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18 23:06:38瀏覽85|回應0|推薦0 | |
2015年4月6日(週一),是我固定每月定期發表「每月行程報告」之日,也就是每月的第6天。 3月7日(週六)下午到松山奉天宮辦「祭解」的事,因媽媽有台北探索館的志工服務要做,就由我來出席了。 「祭解」為道教「祭關煞解厄」的簡稱,意即祭拜煞神以解除厄運。因為道教的信仰中認為世間處處充滿各種煞神,如土煞、小兒關煞、五鬼等,如沖犯到煞神便招致厄運,使運途不順、破財、疾病纏身等。因此,不少廟宇都為信眾做祭解儀式,也就是請神明做主,由道士作法驅邪押煞。 之後看了一下戲臺上演出的歌仔戲酬神戲及正戲的戲碼,歌仔戲是台灣民間文化的結晶,也是現存劇種中唯一源起於台灣的本土戲曲。 歌仔戲約在百年前起源於蘭陽平原,初為歌舞小戲形式,後加入各種服裝、角色,逐漸成為大戲。 由於曲調採自歌謠小調,且唱白皆使用閩南語白話,很容易被一般民眾所理解,因而,便風行全台灣而成為主要的劇種,並流傳至中國大陸薌江流域一帶,及東南亞閩南移民聚集地區。 歌仔戲的「歌仔」二字,含有山歌、小曲之意,歌仔戲這三個字,其實就是一種以歌唱為主的戲劇,也就是說它是以流傳於台灣民間的歌謠小曲為基礎,吸收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方式,並以閩南語演出的一種古裝歌唱劇。 歌仔戲吸收四平戲、客家採茶戲、高甲戲、亂彈戲的表演形式,模仿其身段、服裝,逐漸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即所謂的「老歌仔」。 台灣本地廟會最初都採以官話系統北管戲演出酬神,而後歌仔戲也逐漸成為酬神表演的戲曲。酬神戲可分為扮仙戲與正戲2個部份,早期開演之時的扮仙戲仍以北管的官話語音演出,近來多直接採用閩南語演出。正戲則有日戲與夜戲,早期曾有日演北亂彈戲,夜演歌仔戲的形式。 3月9日(週一) 近中午時分到位於仁愛路的空軍司令部舊址(前仁愛營區),參觀由行政院所屬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前身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辦的「永續台灣-國土空間發展特展」。 該展分成五大主題展區,「時光迴廊」透過國土變遷、空間規劃與發展願景,還原台灣走過歲月的歷史面貌,探索國土空間發展歷程、感受台灣的脈動;「自然館」以水、土、林三元素聽見土地的聲音,探討生態環境永續發展課題,引領大家了解政府與民間在國土保育方面共同努力的成果;「萬象一、二館」由22個縣市共同參展,以區域合作平台方式展現地區合作成果,以及各縣市生活、文化及產業等地方發展特色,揮灑在地的活力;「明日館」以智慧國土為主軸,運用我國國家地理資訊系統10年建設成果,具體呈現未來國土智慧化發展的可能性,以及智慧綠建築的發展趨勢,感受智慧的未來;「台灣大道」以環島鐵路為骨幹,沿線設置地方特色站點,搭乘電動遊園車展區行駛在環場道路上,徜徉寶島的風光。 動態活動方面,有連續6週地方特色主題展演,2月27日至3月5日為中台地區、3月6日至3月12日為雲嘉南地區、3月13日至3月19日為花東地區、3月20日至3月26日為離島地區、3月27日至4月5日為北台地區,每週有系列性開幕活動、藝文饗宴表演活動、幸福推廣活動、手作DIY教學、專題論壇及影片欣賞。園區內並規劃戶外大富翁遊戲、文創新鮮屋、地方特色市集、五星級飯店行動餐車,並有胖卡餐車常態駐點。(展期:2月27日至4月9日免費參觀,10:00至17:00,假日延長至18:00,忠孝復興捷運站設有免費接駁車) 下午在「海倫咖啡」喝一杯咖啡稍做休息後,到行政院新聞中心採訪「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系列活動」的說明記者會。 活動四大主軸包括「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軍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成果」、「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是二次世界大戰同盟作戰的重要一環」、「台灣光復與對日抗戰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和「中日兩民族的未來:和平與合作」。 7月7日起一連3天將舉辦抗戰勝利7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 8月14日起至12月在國史館、國軍歷史文物館將舉辦特展,展出抗戰時期重要典藏文物、史料與照片,播放「抗戰勝利受降」紀錄片。 國防部9月2日將舉辦抗戰勝利70週年慶祝大會暨九三軍人節表揚活動,邀請參戰官兵及烈士遺族、國際友人(中美混合團成員等)參與活動。 10月14日舉辦台灣與抗戰學術研討會,邀學者闡述對日抗戰意義。 10月25日在台灣省政資料館有一場「台灣同胞與抗戰座談會」,邀請包括霧峰林家後裔林光輝、丘逢甲胞兄丘仙甲孫女丘秀芷、「台人五虎將」後人等參與座談。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