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12 12:40:18瀏覽208|回應0|推薦0 | |
升官加薪就是栽培優秀部屬?錯了!職涯發展沒你想的這麼簡單 [轉載自經理人雜誌網]2017-04-08 13:00 作者 圭大的管理Know-How ShutterStock
一個主管跟我分享幾年前與公司顧問的火爆溝通。主管是電子OEM大廠的行政部負責人,為公司奮鬥了幾十年;顧問是公司請來的經營效率專家: 顧問:「我算筆帳你聽聽。依規模、行業性質,管理者與員工的合理人數比例是1:5到1:10之間。所以,同樣1500名員工,當符合最低標準比例1:5時,管理者有300名;但要是比例拉高到1:3,管理者就變成500位,先不管每月多200位主管的成本壓力,這些職位代表更多的階層,也導致組織內資訊傳遞更慢、更失真。所以無效的管理職位是競爭力的殺手。」 主管:「你想表達什麼?」 顧問:「從資料來看,行政部五年來增設了2個課。行政部共12人,有3個主管、9個員工,你1個經理帶2個課長、2個課長分別帶4與5個專員,從管理幅度而言,太窄,還有優化經營效率的空間。」 主管:「他們二位認真負責,不管我交代什麼都完美達成的,我不升他們升誰?而且他們跟我多年,想有些發展也是合情合理。我問過HR,他們說薪資有上限,不能再加了,如果公司今天連位置都不給,有考慮過員工的職涯發展嗎?人才難道不是公司的資產嗎?你那些比例什麼的,都是理論。」 顧問:「我談的不是理論,是很實在的經營效率問題。」 主管:「那你顧問去跟那些人講,說公司為了經營效率不能給主管的位置了,請你回去當專員,你看看有多少員工會離職。你們講的就算不是理論,也只是其他公司作法,不一定適合我們。」 理性控管VS感性照顧,孰對孰錯著重經營效率的顧問聽來專業、有數據支撐,著眼於經營效率及外部競爭,符合商場(無硝煙戰場)上,企業競爭與生存的需要;主管的觀點同樣可以理解,他為部屬的職涯發展與期望考慮、努力提攜後進,體現出上司的愛與照顧。 孰對孰錯?上述對話實為「張飛打岳飛」,頻率並未對上,二者都需要跳脫自己的框架重新思考。 Know-How弄好管理的訣竅我先分享二則司機故事,以回應上述爭執。 故事一:老陳,高職畢業,一輩子為公司當司機,勤奮努力、盡心盡力,最近公司經營出現問題,決定裁員以降低成本、保有現金流,司機只能留一個且預計將承擔超量的駕駛任務。老陳雖最資深及最勤奮,但年紀大,開車畢竟是體力活,他必無法承擔更重的駕駛任務;他也不像其他幾位年輕司機,眼力好動作靈活,還能轉到工廠重新訓練任操作員。公司只好裁掉老陳,管理部經理為此難過不已。 故事二:小李。高中畢業。擔任香港上市的深圳公司車隊司機二年。車隊訓練嚴格,所有司機都能做到應對得體、口風緊、講分寸、專業有禮、不卑不亢。小李特別認真,回答客人關於公司產品、活動的問題,總能扮演一個良好的宣傳與公關,微信朋友圈分享與關切的也是公司發展、行業訊息等。未滿三年,小李被轉至公司業務部門任助理,雖薪資少很多,但他很高興,晚上還報名進修專業學程。 職涯發展≠表面層次的給抬頭、給管理職、升職級、或給調薪正如二則司機故事,管理者、企業在面對職涯發展議題時,必須注意三大要點: 1. 慎防「職位限制腦袋」:許多主管真正在想的,其實還是自己對文章開頭的「好」主管而言,給部屬職涯發展=「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爭取給其抬頭、管理職、或調薪」,但其實,優秀人才、年輕人才的可能性是多元的,他能跨越到不同功能、學習不同專業,為何非得讓他在自己的部門內得到發展?
為什麼主管會這麼做?很可能是因為,主管想到的,始終都是「自己」的部門、自己的人才與自己的決定,而與人才內在的可能性及需要、公司人盡其才的整體布局無關。 2. 幫助部屬「調整認知」,才是對部屬人生負責的職涯發展調整什麼認知? 明確告知「在某些專業功能的職涯發展道路上,必有其侷限性與天花板」,不能讓部屬模模糊糊妄想美好、甚至對未來產生誤解。 司機故事即為典型,「司機再厲害,也就是個老司機,脫離不了體力活的宿命」,這就是負責任的主管,應該明確灌輸的正確認知。許多附加價值低的職位或功能都應該如此明確溝通: 「這個職位再資深,也是勞動性、例行性、熟練度、可替代性高的低價值,如果你有憂患意識、或有財富上的企圖、或希望職業生涯能有真正的發展,那應該去學習什麼樣的新知識、新技能」 。 許多同仁為公司勞碌一生,不知道得為自己的未來預做準備,主管要負很大的責任,這一類主管要麼是不管部屬,要麼就是硬安了一個疊床架屋而來的虛增管理職位,以為這是愛,但其實那是溺愛、是害他,不是真愛。 3. 職涯發展是公司級別的系統性設計,不能只靠個別主管的大愛與付出我有次在協助某企業進行人才輪調的沙盤推演時,CEO忍不住對高管們破口大罵:「我知道你們腦袋在想什麼!你們在想:『誰誰誰是你的人,誰誰誰可以創造多大的業績,不能交出來』,我告訴你們,沒有什麼是你的人,這些通通都是公司的人才!只要是人才就有資格得到更多的發展!你們未來也會輪調,沒有什麼職位的人是不能動的!」,這位老總已經在態度上做了一個不錯的示範。 因此, 職涯發展除了剛性的縱橫轉換路徑、能力發展地圖、動態遞補機制外,更重要的,還是要打造一個軟性的文化要求及組織慣例 ,也就是CEO與高管的要求並以身作則。這種軟硬兼具的系統性設計,而非依靠個別主管的自由發揮、大愛付出。 重新定義「職涯發展」。職業發展不能簡單等同職位、職級、薪資的提升,而是應該扎實的落在「人才能力的提高,並伴隨著能承擔之責任、能創造之價值的增加」等內涵,那些加薪、升級、升職,僅僅是伴隨而來的結果。 最後,文章開頭的主管問我怎麼看他與顧問的衝突?
他回答:「我同意,但很難阿!」。是的,非常困難,所以這件事,必須是公司級別的系統性設計,不能靠個別主管的佛心。 文章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54275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