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夏,"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是一種穴位敷貼治療方法,使用特製中藥敷貼於特定穴位上,
借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有治病、防病作用。
"三伏天灸"是"冬病夏治,主要防治: 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體虛易感冒、腸胃虛寒易腹痛泄瀉、四肢寒冷、免疫低下。
有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
三伏天是指一年中氣溫最高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也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日子,此時氣血趨於體表,毛孔開張,最有利於將邪氣寒氣驅出體外。
所以在此時做治療能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並能激發人體在寒冬的抗病能力,
能明顯有效減少病徵。
防治各種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體虛易感冒、四肢寒冷、免疫低下;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虛寒性病症。
2011年三伏天天灸療法日期為:
初伏:2011年7月14日(四)
中伏:2011年7月24日(日)
末伏:2011年8月13日(六)
治療以正日初伏、中伏、末伏日期最佳,如未能於正日接受治療,請於正日前後三四天內作治療。
如體質較差之慢性病患者可作灸前、中期加強或灸後加強
灸前加強:6月22日 (三) 夏至
灸中期加強:8月3日 (三)
灸後加強:8月23日(二) 處暑
注意事項:
成人貼藥約2小時,兒童貼藥約1小時,貼藥位置會有輕微痕癢或腫痛。可視皮膚情況縮短或延長貼藥時間。
如貼藥穴位出現紅腫可外塗紫雲膏以緩解皮膚刺激。如出現水泡或皮膚捐傷,可用消毒紗布覆蓋,塗上紫雲膏以避免感染。
敷藥後4小時內不宜洗澡或游泳,洗澡時應以溫水(切忌用冷水洗澡),以免影響療效。
天灸治療期間,飲食宜清淡,並戒食生冷、蝦蟹、糯米、鵝鴨等食物。
兩歲以下嬰幼兒、孕婦、皮膚損傷或嚴重過敏,以及發燒、咽喉發炎等熱性病患者,則不宜進行天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