誰?(蘇文安牧師)
2019/08/11 11:27:52瀏覽1307|回應0|推薦4

   蘇牧師是創文書苑的文字苑牧,是少數奉獻文字事奉的文字牧者
之一。感謝神使用他以文字來牧養我們。
感謝神使用他以文字來牧養我們。

 
      作為文字人,你的自我定位如何?是眾多事奉者中,被歸類為不同於治理、行政、領敬拜、教成人主日學、宣教、兒童事工……等等「主流事工」的邊緣事奉者?抑或被視為一位僅靠恩賜,只憑較強的創意或表達力,不須受神學訓練、不必有明顯呼召的基督徒文人(就像許多人心目中的基督徒藝人一般)?

     我到底是誰?——這是我自1985年踏入全職文字事奉領域以來,常常自問的問題。在多年的碰撞與摸索之後,得到的答案倒是非常老生常談——我是天父的寶貝

     認清自我的身份 (identity)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惟有先肯定自我的身份,才能建立正確的信念,然後獲得更新、突破的能力,進而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為,至終得以影響周遭環境!! 

     我的體會是,一定要照此循序漸進,若是反其道而行,因為對環境的不滿意、不適應或無法抗壓而一味想要逃避或轉換,必然無法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為,無法獲得更新、突破的能力,無法建立正確的信念,當然也不可能肯定自我的身份!於是,在家庭、職場、事奉的諸多挑戰中苦苦掙扎,至終耗盡本該向著標竿直跑的時間心力,卻只能繞回原點。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天父的無價之寶呢?

     今天,讓我們回歸神的話(back to the Bible)、回歸基本面(back to the basic),來看看如何由生命→生活→事奉三個層面來操練回歸神給你我的身份和命定,進而使配偶、兒女、同工們都成為天父的無價之寶!

一、是建造分別為聖的生命

     提摩太後書2:20~21說:每一個大屋子裡都有許多器皿,不僅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的用在特別的場合,有的用在普通的場合。人如果自潔,脫離一切邪惡的事,就能夠被主所器重;因為他已獻給主,為主所重用,來做各樣善事。(現代中文譯本)

     金器、銀器可能是用來盛放美酒或香料,用於獻祭或款待貴賓的,而木器、瓦器很可能是用來儲放燈油、調味料或洗手洗腳用的水。然而只要維持潔淨的狀態,就可以供主人用在合適的場合。因此,一樣器具的價值,不全在於材質的價格,而在於它是否能在最恰當的時機為主人所用。

     你覺得自己像金器、銀器,還是木器、瓦器?……最有可能的,是在成功得意、一帆風順時,覺得自己是金器、銀器;而一旦潦倒失意、飽受壓力、屢經挫折時,就覺得自己是木器、瓦器。

     其實,只要能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可以像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12所描述的: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余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回想自己年少時初試啼聲,文字才華被眾人肯定時,常會覺得自己是金器、銀器,隨著月換星移,漸漸進入專業文字事奉的層面,甚至要帶領“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團隊,長期推動,耗時、傷神、燒錢的文字事工,且戰且走、且走且戰之餘,不免常覺得自己是木器、瓦器。然而,感謝主!在祂的恩慈憐憫中,一再讓我領受到只要能時時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不必活在自覺無用無力無望的沮喪幽谷中的莫大福份。

     無論你現在處在何等艱困的境地、手上僅有多麼有限的資源,就像我一位老友所說的:即使我現在只像從主人那兒領到一兩銀子的僕人,但只要我願意被祂用一萬次,不就等於有一萬兩了嗎?

     至於如何落實自潔,脫離卑賤的事,文字事奉者與其他事奉者當嚴陣以待的防線其實是一致的,其中犖犖大者當推錢財、兩性關係、名人效應”、教會/機構政治等等。最基本的自潔之道,當然還是不折不扣地行主話、遵主旨、敬畏神,並盡力逃避誘惑,且在團隊和特定的社群中刻意尋覓到互相督責的伙伴。

     多年前有一次去拜訪一位因為在網絡上看到我的文章而重新聯系上的高中同學。

     一進他家客廳,我的目光就被正面大掛鐘底下那個陶瓶吸引住了。主人將它擺在一座有如科幻電影道具、極富現代感的木座上,襯以高貴的紅色絨布,又以和煦的燈光投射,愈發使這造型既古樸又後現代、花紋既大方又細致的花瓶,懾人心神、美不勝收。

     上個月去墨西哥旅行時,用三塊錢美金向瑪雅原住民買的!主人的解釋,讓我當場瞠目結舌。

     主人見我如此捧場”,遂又帶我到他家閣樓的儲藏室。昏暗的燈光下,濃濃的灰塵味。他從角落裡拉出一個18世紀歐洲式的大木箱,開了鎖,再由裝滿大大小小物件的木箱底部挖出一個精彫雕細琢的小木盒,盒蓋一開,一支溫潤如玉的瓷瓶赫然展現在眼前。

     家傳的宋代瓷器!聽說拿到富士比拍賣場,至少可有30萬美元的身價!主人得意地說。

     離開老友的豪宅時,我忽然想起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第二集中的一句對白: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寶貝;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對主人家而言,就實用的角度,在現階段,瑪雅陶瓶和宋代瓷器,哪個才是寶貝,不言可喻!

     我們對配偶、對兒女、對下屬、對學生、對同工,不也該留意要放對地方”,讓他們成為能榮神益人的寶貝嗎?

二、過依靠聖靈的生活

     哥林多後書4:7~10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兩千年前的巴勒斯坦,一般平民大眾都是用粗糙的陶壺,放一條燈蕊,然後注入燈油、點上火來照明。瓦器本身只是個空殼,需待添油、泡蕊、點火,才能發揮功能。

     可見,內在的寶貝(燃料或能源),絕對比容器的形狀或材質重要。你我以有限粗糙的生命(瓦器),若欲持續發光發熱、不斷貢獻分享,也唯有仰賴天上的寶貝(聖靈的大能),方不致如那未浸泡油中的燈蕊,轉眼間就灰飛煙滅,徒然耗費生命而一事無成。

     成熟而真誠的人,必定會承認自己的軟弱和力不從心,正如瓦器般瑕疵滿布、斑痕累累。然而,當住在我們裡面的寶貝(聖靈的大能),在這暗夜亂世中將愛與真理之火燃起時,就有如一盞油燈在黑暗的房間煦煦亮起,所有人的視覺焦點,一定會集中在那溫暖美麗的火焰上,而不會用放大鏡去檢查那燈具有多少瑕疵。

     眾多脆薄的瓦器同放一處,難免嗑嗑碰碰、缺口缺耳。但願我們這些點著生命之火的瓦器,不是彼此傷損抵銷,而是有施有受、相互輝映,蔚為大光、照亮人間。畢竟,有真光之處才有渴慕指引的人群啊!

     充滿功課與挑戰的艱苦文字事奉,當然需要寶貝放在瓦器裡”,而需要時時提醒自己調整優先級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又何嘗不需要?若是家中有自閉兒、過動兒、唐氏兒,或者有陷於酗酒吸毒網癮的家人,又或有病痛纏身如風中殘燭的尊長,更是需要源源不絕地添加“寶貝”,才能長期委身、堅持到底。
     
     想起散處全球各地文字事奉團隊成員中亟需寶貝放在瓦器裡”的景況,我在為他們代禱時,雖不免有唏歔、有嘆息,但在主的美妙應許中,更有盼望、有確據!

三、在真愛中事奉

     哥林多前書13:1~3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這段經文中所列出的都是不得了的大恩賜。我們不妨將其中的說”替換成寫”。然而,再偉大的恩賜,也只能帶來一時的果效,惟有真愛才能帶來生命的影響力。因此,若我們建造了分別為聖的生命、落實了依靠聖靈的生活,就可以在真愛中享受有果效、有滿足、有學習的事奉。
何謂在真愛中事奉

真愛,就是在家人和同工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真愛,就是以身作則回歸家庭、經營家庭,來建立事奉者家庭的團隊見證。

     寫到這兒,我想起一位好友家剛學會講話不久的孩子,在同住的外公追思禮拜那天,臨睡晚禱時,用稚嫩清脆的童音虔敬地祈求:主耶穌啊,如果我明天早上醒來,像外公一樣,不是在這個家裡,求禰讓我是在禰的懷裡。

     為父的聽到這樣誠摯可愛的禱告,心中滿溢著感恩與欣慰——這小小孩童已經知道他是天父的無價之寶了!

     首先,小人兒知道他有靈魂,而不是人死如燈滅;其次,他知道自己在世的年日終有完畢的一天,而肉體生命結束之後,靈魂另有歸屬;第三,他確信自己是神的無價之寶,他若死了,只是回到另一個更美的家;第四,懷抱著這樣的永恆盼望,他成為在今世、在來世都有愛相隨、有恩相伴的孩子。
那一字一句,直到近三十年後的今天,這對父母仍記得清清楚楚!

     親愛的文字伙伴們,讓我們身在各處、心卻相連,如赤子一般單純誠摰地來到主面前傾心吐意:主耶穌啊!願我們從此刻起,在創作、采訪、編輯、翻譯、網絡書寫、培育教導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艱難困苦,無論覺得自己有多像木器、瓦器,都能因為建造分別為聖的生命、過依靠聖靈的生活、在真愛中事奉,而確認自己是禰的無價之寶,因而能幫助我們所事奉的每一位,也確信自己是禰的無價之寶!”
 
 
作者簡介
蘇文安

1979年蒙召全職事奉。1985年起投入文字傳媒事工、1997年起投入家庭事工迄今。現任真愛家庭協會副會長和《真愛家庭雜志》總編輯,並義務擔任創世紀⽂字培訓書苑文字牧者、神國資源為基督協會文字牧者,和《神國雜志》總編輯。多年從事寫作、采訪、編輯、教學、講台事奉,喜用生動創意的方式,結合聖經理念和具體實踐步驟, 配合古今中外文學與電影,來與廣朋友們分享,並長期培育、帶領家庭及文字傳媒事奉者,協助教會發展相關事工。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2847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