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80後VS.台灣30代
2008/03/15 01:00:18瀏覽648|回應1|推薦11
2008/03/12 00:11
中國時報 2008.03.11 
中國80後VS.台灣30代
【文/江佩蓉《30》雜誌】
 

    事件開端,來自一紙「中國作家富豪榜」。名列首富的作家,不是講授《論語》紅遍海峽兩岸的于丹,也不是以《品三國》系列紅透半天邊的大學教授易中天,而是一個台灣人相當陌生的名字,他,郭敬明,只有25歲,卻在20歲那年就躍登福布斯(Forbes)中國名人榜,一手創立的「上海柯艾文化傳播公司」,更在2007年獲選為福布斯中國文化與體育類最佳商業機構。

    郭敬明的最新著作《悲傷逆流成河》征服全中國,訂價24元人民幣(約合新台幣106元),是一般小說的1.5倍,卻在上市兩週狂銷100萬冊,超越橫掃全球的《哈利波特七:死神的聖物》在中國的銷量。

    這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天之驕子80後,中國新富階級

    郭敬明,1983年生,這一世代在中國大陸,有一個特別的統稱:「80後」,泛指1980年中國實施一胎化政策之後出生的新世代,他們也是享受中國富裕的第一代,年齡最大的80後,今年剛邁入28歲,正準備迎接中國的第一個奧運,成為全球目光的焦點。

    他們的父母走過貧窮苦難的中國,不願讓唯一的孩子再窮一次。從小,80後就是天之驕子,在親友幾近過剩的關愛中成長,要看書,父母買,要上網,父母供,這群人,占中國總人口將近3億,龐大的數量與長輩的關愛,構築成全世界最驚人的消費新勢力!

    2007年底,根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統計,中國網民人數已達2.1億,今年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網路使用人口最多的國家。依據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所發布的《2007年中國遊戲產業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網民絕大部分是80後世代的網路遊戲玩家,人數居然已逾4000萬名,是台灣總人口的1.7倍。

    從網路電玩瘋,到閱讀市場的「郭敬明熱」,都是80後世代驚人消費力的體現,中國閱讀市場約60%的讀者群,來自80後,「他們(80後)將繼承六個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財富,在思想上和上一代求溫飽的時代大不相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分析,一胎化政策後出生的世代,將會是中國前所未有的富裕階層。

    他們喝星巴克、吃肯德基、沉迷於網路,卻對政治興趣不高。一位時尚雜誌發行人甚至說,「如果問他們想要什麼,那麼任天堂遊戲機肯定比民主排名靠前得多。」

    新世代富翁,撼動全球消費市場

    電玩、速食與青少年憂傷系文學,率先享受了80後帶來的甜頭,但是第一代的80後已經成年,他們不會永遠停留在郭敬明形容自己「一半明媚、一半憂傷」的多愁年歲。過去,他們讀小說、玩電玩,下一階段,如同其他已開發國家,他們將需要汽車、名錶,以及各種奢侈品。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去年發布的調查指出,過去三年間,中國20到29歲年輕人的所得增長34%,是增長最快的年齡層。萬事達卡(Master Card)發表的另一項統計也指出相同趨勢,中國62%的富裕消費者,年齡位於25到34歲之間,消費潛力十分強大。

    政策,更強化了這個大趨勢。一位台灣知名電子業執行長就表示,過去地方政府講外銷退稅、講生產製造;去年10月十七大(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現在地方上談的是文化、是品味。

    「2008年,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關鍵的一年。」多次精準命中近幾年中國經濟局勢的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2月14日接受《30雜誌》專訪,他強調,中國通貨膨脹持續走高,美日經濟市場的走疲,將使世界經濟板塊挪移。過去,中國市場以低廉的製造輸出產品與勞動力,造就「中國製造」的經濟榮景,未來,內需市場將成為支撐中國市場持續發展的動力。

    13億人撐大內需,構築世界中心

    「過去中國政府試圖提振內需,但是消費仍須仰賴人民資產的增加。」陶冬說。國民生產毛額年成長率維持在10%的帶動下,人民資產快速累積,現在,13億的中國人民已經準備好,要靠內需市場撐起屬於自己的奇蹟。

    這個13億總人口、3億80後消費新貴,所造就的市場到底有多驚人?

    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分析,中國人均購買力約為國民生產毛額的三到四倍,達到6000至7000美元,若以全中國13億人口計算,整體國家購買力高達7.8兆美元,這筆錢,足夠買下150家台灣最昂貴(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台積電

    幾項驚人的數據都說明中國內需產業的火紅:2007年中國零售業指數成長率達12%,全球前五十大零售業者有七成都搶進中國;2007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兆2100億元,連續十六年,餐飲業成長率達雙位數百分比。內需崛起,中國產業將進入結構性的轉變,「原物料、農產品、零售業、服務業等內需產業的成長,將超越製造業。」林祖嘉說。

    這股中國內需消費熱,正是以80後為主軸,隨著更多80後邁入成年,消費力就更龐大,這個市場,將會創造出下一本哈利波特、下一個微軟、下一個麥當勞,以及下一個可口可樂,一如過去百年來美國消費市場的發展軌跡,這是自鴉片戰爭的168年後,中國,再一次成為世界的中心。

    中國80後世代所帶來的消費市場,是台灣工作者站上世界舞台的大好機會。但是,80後世代擁有強烈的企圖心,卻也是台灣工作者最強的競爭對手。「我們這個世代有太多有才華的人,」郭敬明強調,如果想擠進這個大舞台,「一定要比別人強很多,別人才會看到你。」

    台灣青年,湧現第三波西進潮

    依據104人力銀行的統計,2007年台灣求職者中,約有20%到25%的人才有意願前往中國,上海市的職缺比已經形成四個求職者搶一個工作的局面。今年2月份,104人力銀行專為西進中國所開設的台灣人才網,開站未滿一個月,登錄履歷已達20萬份。

    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分析,這些人主要集中在25到35歲,平均工作資歷在八年以上,屬於台灣的中高階主管。邱文仁觀察中國職場變化長達七年的時間,「這一波求職人才質量均優,非常清楚選定中國做為下一波職涯發展的目標。」她說。

    自2000年至今,台灣西進人才經歷幾個階段的轉變:第一波求職者,以非理性的失業者居多,許多人只是將中國視為逃亡的出口;第二波西進潮,則以中高階主管為主,看好中國正蓬勃發展的產業,這些人搶進卡位,爭著搶當總經理;第三波,從去年開始,由於中國大陸整體產業的變化,最新釋出的工作機會,也開始下移至中階主管與一般專業人員。

    104大陸獵才事業處業務開發總監黃至堯分析,未來五年,在中國最有發展潛力的職務將集中在IT通訊、物流零售、建築貿易、金融保險等幾大產業。這些產業在未來將有爆發性的成長,他甚至大膽發言:「台灣的年輕人應該將首次求職機會放在中國!」

    搶登一流舞台,先讀懂80後的心

    「王建民之所以成名,是因為他到了世界一流的舞台。」黃至堯說,王建民之所以成為台灣之光,是因為他在世界最頂尖的大聯盟和高手競逐,因此才能被世界看見。

    但是從台灣前往中國追求世界級舞台的中階主管與一般專業人員,最大競爭對手,就是中國的80後世代,面對他們的在地優勢,台灣人更需要先深入剖析80後世代,讀透他們的心,你才能銷售商品與服務給他們,甚至在職場上與他們一對一競爭。

    即使你不準備進軍中國職場,你同樣避不開80後世代,因為這3億人口,在未來五到十年,將會出現在全球市場的各個角落。

    新華財經業務總監楊適榮,2006年外派到了上海。在這個比台灣大數十倍的市場,他手下帶領的團隊全是中國80後的年輕一代,而且中國每年還產出500萬大學畢業生,「要留在這個市場,要比台灣更努力十倍。」他說。

    剛擊敗2萬6000名對手,取得上海世博會吉祥物設計權的永堅企業形象策畫公司總經理巫永堅,就曾經對80後掉以輕心,吃了大虧。巫永堅第一次在上海創業,原本一切順利,卻因為過度相信助理,栽了跟頭,幾乎一無所有,重新再來。

    巫永堅曾在上海大學兼課,見到80後世代上進的一面,那些正在求學,來自四面八方的中國年輕學子,積極上進的成功欲望和學習能力,讓他印象深刻。遭助理背叛的慘痛經驗,又讓他見識到這個世代強烈的功利傾向,不若台灣工作者的敦厚。

    優勢靈活優勢,贏得世界競賽

    同樣來自台灣的王品上海總監李宇龍,今年才30歲,已經管理八家店,但是王品現任上海區域經理,位階僅次於李宇龍,年僅25歲,三年前只是一名山東鄉下的姑娘;三年內從服務員爬升到區域經理,花費的時間只有李宇龍的一半。

    面對80後,台灣的新生代,該如何勝出?

    依據2007年104人力銀行針對1375家企業進行的「兩岸青年競爭力評比調查」顯示,在十五項工作競爭力指標評價調查上,台灣青年在企業主眼中「創意豐沛」見長,比中國青年高出將近二十個百分點,職場倫理也較佳。但是台灣青年最引以為傲的語言能力、國際觀等優勢,卻正在逐漸縮小,在企業主眼中,工作態度甚至輸給中國青年。

    除了創造力與重倫理外,台灣服務業的靈活反應與服務態度,也能在中國市場找到一片天。中國王品餐飲公司副總經理英惠美認為,服務業在台灣產值比重已占近七成,台灣人才對於「服務意識」較能掌握,中國人才則較缺乏這一部分的訓練,在客戶應對與臨場反應上,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80後的中國年輕富豪,從藝文界的郭敬明,到科技界的李想,還有茅侃侃,正趁勢而起,跨海而來的台灣新世代,也不是只為一份溫飽的工作而來。這是一場世界級的競賽,只要能夠征服80後、超越80後,下一個J.K.羅琳、下一個村上隆,甚至下一個比爾蓋茲,就是你。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10+112008031100754,00.html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O12&aid=1695937

 回應文章

.公路殺手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未來
2008/03/15 20:56
織夢''圓夢''是美好滴
Taiwan Republic

一中市場
兩個騙子*
三隻小豬
四條野狼**
五個家人
六張綠卡***
欺壓台灣
扒光黨產
九萬相公
死在馬上****
大陸配偶台灣媳婦感謝馬政府准我全家團圓(NO12) 於 2008-03-16 08:19 回覆:
中國時報 2008.03.15 
敵視壓力 比制度不公更可怕
林倖妃/新聞分析

 政府最近對新移民女性不斷釋出「利多」,但對大陸配偶來說,還有更多橫亙在眼前的問題無法解決,如財力證明至今無解、工作仍有諸多限制等,更嚴重的是每逢選舉就會出現各種族群語言操弄,加深敵視和歧視,帶來的壓力比制度本身還可怕。

 在人權和移民女性團體的不斷檢討聲浪中,政府政策終於逐漸「鬆綁」,如同意家暴受害的移民女性,即使還沒取得身分證,申請保護令後可以繼續留在台灣;其次是放寬工作條件,同意生育子女的陸配,在依親居留期間可申請工作證。

 加上昨天剛公佈的「大陸配偶在台逾期停居留處置方案」,大赦逾期居留的陸配,看似眾多政府「優惠」紛紛出爐,讓移民婚姻在台灣更暢行無阻,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對為數眾多多達廿六萬的大陸配偶來說,眼前仍是段充滿荊棘的道路。

 以利多措施來說,除家暴條款在三月七日公布並正式上路,工作條件放寬僅是對少數人鬆綁,且因勞委會尚未訂出辦法,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而最新的逾期居留處置方案因屬專案,也僅有六個月可以重新申請,處處都彰顯出所謂利多,根本是「口惠而不實惠」。

 但對陸配最關心的有關財力證明和一國兩制的制度性歧視,政府卻都避而不談。

 舉例來說,大陸配偶取得身分證若順利的話至少要八年,外籍配偶僅需四年。連在台工作都有不同標準,外配只要通過面談入台就可,陸配在團聚兩年期間不得工作,丈夫為老、殘或窮才可在依親居留期間申請工作證。

 此外,不論是迎娶外籍或大陸配偶的家庭,在歸化我國籍前都需提出四十餘萬元的財力證明,雖然相關團體一再抗議,至今仍是無解的習題;讓大陸配偶在台灣,需承受種種制度上的不公和不義。

 但最讓她們無法忍受的,卻是敵視和歧視帶來的精神壓力。尤其每逢選舉時,各種族群操弄的語言紛紛出籠,對陸配來說更是種「無法承受之重」,甚至曾有人因無法忍受鄰人的冷嘲熱諷,被迫離婚回到對岸。

 婚姻原本應該是受到「祝福」的,但不論從制度面或環境面看來,我們的政府顯然是吝於給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