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8 01:24:02瀏覽682|回應19|推薦0 | |
1972年 美國也將〔安娜與暹羅王〕 拍攝成電視影集 由珊曼莎艾格主演
1999年 福斯第三度把安娜的故事搬搬上銀幕 由茱蒂福斯特與周潤發主演 片名改為〔安娜與國王〕 這回跟1946年版一樣都是走歷史文藝片路線 可惜評價票房都不佳
同年 〔國王與我〕也改成卡通版 反應倒不差
我大概是在2000年首次在電視看到〔國王與我〕的 後來蒐集到DVD 又重看了好幾次 2001年 買到了瑪格麗特.藍頓的小說〔安娜與暹羅王〕 拜讀過後 才發現原著內容有多豐富 情節有多精彩 故事有都曲折 相對之下 電影版就簡單多了 而且離史實更遠(如果瑪格麗特.藍頓所寫的符合事實的話) 這等到後面再提 先把焦點放在電影上
〔國王與我〕是部精彩絕倫的歌舞片 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這點 片中有幾點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影片背景設在19世紀的暹羅王室 片中佈景華麗 呈現出一種金碧輝煌的東方式奢華 配上犍陀羅味的佛像 暹羅式的雕塑與佈景 給人一種浪漫的異國情調 雖然我並不清楚當時暹羅王宮是否如此佈置 不過電影中的美術設技與陳設真是相當精緻 難怪後來得到奧斯卡的肯定 〔國王與我〕的異國華麗情調的確是它一大賣點
接著是片中的歌曲 音樂是歌舞片的靈魂 〔國王與我〕亦不例外 理察羅傑斯與奧斯卡漢姆斯坦二世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作 譬如〔Overtune〕(片頭序曲) 〔I Whistle A Happy Tune〕(安娜剛抵達暹羅對兒子唱的歌曲) 〔Getting To Know You〕(安娜與皇家子女在課堂唱的歌曲) 〔We Kiss In A Shadow〕(塔婷與龍塔幽會時唱的情歌) 〔Shall We Dance?〕(安娜與國王在宴會後跳舞時的樂曲) 都是些迷人的旋律 相信〔國王與我〕會如此成功 音樂應該功勞肇建不少 雖然我是進入21世紀後才看過電影 不過之前就聽過其中的歌曲了 那是芭芭拉史翠珊在1985年發行的經典集錦〔百老匯專輯〕收錄的〔I Have Dreamed/We Kiss In A Shadow/Something Wonderful〕 她將音樂劇中三首旋律改為組曲 我在1990年代初期買了這張唱片 當時沒看過對影 所以不甚注意 多年後欣賞過電影再聆聽這首曲子 反而覺得美妙無比 芭芭拉史翠珊的金嗓固然是原因之一 但讓歌詞變得具體化的電影劇情更是大功臣呢!
第三 相信看過〔國王與我〕的人 必定跟我一樣對片中那段暹羅式的歌舞劇印象深刻 劇情表演的是美國女作家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 本書描述美國黑奴的悲慘處境與白人雇主的殘酷虐待 電影是以暹羅風格來呈現這個故事 不過並非用傳統戲劇的寫實方式 而是用比較象徵的手法來表演 塔婷擔任主講人 演員配合劇情與音樂以舞蹈化的動作演繹〔湯姆叔叔的小屋〕 故事還配合暹羅的風俗 將上帝改成佛陀 這段歌舞劇創意新穎 表演精彩 並且充滿著一股東方的華麗風味 可說是〔國王與我〕是中的精華片段 記得第一次看過這段歌舞時 心中十分震撼 因為是內容實在太引人入勝 表演太精湛傑出了 往後重看時那種震撼的感覺雖然稍微弱了些 但無法否認的 這段歌舞還是相當突出 片中客人觀賞完後給予的驚奇讚賞掌聲的確是打出我的感受
現代曼谷
19世紀末的曼谷
雖然〔國王與我〕是部精彩絕倫的歌舞片 但也非沒有缺點 首先便是孟古王駕崩的原因很難讓人信服 由於塔婷事件 他突然發現自己無法像以前隨意處置人民 不再具有專制威勢的他感到羞愧 便自鎖在寢宮不吃不喝 結果沒幾天就準備升天了 這實在很難令人相信 電影中拉瑪四世丟下皮鞭時身體還健壯得像頭牛 沒多久喜安夫人就悲傷的來告訴安娜國王已快駕崩了(影片中是經過幾天) 每次看到這邊就很想笑 就算是中風也不會這麼快走吧 孟古王本身就接受過西方教育 邀請安娜來就是想讓妻兒們認識歐洲的科學新知 照理說這樣的人應該會努力讓國家變得文明進步才對 但電影中卻變成因自覺受到民主觀念潛移默化 無法再以專制國王治人 所以消沉下去! 理察羅傑斯與奧斯卡漢姆斯坦二世把這段劇情改編得太誇張了 也許他們覺得死亡能讓人感動 可是過於牽強的情節反而讓人覺得荒誕不經
1946年〔安娜與暹羅王〕
再來還是跟孟古王的死亡有關 尤伯連納是個不錯的演員 在舞台表演三年〔國王與我〕的經驗讓他詮釋起暹羅王來駕輕就熟 他給人的感覺就是個身強體健的異國猛男 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結果讓尤伯連納在表演死亡場景時很沒有說服力 看著躺在龍床上說起話來還是結實有力 實在很難想像他就要駕崩了 如果有看過其他演員演出的死亡場面 再對照尤伯連納 感覺會更強烈 (譬如葛麗泰嘉寶的〔茶花女〕 她詮釋得好像死神就在旁邊準備將她靈魂抽離身體一樣) 雖然稱不上敗筆 但還是引人注意 但奧斯卡評審應該不介意吧 不然就不會頒給他一座男主角獎了^^
第三 安娜與孟古王的爭執可看作是19世紀大英帝國維多利亞時代與東方暹羅在觀念的差異所導致的對立 無論是在信仰 法律 愛情 政治等方面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國王與我〕 其實可以看出片中還是充斥著白人對東方的刻板印象 電影中常以二分法來顯示東西方風俗觀念的相異之處 譬如西方政治特色為民主 東方則是專制 西方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 暹羅則提倡一夫多妻(雖然可能僅限於上層階級) 西方尊重女性 東方則視女性才智則低於男人 雖說19世紀時東西方風俗的確有不少差距 但以暹羅王與安娜作為東西方的縮影多少有點以篇概全 首先兩人地位並不平等 一個是國王 一個是中產階級的教師 以兩者作比較光光立足點就不均等 再者暹羅王也不能完全代表東方 至少不能當成民眾的縮影 雖然東方接受一夫多妻 但大多數的平民一生只有一名配偶 孟古王的看法實在不能做為所有東方人的觀典 衝突與矛頓往往是一齣優良戲劇的必要因素 〔國王與我〕探討了東西方文化 男女感情觀 信仰之間的差異 雖說電影在這方面的表現頗為精彩 但卻是從西方白人的角度來探討這些事物 因此在觀點上並不十分客觀
19世紀末的暹羅的地理情勢
談完電影 接下來將焦點轉到瑪格麗特.藍頓的〔安娜與暹羅王〕 如果看過歌舞片與原著的讀者 一定會發現兩者有相當多的差別 由於時間與空間的受現 電影只能將原著濃縮成一個梗概 許多精彩的細節都被捨棄掉了 其實像〔安娜與暹羅王〕這樣內容豐富的歷史小說 拍成電視影集或許比較適合 一來時間充足 可以慢慢演繹 不致於為了要壓縮故事而犧牲細節 二來對史實也可作更加詳實的考證 讓人更了解那個時代的人事物 但不管是戲劇版或音樂劇 都對史實做了不少改編 以下就舉幾個例子:
首先是安娜與首相柯瑞拉宏的關係 電影中首相對這名英國女教師相當反感 害怕她會代進西方自由民主的觀念 危害到暹羅的專制制度 可是在小說中兩人不但沒有對立 相反的還是不錯的朋友 柯瑞拉宏還幫了安娜幾次忙呢
第二 安娜抵達曼谷後並沒有像電影一樣立即就見到孟古王 她先在柯瑞拉宏家住了好幾天並與美國長老會的傳教士交往 直到4月初才覲見到國王
安娜與孟古王 孟古王之女 安娜.里昂歐文絲
第三 在書中確實有塔婷這名女奴 但並非緬甸國王送給 孟古王的禮物 而是暹羅宮女之一 原著沒有龍塔這名使者 但有個跟他相對應的人物──昆.菲拉.普拉特 他是一位佛學大師的年輕僧侶弟子 原本家裡已為他跟秋婷訂下終身 但後來因女孩被送入宮裡後 昆.菲拉.普拉特 便看破紅塵 進入佛門 塔婷喜好自由 因此對規矩森嚴的王宮生活相當難適應 於是便以惡作劇 胡鬧來發洩鬱悶的心情 讓喜 安 夫人相當困擾 國王相當喜歡她 在她15歲時 臨幸了她 成為寵妃 (當時孟古王是60歲 就算是老牛吃嫩草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後來塔婷在宮中遇到前情人 便設法找到袈裟 剃掉頭髮 假伴成僧侶逃如昆.菲拉.普拉特的佛寺 成為他的弟子 但後者並沒有認出光頭的她(還是故意不知) 後來被佛寺的僧侶告發 雖然兩人是清白的 但後是被羅織罪名處死 安娜曾為這名16歲的女孩向國王求情 可是暴怒的他早已喪失正義感 妃子的背叛傷了孟古王的男性自尊心 表面上騙安娜會重輕量刑 但實際上卻下令讓塔婷與昆.菲拉.普拉特最後仍被判決以火燒死 事後國王冷靜下來 認為塔婷兩人是清白的 便在行刑處豎立起兩座寶塔 當然 再也喚不回兩個年輕人的生命了 〔國王與我〕應該是截取這段故事 將它改編成音樂劇中塔婷與龍塔的愛情 雖然與書中經過不同 但電影應該是將這段劇情當成東方宮廷嬪妃與奴隸的縮影 來說明制度的不人道與奴隸的悲慘情狀
1946年與1956年版的塔婷:琳達達妮爾(上兩張)麗泰莫瑞奴(下兩張) 你認為誰比較美呢?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