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空頭》影評:真相只有一個?
2016/05/11 11:52:10瀏覽3239|回應0|推薦0
《大空頭》影評:真相只有一個?
2016年01月15日 博客 > 陈剑 > 《大空头》影评:真相只有一个?

一位朋友上周看了反映2005-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電影《大空頭》之後,强烈推薦給我,說我一定會喜歡這部影片,而且一定會寫篇影評。果然不出所料,我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類還算可信的華爾街電影(參考以前的《華爾街之狼》、《利益風暴》影評),看完之後確實技癢難熬,欣然命筆。

如果說《利益風暴》是從投行的角度,以兩天一夜的時間跨度描述了華爾街的頂級投行如何在發現了房市泡沫即將帶來的巨額投資損失後,試圖在危機全面爆發之前出清自己高風險債券存貨的驚悚片,那麽《大空頭》就是講述投行的對手方,幾個套利基金經理及散戶,從2005年開始,在三年的時間裏逐步考察房市,堅信次貸債券被高估,設計對賭工具與投行博弈,幷最終勝出的叙事性記錄片。

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著名財經作家Michael Lewis在2011年出版的同名作品,之所以在四年之後電影才姗姗來遲,主要是由于原作的改編難度。這部書是基于作者在采訪了大量當事人的基礎上的一篇全方位紀實文學,在亞馬遜的經濟歷史類圖書高居榜首。由于原著的專業性,紀實性,和全方位性,一般的好萊塢導演很難駕馭這樣的題材。而該片的導演Adam McKay以淩厲的剪輯,近乎動作片的鏡頭設計,把四條主綫交代得相當清楚。而最難以處理的專業術語,也被導演以討巧的打破第四堵墻的方式,由與金融完全不相干的美女演員,專業厨師,流行歌手,以非常形象的簡單手法解釋出來了。

舉個例子,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本來是非常難以解釋的一類債權類金融資産(到底有多難,請參考《資産證券化-狂妄的煉金師》),然而導演請出了著名的真人秀厨師Anthony Bourdain,他把CDO比喻成由賣魚剩下的邊角料做的海鮮大雜燴,却還要賣一個高價。雖然這個比喻忽略了基礎資産的相關性(呵呵,請原諒我還戴著經濟學家的帽子),但是這個類比還真是傳神:CDO是由機構投資者不要而投行不得不自持的低評級債券組成的,豈不正像飯店裏把賣不掉的臭魚爛蝦做成的雜燴亂燉?影片的最後一個解釋Synthetic CDO的例子,則請出了著名行爲金融學家Richard Thaler和歌手Selena Gomez來玩撲克,而旁觀者紛紛就他們的賭注下注,而外圈的旁觀者又可以在賭注的賭注上下注,非常深刻而形象地解釋出了沒有基礎資産,而在別的ABS、CDO上衍生出來的Synthetic CDO,CDO的二次方,三次方的賭博本質。

但是,有的比喻則確實欠妥,比如由《華爾街之狼》裏的金髮美女Margot Robbie來解釋次貸債券,把次貸比爲Shit,不但粗俗,而且幷不準確。次貸是指給信用較差的借款人發放的(一般是640分以下,參考《六張圖看懂美國信用卡公司如何賺錢》)發放的房貸。次貸幷不一定意味著違約,因爲信用風險取决于三個方面:借款人信用、抵押物品質、還款安排。在2004年之前的次貸發放還是比較保守的,由于借款人信用較差,所以債權人在其他兩方面會要求補償,比如更高的首付比例,固定利率攤還,以降低信用風險。 美國的次貸市場其實一直存在,主要服務于不滿足兩房貸款條件的借款人。在1997年之後,由于房市一直走高,次貸的違約率也史無前例的低,使得次貸的放貸機構漸漸麻痹,貸款標準大爲放鬆,在2004年以後,出現了大量的浮動利率及低首付貸款産品,這才種下了利率上揚時無法償付幷最終違約的禍根。下圖即清楚地表明瞭次貸在1997年到2007年間的發行量,由占有房貸市場8%左右而在2004年一躍將近市場的20%。



不過,這部影片的價值幷不完全在于解釋這些金融術語,而在于再現了這場次貸狂歡中及泡沫破滅後的芸芸衆生。其中有完全不明白貸款條款,却借款買了六處房産的脫衣舞女;有專門針對缺少金融常識的拉丁族裔移民放貸以賺取高額傭金的貸款掮客;有聲稱爲投資人服務實則專門拋售CDO的投行經理;還有扮猪吃老虎的數學奧林匹克亞軍得主華人量化分析師。另外在主角之外著墨頗多的則是華爾街銀行及評級機構的顢頇和愚蠢。華爾街的投行先是不相信有人敢于和他們對賭,後來則是低聲下氣要求贖回交易頭寸。而評級機構則明知次級貸款的問題,但爲了收取評級費用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基礎資産大規模逾期的情况下,仍然不下調評級。當然,評級機構也有自己的苦衷:你標普不做,還有穆迪和惠譽在等著搶生意。這種惡性競爭的結果自然是評級虛高,而最終買單的則是一厢情願相信評級的投資者。

與金融機構的愚蠢和不負責任相對應,則是政府監管角色的疏忽和缺位。影片中唯一出現的政府人士,是一位SEC的辦公人員,而她也急著在美國證券化論壇上向各大銀行發送簡歷,希望能够趕上這場狂歡的尾聲。在電視節目財經報道中,被頻繁地引用的則是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著名的論點“房市整體來看不存在泡沫”。片中頗具諷刺性的一幕是:當一個論壇節目主持人宣布下一個演講人是鼎鼎大名的格林斯潘,會場上的聽衆則因爲貝爾斯登的股價斷崖式跳水而作鳥獸散,而格老也終究沒能在片中露臉。與此對應,雖然新型的高風險次貸在2004年就已經如火如荼,而美國聯邦政府關于次貸的審批指導意見在2007年才遲遲出臺,這時大錯已經鑄成,美聯儲也無力回天了。

片中關于做空者的刻畫頗具戲劇性,似乎他們是華爾街的天才,在細微之處看到了常人不易覺察的蛛絲馬迹,從而一舉成功。其實事實幷非如此,關于房價泡沫的問題,在2002年起就開始頻繁占據媒體的新聞頭條,而學術界的研究也不落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教授在2003年發表的關于房地産泡沫的論文中,我們不難發現,以他的定義和標準,當時美國的房地産存在嚴重的泡沫。在他的著名的“房地産出現泡沫了嗎?”的實證論文中,他提到了房地産泡沫的幾個主要特徵:

購房者即使認爲房價過高,也會依然購買,因爲他們覺得今後的升值可以補償現在所付的高價;

購房者認爲購買的房屋可以替代其他的投資或者儲蓄性金融投資;

首次購房者普遍擔心如果現在不買,今後將更加無法負擔;

大衆認爲房價不會下降,或者不會長期下降,因此購房投資的風險甚小。

但是,如果有人在2003年就做空美國房市,估計會血本無歸,因爲伴隨著聯儲的持續低利率政策,房價一直在持續上漲,直到聯儲開始上調利率的2005-2006年間,房價也沒有出現下跌。直到2006年夏天,兩年期固定利率的次貸開始上調利率,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難想像,如果當時聯儲依然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房價很有可能會持續上漲,次貸的危機也會推遲爆發,而影片中的做空者也很有可能一無所獲。因此,與其說這些做空者是天才,不如說他們是辛運兒,因爲肯定有很多失敗的做空者沒有機會講述他們的故事。

所以,關于次貸危機的真相,《大空頭》給出了從某個側面相對真實可信的演繹,但這遠遠不是真相的全部。不過對于一名普通的美國觀衆來說,看到這幾名“天才”做空者能够把不可一世的華爾街投行打敗,也許就值回票值了,還在意那麽多真相幹嘛呢?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ckFinancial&aid=56556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