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麼是鈴木教學法
2012/05/29 22:33:55瀏覽15505|回應0|推薦0

     文字資料為Taiwan Suzuki Association保存 照片版權為私人擁有

鈴木教學法 
期勉孩子創造幸福的人生

  

“受到賞識是每個人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

被愛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根源”。

                                                              鈴木鎮一

 

     鈴木鎮一先生雙親生於幕府時代,母親出於武士門第,自幼接受教育,並研習三味線(日本傳統弦樂器);父系家族為武士階級,從事三味線相關事業。隨著1867年大政奉還,幕府時代結束,新政府成立,實行鎖國政策後促進日本一系列現代化及西化的明治維新運動,。鈴木鎮一先生(1898-1998)出生於明治維新天皇頒布教育令、提倡教育的時代,是日本文藝等各方面逐漸蓬勃發展的時期。

 
     鈴木鎮一先生的父親經營一家小提琴工廠,即為大眾熟知的鈴木小提琴。於當時代背景下鈴木先生10 歲便學習英語、17歲開始學習小提琴,於20歲赴德國留學,鈴木先生於研習德語的過程激發靈感,

以每個孩子都能輕易學習母語萌生了教學理。

     鈴木的母語的音樂教學以學習語言的方式為基礎。這些基礎包括: 早期開始、聆聽、以愛鼓勵、家長的支持、不斷地重複、與其他孩子的學習、然後學習閱讀。所有的孩子皆能學習並自然運用自己的語言,鈴木先生相信所有的孩子們能以相同的方式學習音樂。他有時也被稱為人才教育,這意味著是不是天生的音樂天賦,但每個人的能力都可被發掘。鈴木先生以相信孩子的能力的心,激勵孩子項達成目標的意志力。當孩子表現良好時,在當下就他們的行為給予讚美與鼓勵,使他們得到成就感,增進對生活的熱愛。明確的讚揚孩子,觀察每一次的進步,並針對特定的行為表現,誠懇的稱讚;空泛的誇讚不但無助於孩子自信心及成就感,反而會使孩子對於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並感到不安。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孩子,讓他們在家人、老師的愛與信任的環抱之下學習,產生責任感及榮譽心。在被愛與信任之下的環境成長,他們會了解即使在學習上受挫或是出現需要被糾正的不恰當行為時,父母及老師對他們的愛不會因而減少。愛孩子不代表避免挫折或困難,而是支持著他們,教導他們如何突破難關,給予全心的信賴。

     鈴木先生稱他的方法為哲學,而不是單一的方法;每位教師都必須制定自己的方法。鈴木始於教小提琴教學,爾後隨著哲學理念增長,發展擴及各項樂器及幼兒教育。鈴木先生曾道: 「教學中的音樂是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作一位良善的人,擁有高尚的心靈。若自孩子出生起聽到美妙的音樂,並學會自己演奏,開發他的敏感性,紀律和耐力並且養成了一顆美麗的心。」

 

 

l  才能並非遺傳,而是後天的培養

才能是源於早期的培養,並非與生俱來的。任何一個孩子,如果被施予適合的教育方式,並經由不斷的努力,都能有所成就。鈴木先生秉持著以下五大信念:

一、早期的教育   二、優良的環境   三、靈活的指導法

四、反覆的練習   五、優良的教師

 


l 
早期的教育

早期的教育能夠開啟孩子各方面的潛力。雖然這樣的年齡孩子還處於稚嫩的階段,但是他們卻具有驚人的吸收能力。鈴木先生認為,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不是盲目的指導,而應該科學地掌握教育方法,才能達到教育的目標。


l 
優良的環境

鈴木先生主張人類是環境之子,環境孕育著我們,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家庭,是父母給孩子的環境,也是培養孩子能力的首要關鍵。自嬰兒出生起,父母親就扮演著嚮導,引領孩子探索這個世界。孩子觀察家庭成員的相處來建構人際間的互動,依循著父母親的關點來做為行為的的依據,與父母擁有相同的價值觀。鈴木所謂的優良環境並不代表著物質不匱乏,優良的環境指的是夫婦之間相處融洽,手足互敬互愛互相學習,樂於助人,充滿愛心。在環境的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善良、正面的態度。

 


l 
靈活的指導法

《禮記》『道而弗牽』的意思是,在教育上應該用“引導”的方式而非強行拉扯。鈴木博士在“能力培養從齡歲起” (Ability Development from Age Zero)一書中引用《禮記》中『道而弗牽』這句話來強調“引導”對於學習的重要,比喻教學時引導而不強迫,嚴格而不抑制性格的發展,並促進思考,加以啟發。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散發著只屬於自己的天生氣質,鈴木教師以最真誠的心,理解孩子,並尊重他們的特質。指導孩童時,與孩子的視線等高,以相同的角度理解、感受孩子的心。鈴木博士曾說︰「用童心感覺,試著了解孩童的心理。」指導者進而懂得如何在不是一味順應孩子的前提下,保持孩子的興趣,引發學習的動力。


l 
反覆的練習

猶太哲學家斯皮爾伯格說:「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將練習培養成為一種習慣,鍛鍊孩子對事物持之以恆的性格。只要勤勞的耕耘,就沒有困難的事情;無論是那方面的學習,練習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成長需要挫折的陪伴,在孩子的認知與實際能力不符時,引導孩子誠實面對自己,正視問題並努力突破。藉由練習學會如何為自己立訂目標,信任自己,達成之後,再積極往下一個目標邁進。“知識不代表能力”,能力的培養,需要反覆的練習。練習不是只求正確就行,應要練習至覺得練習的項目是容易的才行。然而協助孩子如何練習也是重要的課題,當孩子感到厭倦便立即停止,然後適時把握孩子玩耍的間歇進行練習,以“不間斷、不著急”的心態來培育。藉由練習讓孩子保持對事物不會感到厭倦,並能展現熱情,努力達到目標的人格。

 


l 
優良的教師

在進入鈴木教學法的師資培訓課程之前,必須要通過演奏的審查,審查通過後才能正式參與鈴木教學法的師資培訓課程。課程除了指導學生的技巧之外,還包涵了鈴木哲學課程、資深老師的授課觀摩以及不定期參加國際間鈴木協會師訓指導者的授課。在教授學生的同時,教師們也保持著時時刻刻吸收新事物的學習心。鈴木博士曾說:「無論想教孩子學會什麼,首先要培養他的心,心養成之後才開始付諸行動」。培養孩子的心,讓他做他能夠做到的事,以培養他的能力是鈴木教師們的首要工作,除了嚴格要求教師的演奏水準之外,是不是擁有一顆真誠對待孩子的心,也是能不能夠成為一位鈴木教師的關鍵。

作為鈴木的學生或家長需要很大的決心。學生通常於學齡前開始學習。父母必須參加孩子們的課程,方能檢視孩子在家的每日練習。有些父母帶著自己的小提琴至課堂學習,學習如何握弓、拿琴,甚至練成 "小星星變奏曲"。由於學生的年齡增長與能力的進步累積,父母的義務將逐漸減少,至孩子能夠獨立學習,家長則不再需要參加。


     此外,學生將需要聽取他們學習音樂的錄音,請儘可能提供孩子大量聆聽鈴木音樂的機會:臨睡前、在車上,吃早餐時,遊戲時…..等等,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將音樂與優美的聲音記憶於腦海。刻意的營造自然的聆聽氛圍是鈴木家長的重要課題之一。鈴木學生於初階段學習時不學習閱讀音符。直到學會如何正確的使用樂器,並培養出能辨認好聲音的好耳力之後即開始學習識譜。



鈴木音樂的學生以個別課也以團體課方式學習。通常鈴木教師會定期將程度類似的學生集合為一個團體進行指導。世界各地的鈴木教育機構於暑假有舉辦活動,例如音樂營等,提供多項的選擇讓孩子在遊樂中學習。


l  鈴木教學的遠景

初期開始:兒童以廣泛的方式學習心理養成和物理技能,當兒童在學習語言一段時間後(由指出生後至五歲前)是開始發展以及對音樂的敏感度的理想時間。愉快的聆聽可以自出生開始至學樂器前。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人學生也可以透過一位優良的鈴木老師的創造屬於適用的鈴木哲學。


"Start young, go slow, and don't stop!" 孩子們有專屬自己的個人的步調。鈴木交學採取連貫、具有挑戰性、且不責罵的方式。父母不應該將自己的孩子與同齡的孩子相互比較,孩子的進步將始於優美的音樂,在每一個階段以每個孩子特有的方式發展。


  家長參與誠如糾正語言學習的過程,鈴木家長引領孩子每日練習,以積極的態度鼓勵和激勵。建議家長學習演奏的基礎知識和正確的姿勢,至八歲前,請陪伴孩子練習。以孩子的成熟度跟隨著孩子的進步,家長參與轉化為支撐作用。


環境與聽力兒童學習理解講話和發言飽和與語言環境。若孩子要學習理解與演奏樂器,音樂必須是環境的一部份。學生經常聽音樂,他們將學習演奏,音樂更會是整個家庭中很美好的部份。


反覆在學習說話時,孩子學會一個字,然後用它許多次。將詞彙變成為自己的一部分,累積至他們的詞彙庫,助於溝通。同理,孩子們繼續將學過的曲自練習至專精,他們的曲目也將累積於生命裡,成為他們音樂語彙的一部分。舊曲目是用來傳授新技能的基礎。


團體課兒童以與他們的年齡與朋友交談增進語言技能:以同樣的方式,孩子們可以藉由與其他孩子一起演奏磨練的技巧。團體課促進學習動機及在同儕的相互砥礪中激發學習力。


鈴木博士曾說:『教育這個工作,除了啟發孩子的本性之外,並無其他』。鈴木交學在於培養孩子的信心、學習慾、目標設定、自我能力認知、毅力、團隊合作、記憶能力、提高於群體中的相互協調度與對事物懷抱感謝與珍惜的心。良好的教育使人在社會中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除了對任何事物都秉持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之外,更能坦然面對自己。以愛出發,喚起孩子對生命的熱情,讓孩子的臉上永遠帶著被愛包圍的滿足笑容,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充滿生命力的聲音。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zukiMethodTW&aid=649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