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師的心智
2012/10/20 14:09:59瀏覽264|回應0|推薦0
【教育心.教養情】 老師的心智
 
文/郭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

「教師」這個職業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是工作穩定,也是大家公認打不破的鐵飯碗;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優點,正因為穩定,讓老師們漸漸在心智上產生停滯。

在剛開始教書時,菜鳥老師們通常會對很多事感到新奇、興奮,可是過沒多久,上不完的課、改不完的作業、搗亂的學生、不明事理的家長,讓老師們興起挫折、疲憊感,不願再多花心思在教學上,以致教學成了慣性的活動。

相同的課程上了兩、三年,老師們不必看書也可以滔滔不絕的講課。老師們就像錄音機,上課時按下「play」開始播放,四、五十分鐘過去了,再按下「stop」,結束。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退休。教學上不再有挑戰、刺激,形成心智上的停滯,這樣的老師當然無法帶動學生心智上的成長。

我自己對於這一點有特別的感受。在大學畢業後,我進入了一所歷史悠久的國中擔任教職,校內老師大都超過五十歲,年輕老師的人數非常少。我在辦公室和這些資深老師相處,發現他們不必備課,上課非常輕鬆。聊天的話題都圍繞著日常生活打轉,教學工作對他們來說,像是「家常便飯」,沒有任何心智上的挑戰與熱情。

教學工作比起其他的工作需要較多的心智能力。老師們在教學時,處理的是概念、知識、架構,他們需要用心智上的創意、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來傳授這些知識,當學生能夠達到老師預期的目標時,老師們的心智能力同時得到了發展,心理也得到了滿足。

有一位初任老師在日誌上寫著:「有一次數學課,帶著學生在操場上玩數花片的遊戲,小朋友很開心。隔天,我說來上數學課,小朋友竟然歡呼的說:『耶!要上數學課了!』那一剎那,我突然覺得自己頭上有光環,因為我讓他們愛上數學課。」這是令人嚮往的一種情境,也是教學的理想。

只是當教學成為一種慣性時,老師們的心智也就停滯了。有一位資深小學老師在聊天時說到:「我帶學生升降旗、站導護,不管風吹日曬都要做,還要處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事,二十多年來都是重複相同的工作,沒什麼變化。我覺得自己像是被處罰的吳剛,每天在月亮上砍桂樹,非常無奈。我對同事說,我們一定是前輩子做了哪些壞事,才會被罰來當老師。」對於這位老師來說,當教學的興奮不再時,工作反而成了一種懲罰。

老師們可以有其他的選擇嗎?當然有,就是讓自己的心智保持活躍,那麼教學就是一件讓心智能力得以發展的工作。

老師們要如何保持心智上的活躍呢?我自己的體驗是,要不斷的接觸新的知識,尤其是認知心理學的知識。舉例來說,近些年來,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推翻了過去視為「真理」的知識。

最早,人們將學生的心智視為白紙,任由老師渲染,或是空的容器,任由老師填充;但是,新的理論認為,學生們的心智各自有其架構,這些架構有些部分是對的,有些部分是錯的,錯的架構稱為迷思概念。如果老師不了解這些迷思概念,並進一步設計出情境來讓這些概念破功,以讓位給新的概念,學生們即使考試都滿分,他在未來對學科仍然沒有正確的理解。

老師們在接觸這些新理論時,會有什麼反應呢?一部分的老師會驚訝、興奮於人類知識的進步,在心智上來了個新刺激、新挑戰,「耶!這又是一個發揮心智能力的好機會!」還有一些老師可能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反正薪水沒增加,為什麼要多做這些?」老師們的反應,可以檢測他們的心智是活躍的、還是停滯的。

最重要的是:別忘了,當不當「吳剛」,是教師自己的選擇!你可以有其他的選擇,例如:當孔子,把教學工作當成神聖的工作,感覺就會不一樣;或是當個生龍活虎的power教師,讓教學玩出新的創意與活力!
 
能保持教學熱情的老師,心智也能保持活躍。圖/本報資料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uke&aid=696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