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柴契爾夫人--「不給白吃的午餐」
2012/04/03 10:03:44瀏覽3161|回應0|推薦0

而現在我們也發現

當初她力阻英國加入歐盟、使用歐元

是多麼明確的抉擇..

 

***

 

柴契爾夫人堅持不給「白吃的午餐」~~近期上映的鐵娘子不錯看!!

小雜貨商之女 改變一個國家

撰文者:楊少強

當前政治人物只會開支票賄賂人民,政策主張前後搖擺不定,回顧上世紀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她「不畏民粹、始終如一」的事蹟,更值得現代人深省。

二○一二年初,由奧斯卡影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主演的傳記電影《鐵娘子》(The Iron Lady)在倫敦首映,片中描寫的主人翁,正是英國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今年已高齡八十七歲的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

綜觀英國政治史,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柴契爾夫人創造出更多的「第一」:

她,是英國男性沙文主義最濃厚政黨—— 保守黨的第一位女領袖。

她,是英國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她,是二十世紀英國第一個蟬聯三屆、任期長達十一年的首相。

她,是英國史上第一個政治人物推行的政策被冠上「主義」、「革命」等封號的人物,就連最著名的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都無法和她相比。

一九八○年代,大多數西方國家都主張要和蘇聯共產主義妥協,當時擔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卻力主對抗蘇聯。蘇聯官方媒體因此封了她「鐵娘子」這個有貶義的外號,主要是拿她和十九世紀普魯士帝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相比。

來自敵人的奚落,卻正確的描繪出柴契爾夫人的性格。

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她才能以一個平凡的小雜貨商女兒,不靠丈夫庇蔭,在英國這個重傳統、講門第的政治圈裡,打出一片天。

 

免費供牛奶,被罵吃人魔鬼
「就算被貼標籤,我也要堅持下去」

這個本名叫瑪格莉特•羅伯茲(Margaret Roberts)的女性,自小就被讀書不多的父親告誡:「凡事要有主見,不可人云亦云。」二十四歲,她代表保守黨參加議員競選,當時她批評對手工黨的企業國有化政策,力主民營化,但當時選民不吃那一套,兩次選舉都讓瑪格莉特敗下陣來。

一般政治人物若知道自己政見不合時宜而落選,多半會見風轉舵,但瑪格莉特卻未如此,她的主張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一九五一年,她嫁給一個油漆公司總經理,從此瑪格莉特被稱為「柴契爾夫人」。名字雖變,她的信念依然不改。一九七○年保守黨組閣,柴契爾夫人被任命為教育大臣(教育部長)。

她上任後第一件事,是推翻過去工黨執政時留下的「大政府」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宣布政府不再免費供應小學生牛奶。

這種做法引起民眾謾罵,她被冠上各種難聽的綽號——「牛奶劊子手」、「吃人的魔鬼」、「英國最不受歡迎的女人」。她到學校演講,當場被台下群眾大罵「滾出去」,還被石塊攻擊,只能狼狽離開。

這件事引起軒然大波,但柴契爾夫人不為所動,她說:「大多數父親都能支付得起孩子的牛奶費用。因為牛奶問題,人們把我貼標籤,不過,我還是會堅持下去。」

「牛奶事件」是柴契爾夫人從政以來面對的第一個重大挫折,不只輿論對她惡評如潮,連丈夫都勸她要急流勇退,女兒在學校也被同學欺負。柴契爾夫人事後回憶,也承認當時她差一點就要垮下去,甚至私底下也曾哭過。

但是,「鐵娘子」沒有被這件事擊倒,在公開場合,她照樣對記者談笑風生,堅定推行她的主張。憑著堅強的意志,她終於得到了勝利:後來英國教育法修改規定,政府不用再向學生提供免費牛奶,就是來自她的創舉。

當保守黨大選失利,她辭去教育大臣時,一位傳記作家對她在教育部的工作如此總結:「雖然被主張平等的狂熱者圍攻,她仍在重重限制下促進了保守黨對自由的理想。當她周遭的人失去理智而攻擊她時,她始終保持冷靜。」

 

不搞福利國,《金融時報》批無知
「沒努力就沒回報,不能妥協的」

辭去政務官之後,柴契爾夫人開始專注為保守黨提出政策,她主張政府應該減稅,以醫治當時通貨膨脹攀高、政府赤字龐大的「英國病」,而不是像工黨一樣,對人民加稅,然後再擴大政府支出搞「福利國家」。

柴契爾夫人的主張,和二戰後英國長期以來流行的「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潮流完全相反,當時工黨政府批評她「瘋了」,包括《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內的輿論更罵她「無知」。面對外界無數批評,有記者曾問她是否會重新檢討政策,柴契爾夫人明確回答:「不,我的政策是不能妥協的。」

事實上,柴契爾夫人的政策,始終來自極為簡單的理念:英國應該要恢復到「沒有努力就沒有回報」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憑自己的努力和節儉就會得到回報。柴契爾夫人的父親,也正是靠著這樣才掙得地位。

她反對工黨的「福利國家」,是因為這種政府發放「免費午餐」的政策,嚴重傷害人們努力工作的動機,只會讓每個人坐等政府救濟,最後讓英國一蹶不振。

她說:「我的政策不是根據什麼深奧的經濟學理論,我和其他數百萬人一樣,相信的是:誠實的工作一天,就獲得一天誠實的報酬;在你能力範圍內過活;要未雨綢繆,要準時付帳單。」

柴契爾夫人的這些主張,被稱為「柴契爾主義」、「柴契爾革命」。一九七九年五月,她代表保守黨勝選,成為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官邸)史上第一個女主人。她就任首相時明確表示:絕不走過去保守黨前任首相的「中間路線」。她不會在「國有化」與「民營化」間搖擺,她要全力捍衛一個私有制的民主政體。

 

不干預經濟,人民怒上街頭
「要轉你們自己轉,老娘絕對不轉」

當柴契爾夫人上任之際,英國正值通貨膨脹與失業率居高不下,她認為應該要恢復企業活力,英國才能走出衰退谷底。因此她推翻過去工黨「政府干預」為主的政策,全面推動經濟自由化,包括減稅、國營事業民營化、縮減社會福利等。

這種不討好人民的政策,自然遭到極大反彈。

她執政第二年,通貨膨脹率未下降,失業率又攀高,即使英國皇室為查爾斯王子與黛安娜舉行婚禮,也無法沖淡人民怨氣。當時抗議隊伍不斷上倫敦街頭,加上此時北愛爾蘭也不斷出現恐怖攻擊,保守黨黨內大老更公開批評她的政策「太強硬」,此時她可說是四面楚歌。

但柴契爾夫人毫不退縮,面對外界要求她政策轉彎,她強硬回答:「要轉你們自己去轉,老娘絕對不轉!」(You turn if you want to, 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她在各種場合反覆告訴大家:「這像病人吃藥一樣,會有痛苦,要忍受折磨。『英國病』已經很深,只有一直吃藥,才能去除病根。」

一九八三年,服下柴契爾夫人這劑苦藥的英國,終於有了起色,通貨膨脹率從她上任之初的二○%,下降到五%;企業投資成長,民間消費也開始回溫。當年的大選,在野的工黨捲土重來,企圖推翻柴契爾夫人的路線,她提醒選民:「英國現在走的路是正確的,絕不能退縮。」

在當年大選時,一家英國報紙形容柴契爾夫人:「這個女人在英國正掀起一場革命,不是因為她常常引起爭議的政策,而是她百折不撓的意志。」

一九八三年大選,柴契爾夫人連任成功,她持續推動的經濟自由化政策,到了一九八六年,成果更加明顯:通貨膨脹率降到三.九%,英鎊開始受到國際投資人青睞而升值,當時在已開發國家中,英國經濟成長率僅次於「亞洲奇蹟」日本。

 

反對用歐元,黨內大老逼下台
「將和這主張鬥爭、鬥爭、再鬥爭」

當時,有人評論柴契爾夫人恢復了英國的信心:「過去英國人是打腫臉充胖子,現在英國人臉上終於有了點肉!」一九八七年第三次大選,柴契爾夫人再度連任,成為二十世紀英國第一個連做三屆的首相,勝選之時,記者問:「妳希望人們如何評價妳?」

她回答:「我們有勇氣處理其他政府不敢碰的問題,因此把一個走下坡的國家,轉變成一個能再度為自己創業精神自豪的國家。」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歐債危機蔓延歐洲各國,英國卻能置身事外,這或許更該歸功柴契爾夫人。當年歐洲各國為建立共同市場而努力時,柴契爾夫人就反對英國加入,即使當時英國輿論都主張英國應該加入歐洲共同貨幣,柴契爾夫人斬釘截鐵的說:「我將和這種主張鬥爭、鬥爭、再鬥爭。」

然而,她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貨幣的主張,卻成為後來保守黨內部「逼宮」的導火線。在黨內大老不斷有人辭職逼迫下,一九九○年,「鐵娘子」辭職,結束了她十一年的首相生涯。

柴契爾夫人雖已下台二十多年,她執政時對英國的改造,至今依然可見其效果:她大砍社會福利,英國如今才不致淪為人人只等政府救濟的國家;她大舉鬆綁金融市場,為倫敦今日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打下基礎;她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英國如今才能免受歐債風暴拖累。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二○○六年票選「誰是二十世紀英國最能幹的首相?」柴契爾夫人高居第一,連邱吉爾都瞠乎其後。

然而這些政策的背後,更值得注意的是柴契爾夫人堅毅的「志氣」。她不搞民粹發免費午餐討好人民,即使輿論反對,仍始終堅持理念。她曾說:「我身上唯一不缺的東西就是勇氣。」當大多數人都攻擊她的政策路線時,她說:「我即使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也不會輕易改變政策。」當今國內外政治人物或只開支票賄賂人民,或理念前後矛盾,柴契爾夫人為政治人物樹立的典型,或許更值得我們深思。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DER&aid=62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