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甲狀腺炎關於甲狀腺炎原因、症狀、治療、飲食、檢查及預防
2023/04/26 02:13:10瀏覽38|回應0|推薦0

關於甲狀腺炎原因、症狀、治療、飲食、檢查及預防

2016/04/25 來源:安騰網絡

甲狀腺炎的原因

甲狀腺炎分為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慢性甲狀腺炎三種,

不同種類的甲狀腺炎的致病原因不一:

 急性甲狀腺炎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甲狀腺化膿性改變引起的,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炎性反應,

 慢性甲狀腺炎一般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1、甲狀腺組織損害:有時候孩子患了甲狀腺疾病但由於疏忽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
  病情延誤導致甲狀腺組織嚴重受損,發生病變,引起甲狀腺炎。
  一般可能與甲狀腺腺癌、慢性甲狀腺炎、
  結節性甲狀腺腫或某些毒性甲狀腺腫發生癌變有一定的關係。

2、放射線損傷:甲狀腺炎疾病可能是由於放射線造成的損傷,科學研究發現,
  長期處在放射線環境下的人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會大大提升,
  這是因為放射線會導致人體甲狀腺代謝出現不良症狀,患兒細胞核變形,
  甲狀腺激素合成受阻,加大癌變的發病率。

3、缺碘或攝入的碘過量:研究發現,甲狀腺炎不僅在缺碘地區較多發,
  沿海高碘地區亦較常發生。

4、遺傳因素:遺傳因素導致甲狀腺炎疾病。據統計,
  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史的甲狀腺炎患兒的發病率比較高。

而中醫認為,甲狀腺炎是外感風熱,疫毒之邪,內傷七情所致,
由於風熱、疫毒之邪侵入肺衛,至衛表不和而見惡寒、發熱、出汗、咽干而痛、
周身酸楚、怠倦乏力等,風熱挾痰結毒,用之於頸前,
則見癭腫而痛,結聚日久易致氣血阻滯不暢,導致痰瘀毒邪互結,
氣鬱化火,肝火上炎,擾亂心神可見心悸、心煩,肝陽上亢,
陽亢風動可見雙手顫抖、急躁易怒等,肝失疏泄,沖任失調。

家長需要了解甲狀腺炎的病因,及時治療孩子身體出現的疾病並排除生活環境中的隱憂,才能降低孩子患甲狀腺炎的幾率。

 

甲狀腺炎的症狀

孩子患甲狀腺炎後,大部分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的症狀,甲狀腺腫大多呈雙側性,
少數為單側。甲狀腺區壓痛,表面光滑,質地韌實,可隨吞噬運動,
與周圍組織無明顯粘連及固定。甲狀腺炎病程長短不一,
最長可達1-2年,期間病情反覆發作。
此外,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和慢性甲狀腺炎患兒表現的症狀均不一:

急性甲狀腺炎:患兒起病急,出現發熱,盜汗,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
起病初期可出現心慌、怕熱、多汗、震顫及神經緊張等輕度的甲亢症狀。
甲狀腺部位疼痛,可為劇痛或隱痛,並可沿頸部向頜下,耳根及枕後放射,
前胸與肩部疼痛的情況較為少見。少數患兒可有頭痛、耳鳴、噁心與嘔吐。
在疾病恢復期偶有甲狀腺機能減退的症狀。

亞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炎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又稱急性非化膿性甲狀腺炎、病毒性甲狀腺炎、巨細胞甲狀腺炎等。
亞急性甲狀腺炎發病原因未明,但研究證實本病與病毒感染或病毒產生變態反應有關,
病程一般在2周內,有時可遷延至數月。復發率高,整個腺體均可累及,
有明顯的碘代謝受抑制現象。發病早期可有發熱惡寒,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狀,
伴有倦怠乏力,食慾減退,自汗盜汗,甲狀腺部位腫,疼痛向額下、耳後、頸部放射,
一旦觸及病變部位如做吞咽、轉頭等動作時疼痛加重,腺體壓痛,堅硬,
起病初期可出現輕度甲亢症狀,如手抖、心慌、多汗、精神緊張等。
少數患兒可有頭痛、耳鳴、聽力減退,還可有噁心、嘔吐。
在疾病恢復期伴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如發音低沉、怕冷浮腫等。

慢性甲狀腺炎:出現不同程度的甲狀腺腫大症狀,患者少有感覺疼痛,
有數周的自限性甲狀腺功能亢進期,由於甲狀腺激素貯備耗竭,
隨之出現暫短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最後,通常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
甲亢期可以短促或被忽略。

甲狀腺炎若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拖延,患兒可出現怕冷、懶動、
虛浮等陰盛陽衰的症狀。因此,家長要準確識別甲狀腺炎的症狀,
及時帶孩子就醫治療。

 

甲狀腺炎的治療方法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甲狀腺炎的症狀,家長需要馬上帶孩子就醫治療。
目前,甲狀腺炎的治療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1、替代療法用甲狀腺製劑進行替代治療,如L-甲狀腺素鈉4~5μg/kg·d以免影響生長發育,本病可以自然恢復,但進展十分緩慢。

2、手術治療有出現合併甲狀腺癌、巨大甲狀腺以甲狀腺素治療效果不佳、似新生物迅速增大者疑有惡變、有其他多種內分泌瘤者、甲狀腺腫導致氣管受壓等情況下應進行手術治療。

3、激素治療大劑量甲狀腺素(100~200mg/d)可使甲狀腺抗體滴度下降,腎上腺皮質激素雖有降低自身抗體的作用,但臨床效果不顯著,因而不主張採用此種方法。

此外,在甲狀腺炎的早期到晚期也可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早期:程度輕時患兒僅有輕度的甲亢症狀,會表現出易勞累、輕度失眠、煩悶急躁等。程度重時,則會出現明顯的甲亢症狀,稍服治甲亢的藥即可獲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現藥物性甲低。也有的患兒因炎症的減輕,甲亢症狀消失。療效好,復發率高是本階段的特點,因此,治療方法中以減少復發為關鍵,多以藥物治療為主。

中期:此時患兒甲狀腺組織經多次、反覆的破壞,健康的細胞逐漸減少,逐漸出現甲低症狀。這時期的患兒會出現甲亢症狀,但化驗指標會稍高或正常。因此,治療時要慎用手術治療和碘131的使用,以免導致病情加重。

晚期:甲狀腺炎患兒補充甲狀腺素後,化驗指標雖然正常,很多人卻時時感覺不舒適,有時還會感覺有甲亢症狀。有一部分患兒因感染的加重出現甲亢指標和甲亢症狀,即甲低轉甲亢」。臨床上,甲狀腺炎患兒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現,都預示著甲低的進一步加重。因此,晚期甲狀腺炎的治療方法中,在西藥激素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中醫治療。

 

甲狀腺炎飲食

孩子患甲狀腺炎後,在飲食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家長要多給孩子吃一些對治療疾病有益的食物,
一些禁忌食物則千萬不要給孩子吃。

甲狀腺炎患兒宜多吃以下食物:

1、患兒應多喝水或飲料,多吃各種蔬菜和新鮮水果,這樣有利於清熱解毒;

2、以清淡少油的食物為主,多食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充可選用蛋類、乳類、各種肉類、魚類;多食植物蛋白,如各種豆製品;

3、應多補充碘鹽,需選用適量海帶、紫菜,可用碘鹽、碘醬油、碘蛋和麵包加碘。

甲狀腺炎患兒不能吃以下食物:

1、捲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不可吃;

2、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杏仁、芝麻醬、火腿、五花肉、甘乳酪、奶油、動物腦及內臟等;

3、忌食辛辣、生冷、過咸、堅硬粗糙、酸性食物及魚腥發物,少食甜膩飲食;

此外,還可以給患兒進食一些食療方,對病情康復有幫助:

1、三寶粥:酸棗仁30g,柏子仁25g,蓮子心10g,大米100g,將大米洗凈,溫水浸泡2小時,其它材料用溫水沖洗後浸泡30分鐘。將浸泡好的藥和大米用文火熬成稀粥,每日早、中、晚按頓服,服用量根據患兒進食量而定。

2、青柿子糕:青柿子1000克,蜂蜜適量。青柿子去柄洗凈,搗爛並絞成汁,放鍋中煎煮濃縮至粘稠,再加入蜂蜜1倍,繼續煎至粘稠時,離火冷卻、裝配備用。每日2次,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服,連服10-15天。

3、川貝海帶粥:川貝、海帶、丹參各15克,薏米30克,冬瓜60克,紅糖適量。川貝、丹參先煎湯後去渣、入其他味煮粥吃。每日晨起空腹溫服,連服15-20天。

4、什錦豆腐:豆腐4塊,西紅柿150克,木耳、冬筍、豌豆各15克,濕澱粉、生油各9克,蔥、姜、鹽等調味適量。

家長一定要了解甲狀腺炎的飲食宜忌,切勿給患兒進食了不當的食物,反而加重病情。

 

甲狀腺炎檢查

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甲狀腺炎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
甲狀腺炎的檢查項目和結果判定如下:

1、基本檢查

甲狀腺功能檢查:檢查結果因病程不同而異。血清T4、T3早期正常,但TSH升高;後期血清T4下降,T3正常或下降,TSH升高。甲狀腺吸碘率早期正常或增高,但可被T3抑制;後期吸碘率降低,注射TSH也不升高。

免疫學檢查:血中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抗甲狀腺微粒體(過氧化物酶)抗體(TMA)滴度明顯升高,二者均大於50%(放免雙抗法)時有診斷意義,可持續數年或十餘年。

其他檢查:血沉增快可達100mm/h,血清白蛋白降低,r球蛋白增高。

2、後續檢查

病理學檢查對於臨床表現不典型,抗體滴度不高或陰性者,可作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組織活檢以確診。SPECT甲狀腺掃描分布均勻或不均勻,可表現為冷結節」。

3、診斷要點

血清TGA、TMA滴度明顯升高(>50%),可基本確診。

臨床表現不典型者,需抗體滴度連續二次>=60%,同時有甲亢表現者需抗體滴度>=60持續半年以上。

本病需與甲狀腺癌鑑別,後者抗體陰性。因本病而導致的甲狀腺癌的發生率為5%-17%。

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檢驗科進行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諮詢醫生意見,為患兒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甲狀腺炎預防

甲狀腺炎涉及甲狀腺疾病的許多方面,在漫長的病程中容易引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病變、甲狀腺結節等病症,給孩子身體健康帶來極大損害。家長應該做到對本病有所了解,並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1、飲食方面。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對於預防本病有很大幫助。高纖維素食品包括綠葉蔬菜、粗糧以及許多水果等,如蔬菜中的芹菜、白菜、空心菜,粗糧中的黃豆、綠豆,燕麥,水果中的大棗、花生等乾果,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家長應讓孩子多吃這些食物。同時,注意攝取高質量的蛋白質。

2、精神方面。精神因素也是導致本病發作的原因之一。要預防孩子患甲狀腺炎,家長要讓孩子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規律,勞逸結合,對預防發病有好處。

3、體質方面。家長需督促孩子積極鍛鍊身體,提高抗病能力,才能有效預防疾病發生。

4、環境方面。要讓孩子遠離生活中的輻射環境。電腦、電視、微波爐、電磁爐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輻射源,孩子應遠離這些輻射源。在進行身體檢查時要儘量避免孩子頭頸部有X線照射。拍X光片時,應儘量避開甲狀腺部位。

此外,家長需每年定期帶孩子進行身體檢查,看看孩子身體狀況是否正常。若發現孩子出現疾病徵兆,一定要及早治療。

 

內文來源:https://read01.com/zh-tw/gke2NN.html#.Wz7wPtUzZpg
受訪者:任啟堂醫師 (陸)

 

美麗笨女人提醒您~
網路文章/採訪/報導,皆僅能作為參考資料,
如有健康諮詢需求,因每人體質、問題、狀況不同
許多疾病症狀又是大同小異、看似一樣,畢竟自己不是醫生
笨女人強烈建議您還是得到醫院/診所親自洽詢專業醫師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ra5168&aid=17903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