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6/12 22:04:29瀏覽1135|回應0|推薦17 | |
我們今天的台北歷史探索之旅,先去了「二二八和平公園」,接著要前往就在不遠處的「臺北市中山堂」。
↓我們從「二二八和平公園」的南側門出來。
↓前方是威權時代稱為「介壽路」的「凱達格蘭大道」,正對著「總統府」。這棟建於1919年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時至今日既森嚴又開放;沿路三步一警、五步一哨,卻又開放民眾可於平、假日入內參觀,始終充滿神秘的面紗。
↓這裡就是每年國慶日閱兵或遊行活動時的出發點。
↓穿過幾個街道,來到「臺北市中山堂」。1892年清領時期在這裡建立「欽差行臺」,做為當時行政首長及其隨員來臺視察時的辦公及居所,1894年完工,台北巡撫邵友濂便將省治由台南移至台北城,從此台北成為台灣政經首府。
↓1895年,【馬關條約】後,唐景崧成立「臺灣民主國」,曾短暫以巡撫衙門為「總統府」,「欽差行臺」為「籌防局」。日本進佔臺北城後,將「欽差行臺」改為最高統治機關的「總督府」。1919年,最高統治機關再移至新建完成的「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新廈。
1928年,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做為施政重要建設,拆除了清領末期的「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並將「欽差行臺」部分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興建「臺北公會堂」,1932年動工,1936年落成啟用。
↓1945年,台灣光復後,「臺北公會堂」改名為「中山堂」,並由臺北市政府接收。「中山堂」前有一大片的廣場,是民眾集會活動的好場所。眼前看到的「團圓池」,圓錐光滑的石雕,呈現戰後團圓的意象。
↓廣場正前方,有一座「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建於1999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54周年時。紀念碑以粗獷的石材建成,碑上以日本人接管台灣的1895年為起點,每年一道刻痕,簡單低調。
↓除了直立的紀念碑外,前面的石台上,陳列著一片以「歷史長軸」之概念呈現的碑文,長軸開展記述昔日抗日戰爭之歷程,永誌懷念戰爭中犧牲的同胞;而未展開的部分,則象徵著倖存者以及市民揮別過去,迎向嶄新的一頁。
↓環形的廣場,以「中山堂」為核心,形塑環形開放空間;周圍12個方形石塊(「沉思台」),代表一年12個月,象徵歲歲年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臺北公會堂」的建築採鋼筋混凝土建造,多階層式外觀,弧形拱門、半圓拱窗及勳章飾、網狀氣窗、牛眼窗等,富變化與趣味性,具有回教式建築風格,其空間可容納二千餘人,在當時和東京、大阪、名古屋齊名為四大公會堂。
↓「中山堂」的正門出入口門廊,採人車分道的安全設計,正面為弧形三拱圈,作工精細。不過目前以安全考量,車道已經規劃成行人徒步區。門廊佔地寬敞,方便民眾聚集或下雨天避雨。
↓入口門楣上有「中山堂」匾額,正門內直對的是「中正廳」。
↓「臺北公會堂」目前已列為『(國定)二級古蹟』了。
↓進到建築主體內,大廳的天花板為回教風格之穹窿造型,飾以幾何圖案;柱頭的梅花圖案裝飾,是在民國60年(1971年)整修時,增加上去的。
↓基於安全考量設計,大廳與四面迴廊環繞形成流暢之動線,遇有緊急事故發生,人員可迅速離開會場。環柱的柱身下半部,還保留著咖啡色小口馬賽克磁磚,據說是當時流行的風尚。
↓經詢問服務台後得知,剛好有導覽老師正在導覽中,我們趕緊上二樓加入導覽介紹。在二樓看到一排木製格子窗,這些窗戶採特殊設計,有懸吊鐵鍊條埋在窗邊水泥牆中,窗戶可以上下任意位置自由拉停,非常神奇。
↓走廊牆壁上,懸掛著過去這些年「中山堂」舉辦過的表演、活動記錄照片。
↓走廊上,陳列著一架舊式放映機,是「中山堂」過去放映影片時所使用的老機器。
↓這架「碳精棒電影放映機」已出產超過60年,早期常使用於酬神、野台戲、學校,使用時燃燒碳棒當作放映的光源,需要隨時調整,避免熄火。凱文讀大學時,就曾隨學校營隊至偏鄉山區,以類似的老機器放映電影給當地居民欣賞。
↓二樓有「中山堂」的幾個主要廳堂,包含:「堡壘廳」、「中正廳」及「光復廳」,分別是過去「臺北公會堂」時代的「貴賓室」、「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所改名。其中,「中正廳」是從一樓挑高四層樓的廳堂,入口在一樓。
↓來到了「光復廳」,係採二層樓挑高,入口處在二樓。1945年10月25日,此處被選為「二戰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場所,中日雙方在此簽訂協議,接受日方簽訂受降書,我方代表是當時的臺灣省行政公署長官陳儀。
↓過去「光復廳」長期做為大型會議(在中正廳)的宴會場所,目前則多做為公益性學術講座、研討會、演藝或經紀公司舉辦之大型活動,今天就剛好有一組工作人員正在為活動進行場地布置。
↓這是「中山堂」的電梯,在建造「臺北公會堂」時即已配置,在當年算是很先進的設備,與台南「林百貨」的古典電梯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光復廳」前方的中央樓梯牆面,有一幅「水牛群像」的浮雕《南國》,是由雕塑家黃土水於1930年所完成的遺作,以芭蕉園、5隻台灣水牛、3位戴斗笠裸身牧童,刻劃出早期台灣特有的風情,是「中山堂」的「鎮堂之寶」。該作品構圖完整、層次分明、表情生動,於2009年經【文建會】指定為「國寶」。
↓浮雕下面,有雕塑家黃土水的生平介紹及「水牛群像」浮雕的簡介。黃土水雕塑此作時,身體已不適,卻因為堅持完成雕塑後才就醫而延誤,造成英年早逝。而後其妻於1936年「臺北公會堂」建成時,捐贈此作予公會堂。
↓我們來到了三樓。由於「中正廳」是從一樓挑高四層樓、「光復廳」是由二樓挑高二層樓,因此,三樓的主要空間都被「中正廳」與「光復廳」佔據,僅剩「臺北書院」這個廳間。
↓「臺北書院」承襲日治時期的「臺北公會堂」,設計採席地而坐的日式塌塌米風格;入口處有高低差的玄關設計,呼應了日本進入室內要脫鞋的文化風俗;課桌椅則是中式傳統書院的矮几長凳的型式。可惜我們今天無法入內參觀。
↓右側是「光復廳」在三樓的挑高空間。
↓從三樓樓梯處往下看,更能清楚地欣賞「水牛群像」浮雕,牧童雙手托撫著小牛的臉頰,調皮可愛的模樣極為生動活潑,將農村景緻、牛與人之間的感情,自然樸實地流露出來;景物在不同的位置,呈現出高低遠近豐富的層次。
↓接著來到四樓,這裡是一間結合公益、藝文展演、知識交流的「劇場咖啡」。
↓咖啡廳的門口地板上,還保留著「臺北公會堂」時代的小口咖啡色的磁磚。
↓在導覽員的帶領下,我們要穿過四樓堂廊,上到頂樓去。
↓來到了一般民眾不會上來的頂樓。門的上方有一片補上水泥的缺口,缺口上面是1939年竣工的「赤道儀室」,是《臺灣日日新報》為慶祝40周年,於1938年贈予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政府)的。1941年「天體觀測同好會」成立,是日治時期台灣最重要的天文社團。光復後,「赤道儀室」改為「台北天文台」。
↓「中山堂」外牆,貼了仿紅磚尺寸的二丁掛面磚,從日治時代保留至今。
↓牆面上有許多日式建築常見的「牛眼窗」。
↓每一片二丁掛磁磚上,有43道條溝,可避免陽光反射,在二次大戰期間,發揮了掩護的功能,免於在『美軍大轟炸』時被當成轟炸目標。
↓牆面磁磚的交接處或轉彎處,幾乎都是一體成形,細緻度可見一斑。
↓「中山堂」的室內樓梯寬敞堅固,隨著導覽員下樓回到三樓。
↓三樓的「光復廳」挑高樓層室內,是一個閣樓式的設計,宛如古代唱戲閣樓的VIP空間,可以坐在舒服的包廂內,欣賞樓下的戲場。
↓「光復廳」有回教風格的屋頂,四周有尖弧形窗戶,四周環繞十六根柱子,莊嚴氣派。
↓樓下(二樓)這裡,過去經常做為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宴會場所,也是當年國民大會及立法院在「中山堂」開會時的會餐場地。
↓「中山堂」基於安全考量,還有一個特殊的建築設計。從窗戶往外看,可以看到有從室內直通戶外的樓梯,方便快速往外通行。
↓二樓的牆壁上,有過去幾十年來「中山堂」具歷史性的照片。在那個威權的年代,舉凡國家重要慶典活動、國民大會會議、立法院議事、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接待外國領袖等,都在這裡舉行,突顯了「中山堂」的特殊地位。
↓二樓前側,有一間特別的「堡壘廳」,從這裡出去,其實就是「中山堂」的東側陽台。在民國82年(1993年)陽明山中山樓還沒建成前,【國民大會】都是租用「中山堂」的「中正廳」開會的,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選舉正、副總統。過去老蔣總統在當選連任後,都會在這個陽台與廣場上聚集的群眾揮手致意。
↓我們要由前側的樓梯往下回到一樓了。樓梯的扶手有特製的銅條,是為了方便當年還未全面改選的年邁國大代表、立法委員們扶著銅條上下樓梯,歷史既充滿傳奇又帶點諷刺。
↓回到一樓大廳,我們臨時插隊參與的導覽活動也在這裡結束。這個過去戒備森嚴的會堂,早已對民眾全面開放。
↓再仔細端詳了一樓大廳牆壁及迴廊環柱的柱身下半部,保留了將近一世紀的小口馬賽克磁磚不願走入歷史,反而成為「中山堂」經典的一環。
↓一樓有間志工導覽服務的接待室,假日有固定時間梯次的導覽,平日則都有值班的志工,可以隨時提供導覽服務需求。
↓在志工導覽服務接待室的側面牆壁,看到了過去售票的小窗口,這兩個小窗口已被列為古蹟而保留了下來。
↓在大廳外的入口處,看到了一座很特別的石造檯子,原來這是「臺北公會堂」時期保留下來的「淨足池」。
↓早期民眾較無「屋裡屋外」的公衛觀念,「戶碇(門檻)」內就是家裡,一般住家室內也是泥土地。而街道鋪柏油路面並不多,塵土飛揚,因此公眾場所常設有洗腳池,民眾進入前得先清洗鞋底污泥,十足反映了當時市街的普遍狀況。
↓上面這裡就是「堡壘廳」外的陽台露台,過去老蔣總統和夫人就是站在露台邊,向廣場上的民眾揮手致意並發表總統選舉當選感言。今日站在這裡,帶著想像力,體會一下威權時代萬民擁戴、熱烈歡呼、高喊萬歲的記憶場景。
↓「中山堂」是一座經典建築,無處不美。鏡頭左下角有一座(大門兩側都有) 「番仔砥」砌石,做為植栽基座。以方正石塊疊砌,灰縫成垂直或水平相交。因長短不一,形成不規則組合。這種砌法,初見於1920年代的西洋建築。基座前緣有一燈柱,造型古樸,兼具照明與裝飾功能。(註:砥是互相頂住之意)
↓「中山堂」外的南側,有一座「清臺灣布政使衙門舊址」石碑。
↓「清臺灣布政使衙門」其實就與「欽差行臺」相鄰,當時建造「臺北公會堂」時,被一起拆除搬走。「欽差行臺」被移至「植物園」,大致保存良好;「清臺灣布政使衙門」則被移至以前的「圓山動物園」,後被颱風毀損。
↓「中山堂」的南側面,仍可見其建築之美。
↓這是「中山堂」的西南側門,目前僅做為表演團體進出器具設備之用。
↓西南側門的入口處,也有一座「淨足池」,這時再看到它,就沒有驚奇感了。
我們結束了「中山堂」之旅,就近「西門捷運站」搭捷運再轉車回家,也結束了一天收穫滿滿的歷史探索行程。
※※※
【臺北市中山堂】:官網
<開放時間>:每日09:30~21:00 (展覽室09:30~17:00)
票價:一般古蹟參觀,免收費。
<交通>:
< 自行開車>:直接導航"中山堂(台北公會堂)",可停中山堂地下收費停車場。
< 搭乘大眾運輸>:
捷運西門站第5號出口(樓梯)或4號出口(電扶梯),步行至正門約3分鐘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