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核迷信”籠罩國際社會
2009/04/19 09:13:06瀏覽712|回應0|推薦3
劉衛東 
 
    朝核問題、伊核問題、印核問題、巴核問題……一個“核”字,攪得世界不得安寧。除了朝鮮、伊朗的核問題,敘利亞和利比亞也冒著被制裁的風險奔走在求“核”路上。許多有核和無核國家都迷信,“核”是利己克敵的王牌。

                                 求核者的夢想

    核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常規戰爭模式,它的巨大殺傷力迫使所有國家在與有核國家作對時都要慎之又慎。在追求核地位的國家眼中,核武器就是國家安全的保護神。

    躋身核俱樂部不僅可以展現自身的科技實力水平,更可借此表明自己有能力擺脫必須遵從大國意誌和國際幹涉的傳統慣例,可以自由享受主權國家固有的權利,迫使大國另眼相看。實際上,小國發展核武器更多是為了政治目的,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核武器是用來進攻的,而它們真正需要的是防禦。

    另外,希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基本都是強權政治的打壓對象,名列美國的黑名單上。美國不僅擁有占絕對優勢的核武庫,擁有利用技術優勢開發出的高端常規武器,表明美國隨時可能將核武器投入實戰。這些國家無力與美國對等比拼,只能依靠效率最高的核武器來對抗。對小國來說,其核威懾的效率明顯高於大國。它們無需與美國搞軍備競賽,但深信擁有核武器,才能得到美國的尊重。

                                 核擴散的推手

    布什政府上臺後對美國核戰略進行了大幅調整,將威懾對象從蘇聯轉變為潛在核大國和所謂“無賴”國家;明確將七個國家列為核打擊目標,始終拒絕簽署《全面禁核試條約》,拒不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還大力發展反導系統,試驗小當量鉆地核炸彈,這難免讓受到威脅的國家感到危機迫在眉睫。

    美國核戰略的首要原則是強化自己,削弱別人。它一方面著力推動國際核裁軍與反擴散;另一方面又拼命鞏固自身的核優勢,極力剝奪、削弱它國的核能力。

    其次,美國在努力解除對手武裝的同時,又拒絕為其提供安全承諾,使得原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對手無路可退,只能堅持“以武裝求和平”的立場,導致雙方矛盾逐步激化。

    再次,美國一直堅持雙重標準、區別對待的原則,對在其全球戰略中地位較低或與其存在政治分歧的國家,美國執行嚴格的遏制政策,甚至千方百計剝奪其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對於有利用價值的國家,則不顧原則,甚至主動向一些國家提供核技術援助。

    第四,美國出於自己全球戰略的需要,力圖推進朝鮮半島、中東、南亞等與其利益相關地區的無核化。但美國又頑固堅持其不負責任的軍售政策,不斷打破地區均勢,迫使遭受美國武器禁運的國家為求得平衡,只得轉而尋求更具威力的核武器。以上這些原因的存在必然導致核擴散,因此,核擴散的推手正是美國自己。

                                 核武器的局限

    擁有核武器是很多國家的夢想,但它的實用性到底有多大呢?這就超出了單純的技術範疇,而是上升到政治層面。

    在現有國際環境下,任何一個核國家都不敢輕易首先使用核武器,因為隨之而來的,是難以想象的政治風險。況且核武器的威懾力主要表現在蓄勢待發之時,一旦使用就失去了其自身價值。再者,發展核武器是為了增進自身安全,但這幾乎肯定會引起軍備競賽。建立起“相互確保摧毀”的核平衡後,任何一方使用都意味著共同毀滅。

    其次,核武器的經濟性也很差。核開發即使成功了,還要有運載和投送工具。剛剛研制出來,對手又搞了防禦系統,需要加強突防能力,數量上也要達標才有效果,這一切不僅非朝夕可為,而且要耗費巨資。即使是平時的維護費用一般國家都承受不起。當前與核武器有關的各種活動還普遍被視為對國際安全的巨大威脅,已捉襟見肘的核新手如果因此再遭制裁禁運,多少年都翻不過身來。環境問題同樣嚴重,為此還要投入大筆治汙費用。

    再次,核武器的安全性也很差。它的儲存保養技術要求高,部署在本土對國內安全是隱患,即使在國外或公海上,一旦發生事故也讓人提心吊膽;擁有核武器也就同時獲得了“ 威脅”的頭銜,更容易成為敵對國家首要的打擊目標;核裝置同樣也是極端組織窺視的重點,核彈頭一旦流入恐怖分子手中,任何人都難逃其劫。同時,有了核武器還意味著要永遠繃緊神經,容不得半點疏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正因這些弊端,一些國家選擇主動棄核,已經研制出核彈頭的南非宣布放棄了自己的核計劃,南美、東南亞、中亞、南太平洋國家則建立了無核區。

                                破除“核迷信”

    在核競賽帶來的安全困境中,顯然沒有勝者。被視為財富的核武器同樣也是負擔,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一個國家發展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安全,但從宏觀來說核武器的存在是對整個人類的最大威脅,從微觀來看擁有核武器也並非一定具有安全感。

    說來可笑,是美國最早試驗成功了核武器,擁有最多的核彈頭,唯一使用過核武器,也一直堅持核威懾戰略;可又是美國,現在最害怕也最容易遭受核威脅,因而整天要搞防禦系統。美國是有核國家,但它並不安全。歷史證明,擁有核武器不能幫助法國繼續占領阿爾及利亞,不能幫助美國打敗在越南的對手,不能幫助蘇聯實現其在阿富汗的統治,同樣也沒能幫助布什抓獲拉登。核武器不能促進經濟增長,不能提高國家威望,不能改善人民生活。

    國際社會的長遠目標應該是最終銷毀所有核武器,這不僅可以有效抑制核戰爭爆發的風險,還可節約大筆財富,消除一系列破壞環境的因素。當然這需要所有國家長期的共同努力。而近期目標應該是有核國家摒棄強權政治,逐步縮減核規模,向無核國家做出安全保證,避免進一步的核擴散,促進核能的和平利用,為最終建立一個無核化的安定世界創造條件。

    (摘自香港《紫荊》雜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286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