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大地震,裂出南極冰架!
2011/08/14 09:31:11瀏覽1613|回應2|推薦0
引用文章這一震 地軸偏了10公分






日本東北大地震威力驚人,連遠在13000公里之外的南極洲冰架都受影響斷裂,分裂出一座長達9公里的巨大冰山,面積甚至比紐約曼哈頓地區還更大。

歐洲太空總署在8月10日發表的研究表示,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使南極的薩茲柏格(Sulzberger)冰架發生崩落。南極羅斯海(Ross Sea)上飄流著這些受海嘯波所衝擊崩裂的巨大冰山,歷史上已有46年沒有如此的景象發生。

在日本的大海嘯發生後的18小時,海嘯波已行進超過1.36萬公里,抵達南極洲,海嘯波巨大的壓力致使南極的冰架發生崩塌。美國馬里蘭州的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的研究團隊發現,最大的冰山面積約比紐約曼哈頓稍大,尺寸約9.5公里×6.5公里,深度則約80公尺。

《冰河學期刊》(Journalof Glaciology)的文章指出,這是首次針對海嘯與冰山之間關聯性的研究。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的「環境衛星」(Envisat)監測數據,科學家們首次觀察到北半球的海嘯能引起南極的冰架崩解。

在 1868年9月,智利的海軍軍官曾報告觀察到太平洋飄浮著大冰山的反常情況,當時科學家推估是可能受到8月13日阿里卡(Arica)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所影響。經由此次日本大海嘯引起冰山崩裂的現象證明後,美國太空總署引述一位科學家的推論表示,現在我們已知這是當時最有可能的發生情況。



冰架又稱冰棚​​,是一片厚大的冰,是當冰川或冰床流到海岸線上形成的。冰架現今只能在南極洲、加拿大和格陵蘭才能找到。

南極冰架面積達140萬平方公里,佔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0%, 最大的兩個冰架即羅斯冰架與菲爾克納冰架,都在西南極。由於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極洲機場選區點之處。 羅斯冰架每年向海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動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積而造成的。近年來, 澳大利亞冰川學家發現,厄麥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斷的凍結,從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 夏季冰架外緣與南極表層溫暖的水接觸處,消融成水,並在風、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斷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 。據估算,每年從南極冰蓋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億噸,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佔了84%。 可見,南極冰架是南極洋上冰山的主要來源。

冰架是一個巨大的低溫體。據澳大利亞冰川學家在厄麥里冰架上越冬觀測,表層100米冰層的年平均溫度低達-200℃左右。 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個特別寒冷的低溫水體——“冰架水團”。 冰架對它臨近海區的水文特徵及生物的種類分佈等都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人類活動釋放出的溫室氣體改變了南大洋的風向,從而使朝向南美洲的南極半島氣候變暖並導致了2002年的“守護神B”(Larsen B)冰架崩,面積達3,250平方公里,比盧森堡公園和美國羅得島州的面積還大。

多數氣候學家表示,電廠、工廠及汽車的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出溫室氣體,使地球氣候變暖,並帶來更多的侵蝕、洪水及海平面上升等問題。對於個別災難與全球變暖之間的聯繫也十分敏感,比如熱浪或風暴。

英國南極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拉普利(Chris Rapley)表示:“不斷升溫的熱浪正向南方延伸。”他說,如果氣溫持續變暖,其他冰架終有一天也要面臨崩塌。一旦南極的大陸冰川流入海洋,將導致海平面迅速上升。
  
如骨牌般消散的冰架,造成停止轉動的"死海洋流"危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stery2011&aid=5538759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4 18:28 【udn】 比價後還有更便宜!風暴 起浪 風不 觀測站比價

 回應文章

神秘到底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日本強震過後 海中出現1米寬裂縫
2011/08/15 21:58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最近正針對東日本311強震後的海底進行調查,並於今(15)日首次公布載人潛水調查船「深海6500」號所拍攝的12張海底照片,赫然發現一條長約80公尺,寬度、深度約1公尺的裂縫。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今天公布了東日本311強震後的海域海底、及生態系統的海底照片,這些照片除了記錄了藻類群生形態及海參、貝類等,還發現一條海底裂縫。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表示,這條裂縫出現在震央東北偏北方約150公里、海面下5350公尺處,寬度和深度皆大約為1公尺,向南北方向延伸了約80公尺。此機構也指出,2006年6月拍攝的同一地點照片中未見裂縫,因此這個裂縫很有可能是在大地震或餘震中形成的。

此外,「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今後也將持續對採集到的沉積物及海水樣本進行分析,調查地震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新頭殼2011/08/15)

神秘到底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日震沉沒陸地 面積0.7個東京大
2011/08/14 09:32
規模達9.0的「東日本大地震」果真讓「日本沉沒」?據日本國土地理院調查,此次地震和大海嘯導致日本東北部由北向南、大約443平方公里的陸地被海水吞沒,總面積超過東京的7成。這可能導致日本變得更狹長,地圖也要重畫。

《朝日新聞》6日以標題:「日本可能變得更狹長,地面下降被水淹沒,地圖可能也要修改。」報導大地震引發的「領土損失」。儘管一些地區可以採取排水的辦法「要回陸地」,但能否將所有的「沉沒地」恢復原狀,仍是未知數。「是讓這些地方從此成為大海,還是重新填海造地,或重新開墾,恐怕還要等好幾年才能下定論。」日本國土地理院一名負責人說。

牧鹿半島 移動5.3公尺

不僅陸地下沉,大地震還導致宮城縣海域海底發生創紀錄的大變動。日本海上保安廳指出,海底向東南方向移動了24米,高度也增加了3米。另外,設置在距離宮城70公里海底的基準點向東南移動了15米,設置在福島海域海底的基準點距離震源地較遠,移動了約5米。

在海底移動的同時,日本列島也被地震向東南方向「推動」,岩手縣山田町向東南移動了25公分,千葉縣銚子市則移動了17公分,宮城縣牧鹿半島向東南移動了5.3公尺。

繼3月30日前往東京武道館慰問災民之後,日本天皇夫婦今日將探望從福島縣雙葉町疏散到埼玉縣的災民。

另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可能會在下周訪問日本,成為災後首位訪日的美國部長級官員。據透露,訪日時間可能選在16日前後,屆時將與日本首相菅直人、外相松本剛明會談,並重申美國對日本處理福島核事故的支持。

海水碘131濃度漸上升

為防止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可能引發氫氣爆炸,日本東京電力公司7日凌晨1時30分開始徹夜往安全殼內灌注惰性氣體──氮氣,過程順利。預計注入6千立方公尺氮氣,需時6天。不過,奉命前往日本協助搶險的美國工程技術人員認為,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在隱患無窮,很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發生「爆炸」。美國認為,該核電廠反應爐外殼已經「不堪一擊」。

此外,儘管鄰國俄羅斯、韓國等公開表達不滿,東電排萬噸輻射汙水入海工作仍持續。據報導,周邊15公里的海水已檢測出超標5.8倍的碘131,5號和6號排水口附近則檢出超標1千倍的碘131,濃度呈上升趨勢。

與此同時,將用於存放1萬噸低輻射汙水的人工浮島「鋼製浮體」,已於昨日上午運抵橫濱港,將接受約1周的設備檢測之後拖往福島。該「鋼製浮體」長136米、寬46米、高3米,與船隻一樣設有隔艙。

福島核事故搞得全球人心惶惶,由於南韓濟州島在6日取得的雨水樣品中,檢測到極微量的碘131、銫137、銫134。昨日,首都首爾下起雨,有超過130間小學和幼稚園因擔憂「輻射雨」危害而停課或減課。

不過,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SCEAR)負責人魏斯昨日表示,日本核子事故預料不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魏斯認為,福島核事故的嚴重性,不如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災,但較1979年美國三哩島事故嚴重得多。(旺報201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