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5 08:42:41瀏覽304|回應0|推薦2 | |
都說戰爭是黑暗的一面﹐所以反戰=光明。 真的如此嗎﹖ 佛家說﹐我佛慈悲﹐也要除魔。這是一種戰爭。 如果猶太人在納粹時期肯興反抗的戰爭﹐那麼就不會有600萬人”甘心“以和平曲服在暴力之下。 這也是一種戰爭。 現實界很難沒有戰爭﹐因為戰爭的損失﹐人們將戰爭定義為負面的意思。 但戰爭的本性﹐一如其它人地事務都有兩面﹐所以原本應該是是中性的。 因為人類不能善用﹐造成負多於正的失衡﹐所以戰爭變成了一種一面倒的惡性衝突代名詞。 戰爭﹐可以是一場除魔之戰﹐可以是一場和平之戰。 無論任何原因﹐當一場戰爭發生﹐代表兩股對立力量產生了衝突。 為何人們會將兩股對立的力量﹐對錯不分的統統當成是邪惡暴力的力量呢﹖ 記得小學生打架﹐無論是誰霸凌誰﹐做師長的總是對錯一起錯。 如果受害者反擊或自衛﹐就被當成與霸凌同樣的惡劣﹐而成了雙重打擊的受害者。 要求加害人實在不如要求受害人容易得多﹐所以在無法要求霸凌者不要加害的情況下﹐只好要求受害者不要反擊。 人們認為”回手自衛“就等於以暴制暴﹐而以暴制暴就是暴﹐暴就是黑暗的力量。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一個母親沒有被附於超強的能/暴力﹐就不可能在孩子遭遇性命攸關的暴力時﹐以暴制暴來保護孩子。 這時候﹐我們稱之為偉大的母愛。 但﹐若人們如此來保護自己﹐就變成了另一種完全相反的定義。 為什麼﹖沒有人能夠有一個合理的解答。 而反戰﹐責備的卻是與霸凌者對立的受害者的自衛行為。 難道反戰實則上是為了保護霸凌者的一個保護傘﹖ 戰爭﹐發生在任何可能的地方﹐時間與形式。 從小小孩到老人們﹐從語言衝突到肢體衝突﹐以精神方式到實體方式﹐以正面衝突到背後耍陰。。。 這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因對立而採取的反應。 人們應該如何來面對對立﹖ 這個時代﹐人們被教育要以德抱怨﹐要包容異己﹐要感化暴力﹐要避免衝突。。 甚至﹐有人質疑為何有人會遭受霸凌的挑釁﹐是否先提供了犯罪的動機﹖ 美伊戰爭﹐人人為各種理由反戰。 我的伊拉克與伊朗同事卻含淚抱怨﹐反戰份子們剝奪了他她們祈禱已久的命運支援。 反戰份子是為自己的理念而反﹐受害者願意反戰嗎﹖ 戰爭如水﹐可以覆舟也可載舟。 既有兩面﹐為何人們干願一面倒的被操作的偏見所左右﹖ 或者若非如此﹐戰爭就無法成為一個方便藉口﹖或者成為一個保護傘﹖ 拿著斧頭衝進門的﹐不一定都是壞人。 為了救火而衝進門的消防者﹐一定會對房子造成額外的災難。 自然界需要有弱肉強食的戰爭﹐才能個倖存與演化。 我們都見過許多例子﹐不是所有戰爭都是負面或惡性的角色。 甚至神在人類歷史上﹐也大興戰事來平衡善惡或人口。 戰爭的發生﹐必定有一些好理由必需發生。 我經常思索﹐人類包括我﹐若非當事者﹐真的無法知道一件事的全貌。 從旁聽來的話﹐都不如好好的了解當事者的真相為何。 對我而言﹐黑暗與光明的戰爭的不同在於 - 光明的戰爭磊落且公平﹐黑暗的戰爭耍陰詐與不公。 光明戰爭多為自衛或保護它人的生存利益﹐而黑暗的戰爭則用不當手段來為己利而傷害它人。 除此﹐其它就僅是不同程度的衝突而已。 衝突本身必定有其需要學習的理由﹐否則不會存在於現實界。 也許學習分辨理由﹐更勝於學習如何勝在衝突。 戰爭是如此亦正亦邪的事﹐它其實是引出更多人性面的一種戰場。 選錯邊幫錯邊﹐甚至不選邊﹐都相當於強化了光明與黑暗的更加失衡情況。 有些戰爭無干己事﹐有些則總直接間接的與己有某種程度的相連。 光明與黑暗的定義是什麼呢﹖實在是動態的定義。 一如戰爭與和平﹐真正的和平不該是表面上的軟弱﹐不是退縮﹐不是從容﹐不是妥協﹐不是息事寧人。。。 而是內心的真正安心﹐安全﹐安靜﹐與適得其所。 這現實界無法有真正的和平﹐正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和平定義不同。 有人需要控制它人﹐佔盡它人便宜﹐才覺得安心。 有人需要大量的金錢﹐權勢﹐或權力﹐才覺得安全。 未能滿足這些內心的和平﹐表現在外的就是假和平之名﹐行聖戰之實。 所以﹐尋求全人類的和平前﹐得先滿足所有人的內心需要。 這﹐就是現實界無法擁有和平的原因。 這﹐邪惡嗎﹖黑暗嗎﹖負面嗎﹖這世上又有幾人能真正得到內心的和平﹖ 當人們發現自己竟是那個造成世界無法和平的人們之一時﹐又如何﹖ 不是說上帝創造了萬物﹐那麼戰爭一定也是上帝創造的吧﹖ 當上帝給予了人類"自由意願"時﹐我們就失去了要求世界和平的能力。 戰爭與和平的事﹐很難講得清楚。 所以﹐先放下吧。 sophia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