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26 11:29:29瀏覽1061|回應3|推薦15 | |
聯合/你的滑落民調,我們的上升挫折2017-04-26 03:0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的最新民調,有五成九民眾不滿意民進黨的全面執政,有四成六不支持蔡英文總統領導國家的方式。與去年五月就職時相比,蔡英文的聲望下跌了卅一個百分點。對此,總統府大剌剌回應說,過去一年,「國家已經逐漸回復活力」。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顯未認真看待人民的失望。 從去年「一例一休」風波導致蔡總統民調重挫後,民進黨和親綠名嘴便研發出一種「安慰劑」:只要傾力完成年金改革,總統失去的支持立刻就會回籠。這種說法,自可言之成理:改革近三成所謂「既得利益者」,換取另七成民眾的支持,這是很簡單的算數。然而,這種說法也反映了民進黨一個盲點:以為執政成績就是要靠著宰殺以祭旗的人頭數目來積累,卻忘了偉大的執政者應該建立的是一個全民共榮共富的社會。 民進黨靠鬥爭起家,具有強烈的戰鬥意識並不足奇。但威權時代已結束卅年,政黨也已三度輪替,民進黨在政治上仍堅持「戰鬥原則」,動輒以「二分法」對待不同屬性的民眾;在這樣非我即敵的鬥爭邏輯下,國家怎可能有和平繁榮的日子?進一步看,民進黨把「改革」和「正義」掛在嘴邊,結果卻造成分化及撕裂;而它談論的正義,從來只有「政治」目的的著眼,而缺乏「經濟」面向的思維,這是嚴重的盲點。 什麼是「經濟正義」?以一例一休風波為例,民進黨聲稱修法旨在照顧勞工,除無理性地提高加班費,又設置各種嚴峻的加班條件;其結果,大企業容或不成問題,但中小企業和小攤商就倒了大楣。台灣經濟本來具有多元並存的靈活,蔡政府卻硬以「勞資對立」的眼光分化兩者,以「主觀正義」剝奪了小企業的自主與靈活後,受害的就是普羅經濟。這樣的改革造福了誰? 對照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從職業背景看,除了勞工和農民兩類支持蔡英文的人高過不支持者外,其他所有職業別包括自營商、企業主、高低階白領、軍公教、家庭主婦、乃至學生,都是不支持者多過支持者。看到這樣的民意趨勢,蔡總統不覺得自己扼殺了什麼嗎?再看教育程度之別,蔡總統除了在「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類群取得多數支持,其他所有「國初中以上」教育程度者不贊同總統領導方式者皆高於贊同者。對此,蔡英文也不以為忤嗎? 再以兩岸關係的倒退為例,蔡總統要強勢維護國家尊嚴,我們給以肯定和尊重。但就台灣的長期發展而言,這是否明智務實,或有否其他更佳的替代選擇,則可待商榷。一年來,陸客大減對觀光業造成嚴重衝擊,不少人生計陷入困頓,包括陸生腰折影響大學招生,乃至台商受到查帳等騷擾,都是政策變化所引發。但是,民進黨能稱之為改革嗎?或有任何正義可言嗎?事實上,受害者只要哀鳴幾聲,即可能遭到「不愛台灣」的譴責;如此,能說「國家逐漸回復活力」嗎? 若再用「正義」的尺標來檢驗財政舉措,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顯難視為合格的決策。財政正義的基本精神,就是不可債留子孫;蔡英文推動年金改革,用的正是這個理由。但是,前瞻計畫不僅要以蔡總統的四年任期編八年預算,而且是要用「舉債」的方式來進行。其中不少「大放送」式的計畫除了重綠輕藍,甚至未經可行性評估,自償性及後續營運計畫亦付闕如。民進黨那廂高呼正義,這廂卻推出違反「財政正義」及「世代正義」的錢坑計畫,教人民如何笑納? 除非民進黨能放下鬥爭思維,它追求的正義才可能具有普遍原則。如果民進黨訴求的正義不涵括財政和經濟領域,不思考民生問題,那只是操弄政治、圖利自己,無法為人民所共享。----------------------------------------- 看到這篇社論 讓我想起過去讀過的一句話:『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注釋:賊寇過來掠奪百姓,就像梳子梳理了一遍,把家裡財物都掠走,但是梳子齒與齒之間間隔大,仍有漏過的;篦子齒很細,形容兵丁過來掠奪,是明打明地,時間充裕,細細地搜刮,掠奪得比匪還要恨,不像匪至少還怕官府過來只好匆忙地掠過就走。但真正厲害的是:當官員過來搜刮百姓時,像剃頭刀一樣整片刮過後就寸草不生了。) 回想 過去台灣 三任總統的執政狀況 對應這句話 真的是有一些"相似雷同"之處 扁執政的時候 雖然一家人都貪 但那時的台灣 至少還能保有社會活力 工商企業還是按部就班的發展壯大 馬執政的時候 雖然沒啥智慧 也沒太大建樹 但那時的台灣 至少還能維持住二岸的和平 與國際間的良好關係(包含邦交國與非邦交國) 現在 輪到的這位 大小姐執政 台灣對外 不但陷入二岸關係的冰點的狀況 而且邦交國紛紛離去 過去台灣四面環海漁民 所賴以維生的海外漁權也喪失 (政府駐外代表不但沒有抗議 還對此事"深表贊同"~) 台灣對內 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水電問題 不但不能解決 反而問題變的更大 讓更多的廠商開始紛紛出走他鄉 而維繫台灣國家社會骨幹幾十年的軍公教人員 也因為年金改革問題 變成社會的眾矢之的 瞬間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年輕世代間不願生(小孩) 更不願養(老人與小孩) 的風氣 更蔚為一股"顯學主流風潮" 整個國家陷入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麻木不仁狀況 上位者 從中央到地方 卻紛紛在"華而不實 語焉不詳"的建設上 擬訂超級高額的國家預算 甚至一直拉高"舉債上限"也要達成"目的" 不惜債留子孫 讓國力 作一次性的下注動作 真的不知道 再過3年(甚至7年後) 當眼下這把"剃刀" 吃乾抹淨後 台灣"究竟"還能剩下些什麼? 就讓人民繼續高喊"天祐台灣"嗎? 要知道"自助者方能有天助", 自古以來,老天爺是絕對不會幫助一個"自作孽"的人的!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