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香寺。 大廳的香爐冒著煙,正中央擺著一張長桌子,葉知秋、紅衣人、鳳彩翎、打鐵的大漢全都在大廳裡坐著,眼睛全都盯在一個和尚的身上,這和尚名叫松雲大師,是積香寺內的主持。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等著松雲大師開口。 松雲大師開口道:「人都到齊了嗎?」 紅衣人笑道:「四個人,一個不少。」 松雲大師道:「今日請各位到此,實有一事相求,想必侯施主已經對各位說明白了。」 葉知秋笑道:「我想大師還是再將事情從頭說一遍比較恰當。」 松雲大師道:「也好,不知各位可曾聽過『法微衣』這東西?」 鳳彩翎道:「那是昔年『法微大師』圓寂之時,所留下的遺物。」 松雲大師道:「不錯,這法微衣乃是本寺鎮寺之寶,保存在寺內已有數十年。」 鳳彩翎道:「敢問是法微衣出了什麼差錯?」 松雲大師嘆了口氣道:「正是如此,那法微衣長年以來一直放在寺內,每日皆由老衲親自檢視,不曾絲毫鬆懈,誰知十日之前居然不翼而飛。」 葉知秋道:「不知那法微衣平時放在何處?」 松雲大師道:「本寺有間火雲閣,乃是一迷宮密室,外有十二個入口,內有七十二道門,每道門皆有不同的相連方式,有的互相通連,有的卻是死路。」 葉知秋道:「平日可有人負責看管?」 松雲大師道:「室外每道門各有二名,共二十四名武僧把守,室內共有一百零八道機關,乃是當年『天巧手』魯道夫親手所設,玄機變化莫測,假如不識路途隨便硬闖,性命難保。」 鳳彩翎道:「倘若機關年久毀損,或真有高手能破的了所有的機關,那又如何?」 松雲大師道:「那密室中的七十二道門,每道門皆有不同的相連方式,其中有三十六道死門,進入全是死路;另有二十四道空門,乃是互相連通的迴路;只有十二道活門才有活路通往法微衣之處,就算破的了所有的機關,不識其中奧妙,一樣到不了法微衣收藏之處。」 紅衣人笑道:「果然是變幻多端!」 葉知秋問道:「到了法微衣收藏之處又如何?」 松雲大師道:「法微衣乃是鎖於一鐵箱之中,鐵箱的鑰匙乃是由老衲貼身保管。」 葉知秋道:「那鑰匙可曾遺失?」 松雲大師道:「未曾離身。」 鳳彩翎問道:「恕在下冒昧,不知那法微衣可有任何價值,否則平白無故,怎會遭人覬覦?」 松雲大師道:「諸位可知法微大師皈依佛門之前是何出身?」 紅衣人道:「據說是海盜。」 松雲大師道:「不錯,江湖上傳言法微大師在出家之前,曾將所有掠奪來的財寶藏至某地,繪了一張藏寶圖,標明寶藏之所在。」 葉知秋道:「所以很多人認為藏寶圖必是在法微衣上。」 紅衣人道:「這個推論相當合理。」 松雲大師嘆道:「或許如此,有人以為地圖必定是在法微衣之上,於是便偷了去,可那法微衣上並未有任何地圖文字。」 鳳彩翎道:「可有留下任何線索?」 松雲大師道:「在鐵箱內留有紙條一張,此外別無其他。」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條遞給葉知秋。 葉知秋伸手接過,上面寫四個字:「物歸原主」。 松雲大師道:「老衲請各位來,是希望各位能夠替老衲尋回這鎮寺之寶。」 「且慢!」那大漢原本一語不發,這時忽然開口道:「不知這件事跟我等有何關連?」 松雲大師微微一笑,指著紅衣人道:「這要問侯施主。」 紅衣人苦笑道:「事發當日,我正好在寺裡。」 大漢道:「你在寺裡幹嘛?」 紅衣人道:「燒香拜佛。」 大漢冷冷的看著他。 紅衣人道:「你好像不相信。」 葉知秋嘆道:「說真的,我實在不相信。」 鳳彩翎笑道:「這也難怪,天下第一神偷『醉輕侯』,突然出現在寺內,並且立刻有寶物失竊,這也未免太巧了一點。」 醉輕侯苦笑道:「這真的是有口難辯。」 鳳彩翎道:「所以大師懷疑是他偷了法微衣?」 松雲大師嘆了口氣,說道:「雖然老衲深信侯施主的人格,但人言可畏,寺裡完全沒有任何人相信侯施主的清白。」 鳳彩翎道:「所以你就答應要將法微衣找回來?」 醉輕侯道:「我不想背負這個莫須有的罪名。」 大漢道:「所以你就連我們一起拖下水?」 紅衣人道:「江湖上本來就應該講個義字。」 大漢哼的一聲。 葉知秋笑道:「你也別怪他,只能算我們自己倒楣,誰叫我們交錯了朋友。」 松雲大師喜道:「想必葉大俠是答應了老衲?」 葉知秋道:「一個月之後,無論法微衣是否尋回,我等都會到此給寺裡一個交代。」 松雲大師合掌道:「阿彌陀佛,老衲在此向各位致謝,敬候佳音,盼各位一切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