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11/20 14:02:59瀏覽365|回應0|推薦6 | |
雞鳴狂想曲 110.11.20 青年日報副刊 古時候沒有鬧鐘,聽到雞鳴就是起床號。俗語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也有人說「早起的蟲兒被鳥吃」,究竟早起有何用?《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求善好,求利不好嗎?《晉書.祖逖列傳》:「祖逖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成為千古早起人的典範,早起練身為謀天下利。 傳統儒家講究德行,雞的形象也被賦與五德。《韓詩外傳》:「君獨不見夫雞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那是文人的精神寄託,萬物各有其性,能向萬物學習,取其高尚象徵學習砥礪之,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都要努力,是千古傳統,值得繼續傳承。 雞啼叫了,勤奮的人該起床了。陶淵明〈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農業社會家家都養雞,雞鳴常聞,如今沒有雞鳴,養雞是事業,生活裡的雞鳴並不討喜,如果鄰居的寵物雞整日啼叫,讓人終夜不得安眠,恐要吃上罰款的後果。許多舊俗是回不去了,雞鳴不再受人們熱愛,人們熱愛的是炸雞。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