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8 20:29:07瀏覽3235|回應1|推薦8 | |
關於台灣媒體記者素質低落一事,很多閱聽人都非常不滿,不僅常報導
錯誤,並且還常把畫面移花接木誤導民眾,這些事件都時有聽聞。但追 根究底,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當然跟記者本身有關係,但很大一部份是也 是來自經營者的心態與經營方式。 在台灣,很難找到像國外長期對某一領域專精的記者,可能被編制進某 一個線以後就必須互相 cover,像體育線的記者可能要報棒球、籃球等 各項體育新聞都會報到。在以往幾年,還會看見有幾位記者就負責哪一 些項目,但這幾年常看見一位記者寫過好幾個項目的新聞,除了某一項 目的報導比較多之外,寫其他領域的新聞多是翻外電,因為沒幾位記者 真的到現場採訪,只好直接翻外電最快,偏偏翻外電又翻得錯誤百出, 讓許多人看得拼命搖頭,覺得記者素質怎麼這麼差? 台灣的平面媒體在蘋果加入後成為戰國時代,蘋果在剛進台灣的好銷量 讓幾家媒體的報導風格往娛樂化、綜藝化前進,糟糕的是不管那一個線 都如此,完全喪失了專業性。台灣大概除了政治與財經這兩條線的記者 在寫作的水準與素質較高外,其他的記者根本就是在進入報社後被分到 哪條線就哪條線,許多經驗跟知識進去報社直到進報社才慢慢培養起來 ,而報社又不可能白付你錢養你一段時間再上線,頂多叫老鳥帶你幾天 就要你單兵作戰,自然會有許多的錯誤報導;加上這幾年台灣報社拼競 爭,在人事費用上能省則省,很多都是咬牙經營,許多經營者寧願用新 人也不願付給有經驗的記者較多薪水,因為覺得同樣一條新聞,三萬三 的能寫我為什麼要請四萬的寫,反正民眾還是會購買。久而久之就造成 記者流動率極大,許多人搞不好連圈子都還沒跑熟就走人了;許多人進 報社之前的前幾志願都是政治、財經與社會線,一是因為這幾條線跑的 地方固定(除了社會線之外),二是這幾條線表現的機會較多,三是這 幾條線可以接觸到較多有權力的人,講難聽一點就是比較多利多可以撈 ;像許多被分配到體育線的記者對體育的認知比入門者還不如,或許有 一些是喜歡體育,但所謂的喜歡大概就是限於看熱鬧看明星,沒有幾個 在進去之前就先涉獵過相關的知識,寫出來的東西當然不夠水準,久而 久之就讓大眾對記者有了壞印象,並且以妓者稱之,真的學有專精的人 又不願去當記者,因為不想跟妓者這個難聽的字眼劃上等號,就變成現 在記者素質低落,而真正素質好的人也不願意去當記者(薪水也沒有比 較高,社會評價又差,自然吸引不了優秀的人從事),即使真的有熱誠 的或有心投入的,大概在想當記者之前就被大家的冷嘲熱諷打消念頭。 電子媒體就更別說了,這一波的記者主力是在電視頻道開放,各家媒體 都需要有記者所創造出的就業熱潮,造成許多人一窩蜂地往裡面跑的盛 況,想想看五六年前大眾傳播是個多搶手的行業?在廣告主看收視率的 情況下,大家為了搶收視率用詞越來越辛辣,畫面越來越挑戰尺度邊緣 ,為了搶新聞搶時間大家一窩蜂的情形越來越多,各家進入競爭後也都 是從人事費開刀,能少用人就少用人,能用便宜的人就不用貴的人,反 正他們認為大眾喜歡看熱鬧,新聞也一直往娛樂綜藝的處理方式走,真 的有經驗的記者也不會增加多少收視率,畫面夠吸引人就好,有許多畫 面記者是負責採訪,但負責剪接報導的就是導播跟主播,由於根本不懂 ,常常導致畫面跟報導牛頭不對馬嘴的情形產生。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 講到記者大家罵,即使對媒體傳播有興趣有熱情的人也不敢投入,因為 大家一聽到身邊的人要當記者就開始罵。 記者中一開始就立志當記者的人是少數,有許多只是把他當成一份餬口 的工作,就像我們真的有幾人是作自己想作並且喜歡的工作?當然這並 不代表他就可以不尊重他的專業與職業道德,但是當你的職業道德與你 的生存相衝突的時候,你會怎麼抉擇? 無可否認,媒體本身應該負起它的職業道德與專業性,但是除了官股支 持的媒體,說穿了媒體本身還是一個商業體與商業行為,賠錢的生意是 不會有人作的。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看聯合報,國中開始看經濟日報及 中時聯合自由三大報,就我早期的記憶來說,記者的報導並沒有像今天 這樣的綜藝娛樂化,扣掉政治取向那方面不談,起碼大部分報導還算中 規中矩。為什麼曾經有水準的媒體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記者的報導為 什麼會變得讓人不堪入目? 記者的報導並不是自身能控制的,編輯及總主筆是決定報導走向與風格 的最主要人物。當然很多人說如果是這樣那記者就應該辭掉不要同流合 污,但如果換成我們是記者本人,面對「Write or go home」的抉擇, 真能這麼瀟灑地說一句:「老子不幹」然後拍拍屁股走人,跟自己的工 作還有薪水過不去?我想有許多人在面對工作以及理想相衝突時,大部 分還是與現實屈服吧!尤其是當過兵的我想應該都能體會那種感覺。有 權力的人說的話才是對的,你沒有反駁的餘地,尤其你後面有一堆人可 以替代你,你沒有所謂的無可取代性時,你寫還是不寫?(尤其記者還 沒什麼不可取代性) 我要說的是:媒體路線跟市場絕對還是有關係的,經營者是很現實的, 就像商人一樣,怎樣可以賺錢就採取怎樣的方式,這又不是慈善事業。 我聽過很多人說媒體總是替閱聽人下決定,不去試別種報導方式怎會知 道閱聽大眾不去接受我們口中較有水準且專業的方式?但是以前三大報 也曾經有水準過,雖然不到傑出的地步,但大部分的報導都還算中規中 矩,為什麼在蘋果進來以後,各報的報導風格都開始越來越像蘋果? 因為那時候的蘋果銷量真的很好,採低價殺入市場,全彩印刷加上篇幅 厚,他剛進來的一陣子搶走了很多三大報的讀者。三大報開始覺得不對 了,先降價以對,發覺降價到跟蘋果一樣為什麼銷量還是輸?就開始改 變報導風格,就變成現在這樣各家的報導都很蘋果。 為什麼?因為有市場,就會有人一直跟進。當你堅持要寫有深度有水準 的報導,卻每個月賠錢的時候,身為企業主,你會不會要求明知道沒水 準的聳動辛辣寫法,卻可以提升業績的風格?因為廣告業者就是憑閱報 率決定刊登廣告跟廣告費用的,相對的電子媒體也是根據收視率決定要 付錢給哪一台登廣告。他們不會不知道這些新聞在過去這段時間已經播 過幾次,可是為什麼還要一播再播? 因為收視率,因為有人看,那是現實,理想跟現實相衝突的時候,理想 就會被捨棄,尤其這個現實與生存扯上關係。很多人罵媒體幹嘛一直播 一直播,可是邊罵還是邊看。不是每個人都像資深的閱聽人思考得深入 且清楚,他們會罵,可是他們還是很愛看,收視率不可能只調查一次, 當許多次收視率調查都顯示這種方式會獲得不錯的成績時,你身為電視 台主管及導播,你會選擇賠錢但有水準的報導,但很有可能你要賠掉工 作為業績負責?還是八卦低劣但就是有人看的報導? 我很好奇,本板各位讀者有多少人去試著影響身邊的人,叫他們不要收 看東森、不要收看TVBS,因為他們的收看會增加收視率,讓電視台對這 種報導方式更加有恃無恐?有多少人在看見自己的父母或親戚朋友在收 看那些所謂的爛媒體時,上前告訴他們我們應該拒絕收看這些節目,因 為他們的報導方式糟糕低劣,我們應該拒絕收看反映在收視率上,讓他 們知道閱聽人拒絕這種八卦腥羶色且水準低劣的報導?還是只是每一天 收看這些電視媒體,看著錯誤百出的報導,列出他們的錯誤一個一個幹 剿,罵台灣的媒體及爛記者,但你的收看卻依然增加他們的收視率?媒 體可不會管你為什麼看他們的新聞,反正有人看就有收視率,對他們來 說沒有差別;自己不收看這些媒體當然很簡單,但該怎麼去影響身邊的 人及社會大眾去拒絕這種報導方式與風格,才是最困難但也是解決問題 的方法。 究其根本,記者本身功夫下得不夠當然是今天媒體水準低落的原因之一 ,但很大的一部份還是因為經營者的心態跟態度;當大家在開罵記者的 時候,是否也該想想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媒體經營者選擇這樣的經營方式 ?我們除了自己不看之外,有沒有去影響身邊的人去拒絕收看這些媒體 ,讓這些反映在收視率上;而不是每天對記者的報導冷嘲熱諷,嘲笑記 者的水準低落,卻還是增加了它們的收視率?在上面的決策者與掌有權 力的人,所應該負的責任甚至比記者要更大,不是嗎?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