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麼叫做臺灣本土化?
2015/05/15 13:25:19瀏覽746|回應1|推薦5

日前號稱有位叫三青團的「代理」團長楊先生來野鯛外圍做了些說明。據傳他的維基百科自介也做得不錯。他提到了一個說法,就是KMT不實行本土化,所以造就了今日的執政困境。

其實,本鯛民不太懂他的說法根據何來,但我願意就本土化這方面來給個說法。

何謂本土化呢?這些年吵下來,本土化的總結就是「李登輝不承認自己的簽名」。


【圖/聯合報記者鄭超文攝影】「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兩岸互動與交流展」開幕式,當媒體詢問李登輝一再否認九二共識時,馬總統特地指出當時國統會議紀錄上李登輝的簽名,三度詢問「那這位是誰?」


【圖/聯合報記者鄭超文翻攝】「兩岸互動與交流展」的九二共識區展示「國統會第八次會議紀錄」,文件上寫著「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

馬英九總統提出李登輝曾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對於一個中國的定義上於兩岸會函文件中簽過名。不過我們來看看李登輝怎麼回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8cacw6YQs4

看了李登輝的回應,就知道所謂的臺灣本土化是個什麼東西。

最近聽到一個笑話,是關於一個臺灣旅行團到了廈門,下飛機聽到廈門人在講閩南話,非常意外。抓個人來問說:「你們中國人為什麼要說我們臺灣話?」

話說這所謂的臺灣話,在日據時代是被歸類為「閩南語」,而且還被日本人硬生生拆成「漳州語」與「泉州語」喔。這些年從李登輝執政以來,所謂的本土化也不過就是一種愚民化,試圖讓人民忘了我們是從哪裡來的。然後呢,也沒看過這票人真正幫原住民說過什麼話,本土化嘛,不就是想讓你又笨又土又好騙嘛,你好騙、我好執政掌權(掌錢)囉。

這也就不難奇怪本土化會製造出向台湾民政府這種怪東西,連做車牌、買課程等花的還是「中華民國國幣」喔。骨氣方面看來是本土化教育所教不出來的東西。

台湾民政府開課騙謀職: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503/36528502/

所以啦,平常喊拆政府,出了事就怪政府。所以養出一票常常罵警察,出了事卻要警察保護的覺醒屁孩。

【中國停「小三通」貨流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批態度消極】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67638

平常拆政府、出事怪政府,然後連自己簽過的名都可以厚著臉皮不承認的文化,本鯛民可不想要。



延伸閱讀:

捍衛九二共識 馬總統亮出李登輝簽名反擊 2015-05-08

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兩岸互動與交流歷史時光迴廊特展」,再度砲火全開,強力捍衛九二共識。他數度反駁前總統李登輝、高分貝質疑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論述,還援引歷史強調陳水扁也接受九二共識。

馬總統重砲回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說法,質問她所謂的維持現狀,是現在的現狀,還是七年前烽火外交、兩岸關係停滯的現狀?沒有九二共識又如何維持現狀?身為總統候選人,對此問題不能閃躲、打高空。

馬總統說,蔡英文批評他不了解人民要什麼,但人民要的他很清楚,不是要回到七年前的現狀,而是維持這七年來創造的現狀,即兩岸在和平繁榮的基礎上和平發展;也因九二共識處理了最敏感的「一個中國」問題,才出現七年來的現狀。

他連珠炮式質問蔡英文,如果她要的是八成人民要的現狀,為什麼民進黨一天到晚批評他親中賣台?難道蔡英文所說的現狀就是親中賣台?若不是,蔡英文的現狀是什麼現狀?她又如何透過沒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現狀,來維持台海和平與繁榮?

稍早馬總統參觀兩岸文件展覽時,面對媒體詢問李登輝一再否認九二共識,馬總統未正面回應,反而指向身後展示的相關文獻,反問「你看有沒有?」他特地指出當時國統會議紀錄上李登輝的簽名,三度詢問「那這位是誰?」證明九二共識確實存在,且李登輝參與這過程。

隨後馬的致詞也有備而來,他提到「有人」常常說九二共識不存在,並說九二共識共有四個重要文獻,接著出示一九九二年國統會第八次會議紀錄影本,強調當時會議主持人就是李登輝,該場會議通過「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的決議。

馬總統表示,正因有這個決議,海基、海協兩會在香港會談破局後,才能透過函件往返,同意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一個中國的涵義」。他強調,「九二共識當然有,白紙黑字寫下來的,而且雙方都承認」。

他並指出,陳水扁剛上任總統時曾對美國亞洲基金會訪賓表示,新政府願意接受兩岸兩會會談的共識,那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時也承認「各自表述一個中國」。

後來有人質疑「九二共識」是時任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發明」的,他以幫嬰兒命名為例說:「不能說出生過了三個月才命名,就沒有這個小孩」;面對歷史可以不贊成,但不能說它不存在。
【聯合報/記者郭玫君/臺北報導】

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story/7853/888937-%E6%8D%8D%E8%A1%9B%E4%B9%9D%E4%BA%8C%E5%85%B1%E8%AD%98-%E9%A6%AC%E7%B8%BD%E7%B5%B1%E4%BA%AE%E5%87%BA%E6%9D%8E%E7%99%BB%E8%BC%9D%E7%B0%BD%E5%90%8D%E5%8F%8D%E6%93%8A#prettyPhoto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verMars&aid=23161482

 回應文章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5/15 15:38

在日本殖民統治後期才成長的台灣青少年,如李登輝、金美齡這一代人,並未親身體驗日本統治初期殘酷的一面,心靈和意識都是單方面受日本教育的灌輸和洗腦下長大,對中國文化的評價是千年古墓的腐朽屍骸,對中國的認識是近代衰亂落後的現狀,日本的強盛進步認識則是眼前的事實,自然也就形成這些青少年崇日輕華的價值觀。

二戰初期日本在各地戰場節節勝利,國威如日中天,如何不使這些青少年慕效憧憬的少艾心靈感到仰慕和響往?而陶醉在大日本帝國雄霸天下的美夢中?

尤其令這些青少年振奮興昂的是他們躬逢其盛,正置身於日本征服世界這個開創歷史新紀元的偉大時代,更使得他們積極熱衷地投入「皇民煉成」,滿腦子日本意識,渾身充滿了日本精神,恨不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日本人。

奴才儘管平日受到凌辱虐待,一但稍稍放鬆他們脖子的繩索,說些安慰的話,讓他們喘口氣,他們就會產生心靈的躍動、響應、感激、‧‧‧‧。「皇民化」就對當時中國意識薄弱的台灣青年,在心靈上產生莫大的躍動、響應和感激。

穿上日本軍裝,開赴戰地,成為天皇軍隊的台灣日本兵,在面對被日軍蹂躪的華南、南洋人民之時,就感受到了終於「煉成」而為日本人(兵)的「威風」,而陶醉在日本化的「感激」。

尤有甚者,「皇民化」對當時台灣青年的感召力,並不單單僅止於摸頭嘉許的懷柔力量,對以自身中國血統為恥的當時台灣青年來講,「皇民化」可說是日本恩賜給台灣人脫胎換骨、浴火重生,從劣等民族轉化成優秀民族,浩蕩如天恩的自新之路。

過去小林善紀的「台灣論」在台灣掀起一陣旋風時,當時建國黨主席柯文杞為了維護小林善紀的論調,就老老實實地招認『這是日本對台灣殖民教育成功的地方,台灣被教育效忠日本,為日本服務是一生最大光榮的事。在這種教育下台灣人為日本而戰而有榮譽感,女性獻出貞操(作慰安婦)亦無怨尤』。

「皇民化」比斯德哥爾摩症猶有過之,是傳說中人類小孩被狼群餵養長大的【狼孩】的真實例子,在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時間的殖民教育,就培養出像李登輝、金美齡這樣認狼為父,反噬同類的狼崽。

李登輝、金美齡這一代人從未讀過四書的孔孟之論,對漢唐盛世、文明輝煌的宋朝也所知無幾,遑論尋求奮發圖強之路的戊戌變法的激情洗禮,也不可能參與反帝愛國主義的義和團運動,更對五四愛國運動所引發的思變求強風潮毫無所感;在祖國大陸飽受軍閥混戰和日本人蹂躪的整個過程中,不僅是“旁觀者”而已,更參與了日本人侵華的罪行。

與同一代的中國人對中國的衰亂落後引以為恥,奮發圖強追求民族復興的心態不同,李登輝、金美齡這一代的多數台灣人,對中國的衰亂落後引以為恥,鄙夷唾棄切割民族關聯。

李登輝在京都帝國大學時,他積極響應日本當局的號召,“志願接受”千葉高射炮學校半年的軍訓,成為一名日本炮兵軍官,準備為“天皇”效忠。日本文化的熏陶,塑造了李登輝的個性和情感,“皇民”意識已深深紮根于他的腦海之中,他的反華媚日言行是狼崽的正常表現。

真是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