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0/18 19:02:42瀏覽1832|回應6|推薦57 | ||||||||
![]() 一聲槍響,讓平靜的小鎮落入一片灰色陰霾之中 手中剛拿到這本A4大小【留下來的孩子】(Mockingbird仿聲鳥)試讀本時,我彷彿回到高中時期編校刊的快樂時光中,從邀稿、審稿、編排、插畫、送印刷廠排版打字、校稿.....一次次經過編輯人員的手,最後拿到熱騰騰初稿樣本時的心情一樣,激動又高興的摸了又摸,這是經過多少人的心血所完成的啊! 【留下來的孩子】是描寫一位患有亞斯伯格症(自閉症)的11歲小女孩凱特林,她生長在單親家庭裡,哥哥戴文總是代替爸爸教導凱特林適合的行為技巧,但不幸的,哥哥戴文卻突然死於一場校園槍擊案!悲劇過後,爸爸時常哭泣,無法走出喪子之痛,無助的凱特林轉而向她所了解的課本及字典求助,要找出心情出口(closure),讓陷在這個事件裡的每一個人不再悲傷。 在哥哥的喪禮過後,凱特林向輔導老師布魯克,形容自己的感覺像錄放影機: 我把不好的部份快轉過去,然後突然間,我看著眼前的畫面,卻不太清楚我是怎麼跑到那裡去的。(這讓我想到一部電影:命運好好玩) 還有一件是在她自己的世界裡可以做的事,而且不會被他人認為是怪咖;她會把眼前所有的顏色和形狀都模糊掉,讓它們變成溫暖的、毛毛的,而不是尖銳而冰冷的。這是凱特林所謂的絨毛娃娃化。 而在不喜歡、不舒服的時候,凱特林會盡量把所有的東西都關在外面,雖然布魯克老師要求她做到同理心(只要你穿她們的鞋子走走看,妳就可以感覺她們的感覺了)並學會與人交朋友。我想她只是還沒找到自己的方法而已,她不需要一般人告訴她的方法。 雖然凱特林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但直接說出來的話(她稱哥哥是已經死了的戴文),常給爸爸重重的一擊,這或許這也是讓他面對現實、走出傷痛的快速方法之一。 不提起不表示發生過的事情不存在,避談、安慰反而會讓他久久走不出心中的陰霾。所以,她嘗試著找到closure的方法:一個哥哥生前為童子軍專題而做的佈道風格木櫃,並讓它呈現出真實的意義....。 在書中描述的不只是受害者家屬受創後心裡的層面,亦真切提到了加害者家屬在事件發生後所接受世俗的異樣眼光,亦同樣遭受心裡創傷。 『猴子單槓』一章裡,學校的輔導老師很巧妙的安排校園槍擊案中,槍擊手的堂弟賈許和媽媽因受槍擊而亡的兒子麥可成為朋友。 大家眼裡看到的是賈許又在欺負麥可了,賈許很壞又邪惡,他會把人從猴子單槓拉下來: 『因為你本來就是這樣!』 『你很壞!你們家族流的血就是這樣!』旁邊的小朋友說。 「我跟我的堂哥不一樣」 「你們每一個人都怪我,這樣不公平。」 「是呀!每個人都討厭我,因為他殺了那些人。你(凱特林)也是因為這樣才討厭我!」 「我對人家不好是因為人家對我不好!」很多人就像賈許一般,陷在這樣一個迷思裡,誤入歧途。 『可是,也許如果你對別人好,人家就會對你好。』凱特林說。 麥可拉了拉賈許的袖子說話了:「我喜歡你,賈許。」當朋友挺他(賈許)時,他會變得柔和,而不再憤世嫉俗。這是交朋有所得到的心裡治療。 事實上,賈許不是在欺負麥可,而是在幫助他爬上猴子單槓,而且保證不會讓麥可摔到地上,當他摔下來的時候,賈許接住了他。 我覺得以上描述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團體療愈過程 , 每一個人嘴裡都不說,但心裡都各自下了註解,用心中早已存在的偏見看這整個事件。 作者凱瑟琳‧厄斯金因2007年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發生的校園槍擊案件,深切的希望能夠用這本書來解釋一個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小孩的感覺,並希望藉由早期療育能夠了解、改善他們的困難。 另一方面希望可以早些發現並防止暴力行為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心聲被聽到,被了解。可是有些人比較善於表達自己,有些人不惜代價都要說出被忽略的嚴重問題,所以使用了暴力 。」如果在這事件中不好好正視、處理賈許的心靈創傷,或許他會成為第二個他的堂哥,即槍擊事件的加害者。 這是一本由美國校園槍擊案件所發展而成的小說,在凱特林的世界裡,我讀到了單純勇敢,在作者凱瑟琳‧厄斯金的文筆裡,我讀到了悲天憫人,多關懷身邊的人,或許就可以避免許多悲劇的發生。 書名:留下來的孩子 Mockingbird 作者:凱瑟琳‧厄斯金 出版社:小天下 < 為什麼我在udn部落格裡生活著?因為我在這裡找到了心情出口。> 這讓我聯想到國中時期,一位和我很要好的同學,她有一位表姐國中時也是和我們同一個導師。 這位導師很疼她表姐,但不知為何,最後她表姐和導師的關係弄僵了,畢業後,卻換成我的同學被這位導師教到,我們時常在這位導師的國文課裡,聽到她對我的同學冷嘲熱諷,我的同學也變得非常不喜歡上國文課及讀書,後來她讀到高中畢業就不再升學了。 即使到現在,我對這位導師仍有微詞,為人師表怎能不知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使是同樣家庭出生的小孩個性都不一樣了,怎能把自己的愛恨移植到她的家人身上,況且只是親戚關係上。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