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1/08/08 新竹縣>寶山鄉>寶山國小+雙胞胎井+寶二水庫>彩繪校園、雙胞胎井傳奇、風光明媚湖水滿盈的水庫
2021/08/14 22:59:27瀏覽586|回應0|推薦0
凱文今天要進行『全台水庫-水情關懷之旅』第二波,早上將先造訪位於<新竹縣・寶山鄉>的「寶二水庫」,下午再造訪不遠處的「寶山水庫」。出發前,凱文有先至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網(https://fhy.wra.gov.tw/fhy/Monitor/Reservoir)查詢水庫即時水位資訊,顯示「寶二水庫」目前滿水位溢流中,想必有壯觀的溢洪景觀可以觀賞。

「寶二水庫」位於<新竹縣>的<寶山鄉>,我們今天開車由【國3-寶山交流道】下,往<寶山鄉>方向,沿著<大坪路>,轉<寶山路>直走。

從交流道下來,約10分鐘,來到在地的「寶山國小」

「寶山國小」校園裡充滿著彩繪及雕塑,很活潑可愛、很有活力的一座小學,連操場都有彩色的跑道。

校門口也有彩繪的階梯,小朋友一到學校,一定會覺得精神百倍、充滿希望。

學校裡面的牆面,也都有彩繪呢!

學校無法入內參觀,我們繼續往前,來到一個三岔路口。我們從左邊來,右邊往「寶二水庫」,左上方往「寶山水庫」,岔路口有一警察局

這裡是<寶山鄉-楓橋派出所>,是重要的路標,分別往寶山及寶二兩水庫的重要岔路口。

從這邊,可以往寶山鄉很多旅遊景點,看起來寶山鄉還有很多景點可以走走看看喔!

『來去寶山』茶花是寶山鄉的【鄉花】,在境內的很多標誌,經常可以看到茶花的圖案。

<寶山鄉>的景點果然很多。

<寶山鄉>舊名「草山」,大部分為丘陵地,鄉轄的北部區域,屬於【新竹科學園區】的一部分。鄉內農特產品多,自然生態也豐富,是名符其實的『寶山』。

距離<楓橋派出所>不遠處,有一座「寶山楓橋」

橋本身沒什麼特別的,不過,這粗大的水管,可引人注目了,難道是「寶二水庫」的對外輸水管?

橋的旁邊,可以看到「雙胞胎井」,是一個特別的小景點,就在大馬路邊。

「雙胞胎井」其實就是這一口井,只是這一口井有特別的傳奇。

旁邊就有這口井的解說圖。

原來,<寶山鄉>只有一萬多居民,卻有一百多對的雙胞胎。據鄉內耆老的說法,早期居民大多飲用這一口井,而造成鄉內生產雙胞胎的比率特高。民國101年,日本【朝日電視台】還曾來台採訪、傳播全球,「寶山雙胞胎井」傳奇自此名聞遐邇。

建國百年時,【寶山鄉公所】曾為這口不可思議的井,舉辦一個『雙胞胎相見歡』的活動,沒想到吸引了108對雙胞胎共襄盛舉,隔年又來了200對,民國103年更是來了500對,成為<寶山鄉>的歷史盛事。

井的旁邊牆壁,還有『寶山雙胞胎井傳奇』的藏頭詩喔!

井邊有一對石娃娃,據說很喜歡喝養樂多,果然石像前擺放了不少民眾拿來祭拜的益生菌飲料。

原本是一口井,目前只剩這一口幫浦水井。

我們離開「雙胞胎井」,開車約5分鐘,就來到了「寶二水庫」

由這條岔路往上走就到了。

來到了入口處的停車場,有十多個停車位,停好下車。

這裡就有個觀景台,前去看看。

水庫的出水口兩邊,有高61公尺/長345公尺的土石大壩。出水口的上游採拋石護坡,下游則採植草護坡。

從壩頂往湖面看,真是一幅美麗的圖案,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紅橋墩、白水塔,顏色搭配恰到好處。

來看一下水庫的全景。

左邊就是溢洪道。

走上觀景台看看。

左右兩邊,視野更廣了。

從觀景台上回望剛剛的停車場旁邊,有一座彩繪電塔,兼具送電與美觀功能。

停車場後面是管理中心。

這是附近的地理位置圖,觀景台、彩繪電塔、管理中心,我們都有了第一類的接觸。

我們往彩繪電塔靠近一看,原來,電塔不僅塔頂有彩繪,連電塔墩柱也有彩繪,首先看到的,就是「寶二水庫」本身,這個圖騰場景,我們剛剛才看到過。

接著看到的,是我們下午要過去的「寶山水庫」

還有「隆恩堰」,這是位於新竹高鐵車站附近、頭前溪邊的一個知名景點,旁邊還有另一個知名景點「豆腐岩」。其實,「隆恩堰」與「寶二水庫」及「寶山水庫」,乃聯合運用、調節,提高大新竹地區的供水量。

再回到堤岸邊,往另一頭走,看看不同角度的水庫風光。

來到這裡的一個觀景平台,不過,樹木都已經掩蓋住視野,無法看到太多的水庫景觀,可惜了。

繼續往前走,前方有一片草地,還有涼亭,可以休息。

這裡有另一個停車場,將近20個停車位,還有廁所。走到這邊,已經是大壩右方土堤的尾端,右前方的馬路往前,就是環湖公路了。

我們往回走,往大壩土堤的另一邊走。

來到大壩壩底,從這裡近距離欣賞水庫的美景。

從這裡回頭看,可以看到剛剛在上面看到的觀景台及彩繪電塔。

結果,從橋上往下看,令凱文失望的是,「寶二水庫」的溢洪道並沒有溢洪。可是,凱文明明早上出門時,上網查看即時水位,「寶二水庫」是滿水位的,應該要有壯觀的溢洪景觀的呀,殘念啊!

這溢洪道看起來乾乾的,並不像今天有溢洪過,難道是水利署的網頁資訊不夠即時?還是剛好滿水位,卻差一點點而未溢洪?只是,溢洪道這裡有一根樹枝,顯然是被洪水帶到這裡,將過未過,只是水位高度不夠,沒有一鼓作氣將它帶離,也影響了大家拍照的美感。也好,算是一種缺陷美。現場目測,應該還差5~10公分的水位才會溢洪。

溢洪道採半弧形自由溢流堰,下接鋼筋混泥土的齒墩陡槽設計。我們都知道,圓周長度是直徑的3.14倍,設計成半弧形溢流堰,約可增加1.57倍的溢流面,加速溢流。

溢洪道前半段,只有小部分區域濕濕的(這應該是漏水或下雨積水,非溢水)。

溢洪道下半段(洩洪道),也是乾乾的。一顆一顆突起的石塊設計,目的是要減緩水流的速度,降低對下游居民的水流衝擊危險。

原來我們先前看到的紅色橋墩水塔,是一座『取水塔』,採三個水位高度設計分別取水。一般水位越高的水,應該越純淨;反之,水位越低則越混濁。

前方這一座就是『取水塔』。

這座橋就是沿著溢洪道左側的土石堤走。

過了橋,這邊又有一個停車場,約可停20餘輛車。

這邊有一個涼亭,沒有遊客在休息,凱文與老婆就在這裡享用我們的午餐,還算清靜,除了蟲鳴鳥叫。

午餐後,附近走走看看,橋的右側,就是前面提到過的,出水口的下游植草護坡,也許是最近下了不少雨,草地得到滋潤,長得鮮綠滿滿。

橋的左側,則是前面也提到過的,出水口上游的護坡拋石。雖然近日大雨,不過,看湖面的水,還算清澈,而且沒看到甚麼漂流物,這與其他水庫一遇大雨水面就飄滿樹枝垃圾截然不同,顯然「寶二水庫」上游集水區沒有太多的開發及汙染。

「寶二水庫」於民國95年竣工,供應大新竹地區及竹科所需之民生及工業用水,是重要的水庫。今(2021)年五月份全台乾旱,水庫紛紛見底,竹科各廠商已經自力購水、貯水,可見水庫存水量對竹科廠商的營運影響力之大。

從我們休息的涼亭起算,是環湖步道,全長10公里,走一圈可以消耗615大卡。什麼!?走一圈消耗的熱量,還抵不過一晚滷肉飯!那算了,即便凱文夫妻還算是健腳,但是今天相當悶熱,實在不適宜,況且,我們還有下一個「寶山水庫」的行程,還是開車環湖一周比較實在…。

開車經過幾個觀景平台,視野都不夠好,約5分鐘來到這個涼亭,有10來個停車位。

這裡的視野、景觀都不錯。

坐在涼亭內,就可以欣賞湖畔風光,今天雖是假日,遊客卻不多,在涼亭內可以坐一陣子。

在沒其他遊客干擾的湖畔喝茶、賞湖光山色,享受美好的一天。這是個好地方,還是鼓勵大家多到戶外走走,有益身心。

開車繞了一圈環湖步道,回到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旁邊有一棵大樟樹,樹前有一座土地公廟。

大樟樹已有百年樹齡,原本位於水庫的淹沒區內,因具有靈性且庇佑鄉民,而被移植至此。土地公廟則是將原本位於水庫淹沒區的23座土地公廟,合爐而成並移遷至此,繼續保佑鄉民。在大部分的水庫興建工程,都會有類似的遷移。

繼續開車往前,來到洩洪道的下方,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齒墩石塊的美景。

前方是水庫重地-「閘閥室」

「閘閥室」設有『緊急洩放水』、『生態基流量放流』、『原水蝶閘』等閘門,用來輸送淨水、控制水庫庫存量及下游河道生態基流量等,沒想到水庫的功能還這麼多、這麼複雜,走一趟水庫,還真能長知識呢!

這一大片草地斜坡,就是剛剛從橋上看到的植草護坡。

沿著斜坡下的路繼續走,又是一大片可以活動的大草坪,有廁所及廣大的停車場,過去常有人在這邊舉辦活動、打球、野餐等,今天卻都沒看到遊客,應該是『COVID-19』疫情改變了大家的活動型態了。

今天上半天的「寶二水庫」水情關懷之旅,要告一段落了。目前正值水庫湖水滿盈,水豐氣爽,風光明媚,令人心曠神怡,值得推薦給您。沿途經過的「寶山國小」、「雙胞胎井」,也值得順道一看。


【寶二水庫】:

《園區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部分,無特別時間限制。

《費用》: 免門票。

《交通》:

一. 自行開車:導航/Google Maps〔寶二水庫〕,停車免收停車費。開車由【國3-寶山交流道】下,往<寶山鄉>方向,沿著<大坪路>,轉<寶山路>直走,由交流道至「寶二水庫」,約15~20分鐘即可抵達。<寶山路>部分路段速限40公里,須注意。

二. 大眾運輸:無,建議自行開車。

三. 水庫水情資訊:造訪前,可先至<經濟部水利署防災資訊網>(https://fhy.wra.gov.tw/fhy/Monitor/Reservoir) 查詢水庫即時水位資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vin218&aid=1664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