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兜鈴酸
2013/08/09 15:40:53瀏覽317|回應0|推薦0
台灣腎癌多 和吃馬兜鈴酸有關
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右)與新加坡癌症中心轉譯醫學中心主任鄭敏展(左)合作,發現馬兜鈴酸的基因突變指紋,致癌毒性極強。研究被「科學轉譯醫學期刊」選為封面論文。
記者張嘉芳/翻攝 

台灣腎臟癌及輸尿管泌尿道上皮癌每年約有八百名新增個案。長庚醫院與新加坡癌症中心合作,找出馬兜鈴酸特別喜歡攻擊某些特定DNA位置,引起人體細胞內的DNA突變,導致腎癌及泌尿道上皮癌。

林口長庚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表示,腎臟、輸尿管及膀胱是泌尿道上皮癌的好發器官,國外百分之九十五發生在膀胱,但台灣卻是腎癌及輸尿管癌最多,應與國人食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

馬兜鈴酸被證實是致癌物質。圖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的「關木通」條狀及切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馮思中與新加坡癌症中心轉譯醫學中心主任鄭敏展合作,分析十名腎癌患者每人三萬多筆的癌症全基因體定序,揪出馬兜鈴酸所造成的基因突變位置,也發現,它是現今有關泌尿道上皮癌最強致癌物質。

研究人員餵食老鼠三天的馬兜鈴酸,三個月後就可找到基因突變。老鼠壽命約兩年,餵食馬兜鈴酸九個月後,即發現馬兜鈴酸的基因突變指紋,顯示馬兜鈴酸的致癌毒性極強,且對基因突變影響非常久遠。這項研究被發表在今年八月美國知名「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長庚醫院內科學及肝膽腸胃科教授謝森永表示,馬兜鈴酸是已知致癌物中毒性最強的,不少民眾習慣食用來路或成分不明的中草藥,裡面恐含馬兜鈴酸。馬兜鈴酸有利尿作用,過去常被用於減肥、清肺止咳、產後補身等中草藥中,國內雖在二○○三年禁用,但它影響深遠,之前若曾服用恐會增加致癌機會。他說,台灣洗腎率高居全球第一,應與馬兜鈴酸毒性永留體內有關。

「不是每種中草藥都安全」鄭敏展說,目前已發現馬兜鈴酸的分子基因指標,若民眾被檢出有相似的基因突變指紋,就要小心了。未來若能累積出更多個案資料,確認基因突變熱點,就能進一步發展簡易的晶片篩檢工具。

馮思中說,馬兜鈴酸引發的基因突變會一直存在人體,目前並無更正基因突變技術。



當年揭露馬兜鈴酸致癌 她被百人包圍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
報系資料照片 

馬兜鈴酸再被台星兩國學者合作證實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是首位公開揭露馬兜鈴酸極強腎毒性及致癌性的學者,當時中藥材商群起反彈,壓力如排山倒海般湧至,上百位業者包圍北榮,要求撤銷吳明玲的醫師執照。

當時吳明玲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的堅韌態度,不亞於日前病逝的林杰樑醫師。

昨天吳明玲接受專訪還掩不住激動的心情;她強調,當年面對強烈抗議被迫出面發表道歉聲明,是針對民眾因此不敢服用中藥,以及影響中藥商生計致歉,絕非是研究有問題。

當年,院方要她暫時別曝光,家人要她別再談中草藥了,先生擔心她的安全,要她請假暫時別看診。後來吳仍繼續看診,先生只好在診間外頭站崗。吳明玲回憶當時感受到的是「可怕的社會。」

吳明玲為此躲避媒體多年,但還是兢兢業業在研究及診療,她說,自己口才不好,最好還是少講話。

吳明玲說,過去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材都是合法的,後來即使需加註警語及限醫師處方才可使用,不過,當時民眾沒醫師處方也買得到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甚至連科學藥廠使用馬兜鈴酸,卻未標示警語,政府管理形同虛設。「當年根本是通用,而不是誤用!」

【2013/08/09 聯合報】@ http://udn.com/



致癌馬兜鈴酸/吳明玲:受害者眾 不能不說
2013/08/08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曾力倡禁用馬兜鈴酸藥材的台北榮民總醫院毒物科主治醫師吳明玲回憶,當時幾乎每位相關醫師都會收治到疑似服用中草藥導致腎傷害病例,才決定著手研究。看到那麼多病患受害,促使她積極找出原因,北榮當時也承受莫大壓力,因為不希望看到再有民眾受害。

事實上,馬兜鈴酸害人不淺,造成無數國人受害。還就有一名基隆中醫師出面指控,自己服用大陸龍膽瀉肝湯,因裡頭誤用關木通,導致他洗腎。



致癌馬兜鈴酸/老鼠吃3天就傷害久遠
2013/08/08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今發表「馬兜鈴酸引發基因突變導致泌尿道上皮癌」,解開馬兜鈴酸致癌機轉。研究發現,馬兜鈴酸造成基因突變的能力強度,是現今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質,且基因突變位置有其特異性,可作為馬兜鈴酸突變指紋;研究也發現,在10%肝癌患者身上,看到與腎臟傷害相同的基因突變,代表會對肝臟造成毒害;在老鼠身上發現,吃三天就足以造成傷害,且傷害久遠。

這篇「馬兜鈴酸不但致癌而且造成基因突變」的研究報告,今天登上本期美國《科學轉化醫學期刊》的封面。

馬兜鈴酸因對腎臟具傷害性,國內早已禁用。而林口長庚研究團隊與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合作,解開所有馬兜鈴酸引起的基因突變及其可能致癌之機轉。並於今天在美國同步發表於『科學轉譯醫學期刊』。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馮思中表示,研究比對多種致癌物質發現,馬兜鈴酸引起泌尿道是皮癌為每百萬鹼基就有150個鹼基基因突變;而抽菸引起的肺癌則為8個鹼基突變;紫外線引起皮膚黑色瘤則為111鹼基,馬兜鈴酸基因突變能力強度是現今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質。

研究首次發現,馬兜鈴酸特定基因突變也出現在一些肝癌細胞中,代表其對肝臟也會造成毒害導致肝癌;馬兜鈴酸所造成的基因突變位置具有特異性,也就是不會隨便突變,會找到其喜歡突變的點;老鼠實驗發現,餵食三天馬兜鈴酸,三個月後就可找到相似的基因突變,證實其致癌性相當強且影響久遠。

他說,腎輸尿管泌尿道上皮癌,在台灣約占所有腎癌的40%,且為洗腎病人最常見的腎癌,所有的泌尿道上皮癌病例在台灣有30%是來自腎盂及輸尿管,每年約有700名新發生個案。

他收治一名60歲林先生,因無痛性血尿,求醫後發現左腎盂腫瘤,患者自訴因體虛、咳嗽而長期服用草藥,但無法知道草藥為何,後經確認罹患泌尿道上皮癌。沒想到治療兩年後,右側腎盂及腎盞處發現了腫瘤,診斷為泌尿道上皮癌,切除後仍須接受長期洗腎。

馮思中提醒,民眾不要亂服來路不明,或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若出現無痛性血尿、腰痛或摸到硬塊時,應儘早求診、儘早治療。

閱報秘書/馬兜鈴酸

誤用:大陸龍膽瀉肝湯易誤用含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後已改為川木通;廣防己也常遭誤用,改使用防己
功效:此類中藥材主要為清肝火、抑制發炎;類似有降血脂功效
恐導致疾病:腎病變、泌尿道上皮癌、肝癌
禁用:2003年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馬兜鈴、天仙藤禁用
資料來源/衛福部中藥司、楊賢鴻中醫師  製表/陳麗婷

大解謎!「馬兜鈴酸」最強致癌物
2013/08/08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圖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的「關木通」條狀及切片。

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醫界研究發現馬兜鈴酸是最強致癌物質,研究登上美國科學轉譯醫學期刊(見圖)。

翻攝自網站

害人不淺 連中醫師都洗腎

林口長庚醫院今天以「馬兜鈴酸不但致癌而且造成基因突變」研究榮獲全球醫界肯定,證明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最強的致癌物質,研究發表於「科學轉譯醫學期刊」,揚名國際。但此一光榮背後卻是不少國人以血淚、生命所堆積而成的殘酷數據,許多國人因服用馬兜鈴酸而洗腎、死亡,甚至連中醫師也因服用大陸「龍膽瀉肝湯」,誤用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關木通,而終身洗腎。

早在1993年比利時發表馬兜鈴酸恐至腎病變,2003年台北榮總研究發現,國人常用的中藥材馬兜鈴酸確實造成腎傷害,當時北榮醫師登高一呼,盼衛生單位禁用,不料,引發中西醫大戰,近百位中醫師前往台北榮總抗議,場面激憤。

2003年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醫師吳明玲在「中草藥中毒研討會」發表相關研究,分析54名腎臟癌、輸尿管或膀胱癌病患,其中近三成病患長期使用中草藥,其中多項中藥材被檢出馬兜鈴酸,三人因此腎衰竭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當時台北榮總就呼籲禁用。新光醫院等也陸續接獲數十例類似病例。

當年禁用 引發中西醫大戰

但對此中藥商強烈不滿,正當禁用、限用爭論尚未平息,吳明玲再度發表中草藥肝傷害報告,一名一歲多幼兒因罹患神經性纖維瘤服用中藥偏方後,引起猛爆性肝炎死亡,再度引發中醫界強烈批判。

據統計,國人洗腎患者中,約有兩成有習慣亂用中草藥,不過,過去卻無法得知到底是哪一種中草藥造成那麼嚴重傷害,直到1993年比利時發現使用含馬兜鈴酸的減肥中藥可能導致腎病變。後經當時的衛生署成立含專案小組討論,終於在2003年11月正式禁用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等五種含馬兜鈴酸中藥材。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81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