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宮國寶剉咧等
2009/12/23 19:46:49瀏覽408|回應0|推薦1
<故宮博物院 評論系列(二)>故宮國寶剉咧等
隨科技及複製技術進步,非專家也不容易分辨真假。(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特稿
 
很多人以為故宮文物借到中國展出,可能就回不了台灣了;也有人以為只要中國通過司法免扣押,就不怕文物回不來。殊不知,故宮寶物有去無回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
 
故宮院長周功鑫日前訪問北京時,以晉代書法名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複製品為伴手禮,贈送給北京故宮院長鄭欣淼,鄭欣淼則回贈以錫製茶罐,場面一片歡喜感人。
 
針對這些「令人感動」的交流,網路上已有人這麼解讀:「中國方面偽造技術超高明,周功鑫以真品去掉包,周功鑫可以拿多少回扣?」「中國設計掉包台灣故宮寶物」,這一來一往,簡單說,叫做「洗寶」。當然,周功鑫絕對不會這麼做!這恐怕涉及雙方第二階段交流目標,是中國國民黨高層的任務,輪不到周功鑫做吧?
 
其實,故宮寶物有去無回的方法有很多種,中國也是一個國庫通黨庫、黨庫通私庫的國家,北京最有名的特權集團,就是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不斷替換,而勢力一直擴大累積的「太子黨」。這些人無惡不做,如果有暴利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如果故宮寶物去中國任何一個城市展出,過了三個月或半年,再回台灣的故宮寶物,極可能都是仿製品了。
 
還有一種一心要「回歸祖國」的人,或許是把「故宮寶物帶回紫禁城」視為此生最光榮的任務,怎能因拿回扣落一個「洗寶」的罵名呢?
 
不過,周功鑫不想洗寶,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周功鑫訪中行程,分別與北京故宮及上海博物館各約定九項協議,其中有部分很引人憂慮,如「對學術人員的互訪建立永續機制,包括短期考察、接受基金支持、長期駐訪等多種形式,多層次培養年輕學者,從2010年開始執行。」
 
在此基礎下,不僅中國政府將派員長駐台灣的故宮進行「研究」,甚至可在第一線接觸文物的「修復人員」也將進行交換或交流。中國複製技術名聞遐邇的狀況下,真假文物會不會被調包?才真是充滿可疑。
 
別說不可能!「監守自盜」在國際知名博物館的案例不勝枚舉,三年前俄羅斯警方才破獲該國最重要博物館俄羅斯冬宮的監守自盜案,據說嫌犯就是已故前典藏部門主管的丈夫及兒子,他們舉家在冬宮監守自盜的行為持續了數年之久,盜走文物超過兩百件。
 
周功鑫若不小心,「開門揖盜」並非不可能!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uke&aid=361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