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資方困境:政府政策增加負擔、多角化投資風險高
2024/06/18 00:22:28瀏覽904|回應0|推薦0

夏侯納什/台北撰述

在現代社會中,勞資關係的緊張往往成為社會議題的焦點。勞方的利益無疑需要受到保障,然而,資方的困境卻常常被忽視。在許多情況下,政府對勞方的袒護使得資方的壓力和挑戰變得更加艱難。

政府推出的勞工政策,往往會增加企業的營運成本。例如調漲基本工資,就會讓企業的人事成本增加;延長國定假日,則會減少企業的生產時間;縮短工時,也可能讓企業需要雇用更多員工來維持生產力。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這些增加的成本可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尤其是在景氣低迷的時候,企業的獲利本來就有限,如果還要額外負擔這些成本,可能會導致營運更加困難,甚至陷入虧損。

多角化投資不一定賺錢

近年來,政府也鼓勵企業進行多角化投資,以降低對單一市場或產品的依賴。然而,多角化投資並非易事,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投資失敗,企業不僅無法獲利,甚至可能賠錢。舉例來說,近年來就有不少企業跨足到房地產、餐飲等領域,但卻慘遭滑鐵盧。其中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宏碁集團的董事長施振榮,他曾經大舉投資房地產和面板,結果卻導致宏碁股價重挫,身價也大幅縮水。

多角化投資並不總是能帶來預期的收益。投資組合中可能包含表現不佳的資產,這些資產的損失可能會抵消其他資產的收益。在經濟衰退或市場崩盤的時候,即使是多角化的投資組合也可能遭受重大損失。資方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資金受損,甚至可能面臨破產的風險。多角化投資組合的變異數通常會比其組成資產的加權平均數小,這意味著如果資產價格沒有完全同時變化,多角化投資可以降低風險或波動性。然而,這並不保證投資回報,因為市場波動和其他外在因素仍可能對投資組合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傳統產業中多角化程度較高的公司,其投資報酬的風險低於多角化程度較低的公司。這表明多角化投資確實可以分散風險,但這並不等同於更高的財務績效或保證盈利。

資方在進行多角化投資時,還必須考慮到道德和社會責任。他們的投資決策會對社會、環境甚至政治產生影響。這要求資方不僅要關注財務回報,還要考慮其行為對廣泛利益相關者的影響。這是一個複雜的平衡過程,需要資方展現出高度的倫理標準和社會責任感。

資方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面臨著多重挑戰和風險。政府如果過度袒護勞方,只會加劇資方的經營困難,使其難以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多角化投資雖然理論上可以分散風險,但實際操作中卻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從中獲益。總而言之,勞方並非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可憐,資方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境。我們應該要客觀看待資方和勞工的關係,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rsucomment&aid=18072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