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的創新花園除草了嗎?
2016/11/21 00:28:34瀏覽61|回應0|推薦0

你的創新花園除草了嗎?

[轉載自數位時代網站]

將平庸的計畫「斷捨離」之後,創新目標會更清晰,員工們有餘力去嘗試更有機會的創新,公司才能更誠實面對自己。

想像一下,你公司有十個創新計畫同時進行,有兩個非常成功,兩個徹底失敗,請問,你會如何處理剩下那六個不算失敗、但也沒很成功的計畫?

這是美國媒體老將勞勃.匹特曼(Robert Pittman)提出的管理難題。他說,大部分公司會選擇繼續執行這六個案子──既然已經投入了時間與資源,搞不好將來有機會成功,何必急著匆匆結束呢?何況,十個案子總共才失敗兩個,感覺當然比較良好。

但是匹特曼認為,錯了,有效率的管理者應該選擇將這六個計畫,連同那兩個失敗的一併結束。他說,這種不好不壞的案子,其實能成功的機會渺茫,硬留下,只會讓員工在一個又一個「不怎麼樣」的計畫中糟蹋時間,最後公司也會越來越平庸。

這個觀念,匹特曼稱之為「為花園除草」(weed the garden)。「十個案子只有兩個成功」乍看之下雖然沒什麼面子,但他提醒所有企業經營者,將平庸的計畫「斷捨離」之後,創新目標會更清晰,員工們有餘力去嘗試更有機會的創新,公司才能受惠。

聽在此刻深陷困境的老媒體人耳中,匹特曼這番話,簡直說到心坎裡。從美國到歐洲,從報紙到電視台,為了在數位時代中圖存,大家天天都在各種創新中奮戰。過去,只要把內容做好,讀者就會買單,廣告也會隨之而來。但是今天,除了每天照樣得發稿之外,還得上傳App、發電子報、經營臉書、搞直播、做影片,每一件事看起來都似乎很重要,但結果呢?多數創新努力所換來的,正是匹特曼口中「不算差,但也沒多好」的評價。日復一日累積下來,大家全在「創新雜草」叢生的環境中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紐約時報》最近宣布, 將由現任發行人亞瑟.舒茲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的兒子、人稱「AG」的《紐約時報》家族第五代AG.舒茲伯格(Arthur Gregg Sulzberger),接任該報副發行人的消息傳出,格外引人矚目。若無意外,他將是未來《紐約時報》的掌舵手,大家都睜大眼睛,看他是否能帶領這份百年老報走出眼前的困境,是否能為整個媒體產業,殺出一條逃離數位風暴的康莊大道。

《紐約時報》家族第五代AG.舒茲伯格(Arthur Gregg Sulzberger),接任該報副發行人。
dennizn via shutterstock

但矚目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這位今年才36歲的準接班人,正是匹特曼「為花園除草」主張的追隨者。兩年前,AG曾經帶著《紐約時報》團隊完成轟動一時的「創新報告」(Innovation Report,網路上有全文),匹特曼這段話,就被收入其中。

多年來,《紐約時報》雖然是老媒體中創新表現最亮眼的典範,數位訂戶高達120萬,遙遙領先其他同業,但實際上,一個又一個的創新,仍然無法抵擋業績崩壞的趨勢,今年以來股價節節下滑,《彭博商業周刊》最近訪問四位分析師,沒有一位建議投資人買進《紐約時報》股票。

原因不難理解。《紐約時報》目前紙本讀者不停流失,廣告的收入也只有十年前的一半,而且預計還會更慘──美國報紙廣告市場規模在2005年還高達490億美元,預估到2019年很可能只剩下約50億。倘若未來幾年仍然無法開發新的獲利模式,前景當然堪慮。眼前AG最重要的挑戰,是如何在數位世界裡延續《紐約時報》的金字招牌,讓讀者願意為高品質新聞掏腰包,進而吸引更多數位廣告客戶上門。

為了讓團隊有更清晰的目標,自從兩年前發表「創新報告」以來,《紐約時報》不斷積極地檢討內部的雜草現象,對於效果平平的計畫,也毫不手軟地砍掉。例如今年稍早,就宣布結束旗下針對年輕族群而推出的Now App,認賠也認錯。

「經營者不要害怕犯錯。」匹特曼說。經營事業不是打棒球,沒有人在計算你的打擊率,也不會有人關心你失敗的次數。尤其對媒體產業而言,未來會如何人人沒把握,犯錯更是兵家常事。「為花園除草,」他說,「至少能幫助你,誠實地面對自己。」

文章來源:http://www.bnext.com.tw/article/41671/innovative-gardens-weeding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CCUeMBA&aid=8244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