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8 10:17:46瀏覽2121|回應0|推薦6 | |
作者:蔣政 沒有任何一座城市、也沒有任何一個建築群像南京長江路292號總統府這樣,毫無遺漏地見證了風雲激蕩的中國近代歷史,它完整地保存著如此眾多的中國近代史的文物古跡,成為中國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力的物證。總統府,這座充滿東方園林優雅之美的院落,目睹了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屈辱,感受過太平天國“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的悲壯,也見證了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的鐘山風雨和國民政府的興衰榮辱。 建國後,“總統府”由江蘇省政府、政協等機關使用,最多時曾有20多個機關、1000多人在此集中辦公,從1984年起,江蘇省的諸多機關陸續搬出“總統府”,前後歷時16年。附近700余戶居民也陸續搬離。 十年壯麗天王府化作荒莊野鴿飛 躊躇滿誌的天王陛下洪秀全在腦海中構築起一個政教合一的烏托邦,他下令大興土木,就在原兩江總督署的原址上擴建他的天王府。 飛揚跋扈的楊秀清終於跨出了決定命運的一步,在天王府的大殿上,逼迫天王封自己為“萬歲”,於是揭開了太平天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幕。 湘軍破城後,洪秀全的屍骨和他一手創下的基業一起灰飛煙滅。 公元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乘坐的黃色大轎在眾人的簇擁下,由水西門進入南京。他掀起轎簾,太平軍將士甲胄鮮明、刀戟林立;膽戰心驚的金陵百姓跪在道路兩旁,迎接天王大駕;戰火的硝煙盡數散去,炮火毀壞的房屋也已修葺一新。這一天,無疑是這位農民軍領袖人生的頂點。此時此刻,他也許會想起在金田揭竿而起的那一瞬間,馮雲山、蕭朝貴、石達開等一幹兄弟叱咤風雲、揮斥方遒,那是怎樣的意氣風發。 僅僅用了2年多時間,太平軍就轄50萬之眾,“帆檣蔽江、銜尾數十裏”,自武漢順江東下,一舉擊破兩江總督陸建瀛設在老鼠峽的防線,總督大人也兵敗身亡。也正是因為一切太過順利了,躊躇滿誌的天王陛下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築起一個政教合一的烏托邦。他顯然被眼前這片“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的繁華盛景所迷惑,以為這一回真的到了“小天堂”,於是下令大興土木,就在原兩江總督署的原址上擴建他的天王府。《賊情匯纂》中詳細記錄了當時建造宮殿的景況:“擄得城中婦女挖壕溝”、“墻用城磚,聞皆擄婦女挑運”、“日驅男婦萬人,並力興築,半載方成,窮極壯麗。以金陵文弱之人,逼令挑磚運土”。 當時,洪秀全起用了大量女兵建造宮殿,那些從兩廣帶來的客家婦女,都是天足,又跟隨太平軍轉戰多年,個個孔武有力,而當時的江南女子卻幾乎人人纏足,客家女子監督江南女子做工時,往往“雌威嚴厲,毫不放松”、“稍不遂意,責鞭捶立下。婦孺慘遭淩虐,亙古罕聞,茹苦含冤,天地慘變”。城中男女不是被征服役,就是逃出城外,全城十室九空。督造宮殿的將領們於是就去安徽、湖廣等地招募工匠。就這樣一個曠日持久的浩大工程,一直到天朝滅亡,天王府也沒有徹底完工。 然而,洪秀全自進天京以後,很快就消磨了意誌,自己避居深宮,所有朝政一概交由東王楊秀清把持。楊秀清假借天父之名,獨斷專橫,漸漸將洪秀全架空成了一個傀儡。洋人吳世禮在《天京觀察記》中記載了天王洪秀全深居宮中,幾乎不外出宮門。宮中“屏絕男性……常受其許多妻妾或妃嬪女宮之包圍。男仆一概不準入宮”。洪秀全之子洪天福貴在自述中講:“老天王是我的父親,他有八十八個母後,我是第二個賴氏所生。”由此可見,《天京觀察記》所言比較可信。 1856年的整個秋季,南京的空氣中都飄浮著濃濃的血腥氣。飛揚跋扈的楊秀清終於跨出了決定命運的一步,他站在天王府的大殿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逼迫天王封自己為“萬歲”。洪秀全密詔韋昌輝、秦日綱回京勤王,9月1日深夜,北王韋昌輝領三千精兵抵達京門,於是揭開了太平天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幕。先是韋昌輝將措手不及的楊秀清及其全家親屬親兵斬殺殆盡,“屍骸不可數計,從觀音門口漂流入江”;接著,殺紅了眼的韋昌輝幹脆拿石達開的家眷也開了刀;然後一不做、二不休,領兵圍攻天王府;半夜出逃的石達開從安慶領兵殺回天京,經過一個多月的鏖戰,終於將北王誅殺。 至此,金田起義時的五軍主將只剩下石達開一人,然而此時的洪秀全已經不再信任任何臣僚,他加封兩個“又無才情,又無算計”,多少有點弱智的哥哥為安王和福王,同石達開共理朝政,名為輔佐實為挾制,石達開一怒之下率軍遠征。七年之後,他站在大渡河邊陡峭的絕壁上,身後是清軍的圍剿,面前湍急的江流,這是他個人的悲哀,但又何嘗不是在這樣一個歷史境遇裏每一個人普遍的悲哀?在遙遠的天京,那個他曾經為之出生入死的帝國,如今除了那一片金碧輝煌的宮殿外,似乎什麽也沒有了。 躲在天王府中的洪秀全,得到石達開的死訊後也變得心灰意冷。當時,天京常年為清軍圍困,城中斷糧已久,全城百姓天天以野菜充饑。李秀成勸天王“讓城別走”,遭到斷然拒絕。焦頭爛額的洪秀全處在清軍和八十八個娘娘的雙重包圍之下,終於在1864年6月1日“升天”,那一年,他年僅五十一歲。 洪秀全死後屍體被秘密葬在天王府內。1864年7月19日,湘軍破城後將洪秀全的屍身挖出,刀戮火焚。一個名叫李臣典的湘軍將領更是極富想象力,他將洪秀全的骨灰和以火藥,裝入炮口,轟的一聲巨響之後,洪秀全的屍骨和他一手創下的基業一同灰飛煙滅,蕩然無存。後來晚清、民國又多次在原址上重建屋舍,以至於天朝宮殿的範圍如今已經無法確認了,只能從晚清文人的零星記載中略窺其輪廓。 91天的臨時大總統 在曾國藩的身後,是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穿著滿清王朝兩江總督從一品的冠服,站在總督署衙門月影稀疏的院墻下吟風弄月。 當1912年1月,孫中山在總督署的大堂暖閣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他的辦公 室就設在原兩江總督署西花廳。 卸任後的孫中山離開了總統府。從1912年1月1日就職那天算起,他一共只呆了91天。 同治9年至11年(1870-1872年),曾國藩就在這樣一堆布滿瓦礫和焦炭的廢墟上修復了兩江總督府,奠定了今天總統府大致的樣貌。同治十年 11月22日,督署尚未最後竣工,曾國藩就迫不及待地搬了進去。當晚,他在日記中寫道:“是日移居新衙門,即百余年江督舊署,亂後,洪逆據為偽宮者也。本年重新建造,自三月興工,至是粗竣,惟西邊花園工尚未畢,雖未能別出丘壑,而已備極宏壯矣。” 在曾國藩的身後,是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劉坤一這樣一串如雷貫耳的名字,他們穿著滿清王朝兩江總督從一品的冠服,站在總督署衙門月影稀疏的院墻下吟風弄月。這樣看似太平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11年末。12月1日,革命軍江浙聯軍的炮火轟走了清王朝最後一任兩江總督張人駿。 今天,總統府作為中國近代歷史博物館已經向公眾開放,全館依中、東、西三條軸線進行分布。中軸線是蔣介石時期的總統府;東線是國民政府行政院辦公樓、國民政府五院文物史料陳列,以及清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史料遺跡等;西線就是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時的辦公室、秘書處和參謀本部以及西花園。1912年 1月1日清晨,孫中山從上海哈同花園乘上馬車前往上海北站,準備轉乘火車直赴南京,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火車抵達城東兩江總督署東箭道車站。沿途街面店鋪,均懸掛燭燈,廠家則高掛彩旗,場面蔚為壯觀。一路上,軍警密布,市民夾道歡呼,人人爭相一睹大總統的風範。孫中山曾自稱自己是“洪秀全第二”,命運果然又將他和半個世紀前的那位起義者聯系在了一起。 孫中山登上一輛藍色絲綢繡花馬車。車隊以軍樂隊高奏凱旋曲為前導,直抵兩江總督署轅門。早在孫中山剛到上海時,在寧的各省代表就已經作出決定,要將總統府設在原清兩江總督署衙門。當晚,孫中山在總督署的大堂暖閣宣誓就職,他的辦公室就設在原兩江總督署西花廳。 當時為了定都在南京還是北京,是有過一番爭執的。一條長江,把南京的氣候和地理劃歸了南方;2400多年的歷史,又使金陵先後成為八個封建王朝的帝都,太多太多的帝王之氣讓這裏的語言和性情沾染了北方的豪邁。顯然,孫中山是希望能夠將國都定在南北並濟的南京。 1912年2月14日,臨時參議院召集會議,接受了孫中山的辭職咨文,並專門審議了定都一事。然而議會選舉的結果卻讓孫中山大為失望。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繼任第二任民國總統,首都順其自然地移至了袁世凱的大本營北京。 1912年4月1日,孫中山正式卸任了臨時大總統職。這一天,孫中山起身很早,他逢人就說,從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兩天以後,孫中山離開了總統府。從1月1日就職那天起,他一共只呆了91天。 此後,從1912年至1927年的15年中,總統府(都督府、督軍署、督辦公署等)主官20次易人,府邸18次更名,而中國的政局,則是軍閥割據、戰爭不斷、社會動蕩不靖。 總統府最後的背影 1949年元旦,總統府大禮堂一年一度的新年團拜會上,徹夜未眠的蔣介石拖著疲憊的身軀,強打精神發表了一番講話。21日蔣介石攜宋美齡登上“美齡”號專機,往東南方向飛去。這一去,他再也沒有回來。 總統府大門上的這三個字,是1948年蔣介石當選總統後匆匆掛上的,換下了原來“國民政府”四個字,由當時國民黨的四大書法家之一、總統府資政周鐘嶽所書,直到解放以後被摘了下來。博物館改造初期,就有人提出既然要恢復歷史原貌,就應該重掛“總統府“這三個字,然而申請報告如同石沈大海,始終沒有回音。總統府工作人員決定先斬後奏,2002年11月21日他們悄悄地把復制的金字掛上了門額,沒想到引來的卻是一片叫好聲。博物館綜合管理處的劉曉寧講起這件事,不禁感慨萬千。當時的國府大院基本是北洋軍閥時期遺留下來的舊屋,作為國民政府的府邸,卻依然沿用了督軍署的大門。蔣介石采納了外長王正廷的建議,決定在清兩江總督署的轅門原址上推倒重建新大門。工程歷時半年,建成後的大門,朝南立面有八根古羅馬愛奧尼式石柱,立面向外有三座拱形門洞,四周是巴洛克風格的線腳。 總統府中軸線依次是大門、大堂、禮堂、會客室、總統辦公樓(子超樓),也已經基本恢復了民國時期的原貌。沿著中軸線一路走進去,當年蔣介石也是沿著這樣一條相同的道路,走完了他在大陸的最後一段政治生涯。蔣介石當選總統後,並非每天都去總統府辦公,大部分時間留在距總統府不遠的黃埔路官邸。只有在接見外賓,接受外國大使遞交國書,召集重要會議,參加每周一例行的總理紀念周等活動時才會露一露面。 從蔣介石的官邸到總統府,只需幾分鐘的車程,但每次都由總務局事先周密部署,以防不測。沿途的警察局、派出所長官均是從遠侍從室中調派。當總統的車隊出發後,沿線黃埔路、中山東路、漢府街,實行半戒嚴,進入國府路後,則是全戒嚴。如果總統與外賓車隊通過,則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每個崗亭必須通知下一個崗亭,一站站傳下去,直至總統府大門口的哨兵。汽車駛入國府路時,儀仗隊就要做好準備,車隊一進大院,立即吹號奏樂。這時,總統府參軍、局以上辦公室的信號燈一起亮起來,電鈴連響三聲,表示蔣介石一行已經入府。 蔣介石的坐車可以一直駛入大堂,至二堂下車。而一般的車輛到大堂前必須停下。蔣介石下車後,踏上臺階,走過麒麟門,穿過磨石子甬道,過政務局,直入“子超樓”,登上美制“奧迪斯”電梯,到達二樓辦公室。蔣介石的警衛車隊則停在大堂外,便衣侍衛就在大堂內外流動警戒。蔣介石剛任總統不久,內戰戰場就一再失利。總統府上上下下都籠罩著一股悲觀氣氛,小道消息四處流布,一時間人心惶惶,連上班的心思也沒有了。有一次,軍務局接到國防部保密局(即原軍統局)送來的一份情報,大意是:據勘測,毛澤東家的祖墳風水絕佳,因此共產黨可以老是打勝仗。保密局在意見處理一欄裏,居然寫上了:派兵“圍剿”湖南韶山。 1949年元旦,總統府大禮堂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年團拜會。與會者人人低頭不語,惟恐惹老蔣生氣。徹夜未眠的蔣介石拖著疲憊的身軀,強打精神發表了一番講話:戰爭雖然失利,但我們還有西北和華南的大片土地,還有長江天塹,只要萬眾一心…… 1949年1月21日下午,面容憔悴的蔣介石,穿上那一身淺色長袍,深色馬褂,一手拄著拐杖,與送行的官員一一握手後,攜宋美齡登上“美齡”號專機,往東南方向飛去。蔣介石想起自己1927年首次入主總統府以來,幾進幾出,1927年被迫下野,1931年遷都洛陽,1937年再度遷都重慶,……然而,與前幾次不同,這一去,他再也沒有回來,“總統府”那三個金色的大字被永遠地留在了背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