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區淪陷?農委會:不排除 不確定
2013/07/29 09:29:15瀏覽197|回應0|推薦1
 

上周台灣爆發第一起狂犬病鼬獾咬人事件,學者曾說全台山區已淪陷。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表示,目前國內山區的監測檢出率為百分之卅,對於全台山區是否皆有疫情?他說,「不能排除,也不能確認」。

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說,國內狂犬病疫情僅限於鼬獾族群,現在通報案件較多,送件樣本也多,評估疫情及陽性案例均會增加;但狂犬病是否已大規模擴散,目前仍無法評斷。

台大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當務之急是找出病毒宿主,將宿主數目減低到一定程度,並到山區空投疫苗;若依目前政府做法,恐無法控制疫情。他認為不能讓染病野生動物自生自滅,否則疫情一定會傳至人類身上,呼籲民眾沒事別上山;若要上山,建議施打人用狂犬病疫苗。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兼任教授葉力森說,須讓「鼬獾」有抗體才能控制疫情,建議投以口服疫苗,它是以牛痘病毒為載體的基因重組疫苗,植入一段狂犬病毒的基因,只會產生狂犬病的抗體,並不會產生狂犬病活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長張峰義說,民眾別碰觸、逗弄野生動物,或撿拾動物屍體;如果不幸遭咬傷,應牢記「記、沖、送、觀」四步驟,即記住動物特徵,以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傷口十五分鐘,再以優碘或百分之七十酒精消毒,不可使用雙氧水或其他濃度酒精,以免效果打折;並盡速送醫,最好將咬人動物留觀十天。


去年遭咬傷… 醫:仍可打疫苗

狂犬病發病有潛伏期,一名女子去年底在屏東山區遭白鼻心咬傷,擔心自己染上狂犬病,急著詢問醫師該不該打疫苗,醫師表示,如果疫苗足夠,「晚打總比沒打好」。

國內病毒之父賴明詔表示,狂犬病疫苗內的雜質多,注射後有副作用,並不舒服,可能會有腫痛、發燒等症狀,民眾懷疑自己感染,也要評估後再決定是否接受注射。

黃姓女子去年底前往屏東遊玩,在山區逗弄遭捕獲的白鼻心,不慎被咬,最近疫情發生,又聽說狂犬病潛伏期可能長達數年,擔心自己感染,卻又不符合疫苗注射的條件,急著找醫師詢問。

黃女表示,疫情最近爆發,但專家認為早已存在山區,而狂犬病潛伏期可能從數日到數年,懷疑自己可能在潛伏期才未發病。

感染科醫師表示,一旦感染,體內可能有抗體,但目前醫界的技術只能檢驗注射疫苗後,是否產生抗體,無法檢測因感染而出現抗體,而且疫苗愈早注射效果愈佳,民眾如果懷疑自己感染,最好的方法還是注射疫苗,目前疫苗數量不夠,等充足時應盡早注射。

賴明詔表示,其潛伏期從數日到數年都有,但通常還是在兩周左右,延遲到數年的應該不多見,民眾不必太擔心。

成大感染科主任柯文謙表示,目前臨床上除了兩、三名醫師曾經照顧過境外移入狂犬病病例,其他都沒有,如果以年代推估,有治療狂犬病經驗醫師可能都超過80歲,未在第一線上,因此疾管署應盡快對醫師展開衛教,進行病症的判別、處理訓練,以因應疫情。




當帶財鼠變帶毒鼠…

老一輩認為,錢鼠會咬錢進門,是發財象徵,任其在家中出入,不會驅趕。

有很多學者專家咸認為,台東該隻錢鼠是被感染發病的鼬獾傳染所致,甚至有人稱其為,跨物種傳播的全球首例。其實,鼬獾和錢鼠都是夜行性動物,晚間才出來覓食。活動的範圍主要在平地到海拔二百公尺的丘陵地,兩者相似的食物有昆蟲、蛙、爬蟲類等,只是鼬獾也會捕食錢鼠,而錢鼠更喜歡在陰溝和民宅內找食物。錢鼠直接(被咬傷)或間接(接觸)由發病鼬獾的唾液感染到病毒,不令人奇怪。

七月廿六日,農委會檢驗單位曾以其所謂「黃金檢驗方法」之免疫螢光抗體檢驗錢鼠,指稱錢鼠被檢出第三型麗沙病毒,要再作基因序列確認云云。七月卅日經基因比序後,改口表示錢鼠感染的,是第一型的麗沙病毒,即對所有脊椎動物,當然包括錢鼠,最具致病性的狂犬病病毒。

台灣出現的狂犬病病毒性狀怪異,目前都只在鼬獾感染發病,與感染對象主要為犬貓的傳統狂犬病病毒有異。

錢鼠是不是台灣鼬獾狂犬病的另一種感染對象和/或宿主?至今農委會仍無解。錢鼠會不會變成狂犬病病毒的帶原者和/或排毒者?事關防疫,應速究明。

筆者建議,雖然錢鼠罕見主動咬人,台東地區居民,若懷疑家中有錢鼠,應清理住家環境、溝渠,食物置冰箱保存,防止錢鼠爬行廚具、碗盤、餐桌等。

有文獻指出,狂犬病病毒會經由眼、鼻、口腔黏膜感染,小心防範帶毒錢鼠進門來,亂咬亂吃亂爬,其唾液汙染造成的風險。


農委會啟動 監測野生動物

為了瞭解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狀況,農委會將啟動野生動物監測計畫,預計下周一召開專家會議,由野生動物專家、病毒學專家、生物學專家共同研擬調查方法,初步規畫由經過訓練的800名林務局巡山員擔任種子調查員,在野外調查可能感染狂犬病的10種食肉目動物。

由於第一線接觸的巡山員,每人要先施打3劑狂犬病疫苗,約需一個月的時間,因此監測計畫最快9月展開調查。

農委會擬監測的10種食肉目動物包括:石虎、棕簑貓、水獺、黃喉貂、小黃鼠狼、黃鼠狼、台灣黑熊、白鼻心、鼬獾以及麝香貓等。林務局規畫,將依感染狂犬病風險高低依序調查,鼬獾和白鼻心會優先進行野外調查。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良恭表示,民眾要做好長期與狂犬病相處的準備,並且客觀、理性看待狂犬病,而不是莫名恐慌。進行監測調查才能知道族群分布的範圍,及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的程度。

他舉鼬獾為例,過去全台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野外都有鼬獾出沒蹤跡,近年因地球暖化,導致鼬獾向高海拔分布,包括大雪山、玉山都有鼬獾出沒,會增加族群調查困難度。但依過去調查經驗,中部山區用自動相機拍攝調查,10張照片有5張是食肉目動物,其中鼬獾就占了3張,「顯示數量非常多」。

他建議農委會將啟動的野生動物調查,應優先從已經出現染病鼬獾的南投、雲林、高雄、台東等地開始做起,每一個區域至少捕捉30隻才具有研究代表性,且調查應該長期投入資源,一次性調查恐怕難以窺究野生動物族群及染病狀況的全貌。

【2013/08/01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而接種狂犬病疫苗有頭暈、嘔吐等副作用,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說,最嚴重恐為過敏性休克,醫師要在狂犬病風險跟疫苗風險中間權衡,有疑問的民眾,可以撥打1922,會有專人協助。

高雄旗山同日新增2例狂犬病鼬獾

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一口氣發布10餘個陽性病例,旗山崙北巷、竹寮巷鼬獾名列其中,被檢出狂犬病陽性。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緊急調撥2000劑犬貓狂犬病疫苗,4日到旗山區鄰近山區為當地犬貓施打疫苗。

動物保護處表示,旗山兩個鼬獾病例,崙北巷的民眾在屋後竹林砍竹子時發現鼬獾,竹寮巷的鼬獾是倒在民宅後方,發現時,鼬獾都已經死亡並無外傷,也沒有與犬隻或人類被咬傷的紀錄。

動保處說,從中央防檢局已公布的狂犬病鼬獾所在地點分析,中南部縣市山區及淺山地區鼬獾帶有狂犬病病毒的機率很高,目前檢出物種仍侷限鼬獾,呼籲民眾遇到鼬獾要保持冷靜,得到狂犬病的鼬獾因腦部病變而橫衝直撞,不見得是在追人,為了自身安全只要迅速的避開牠,也別直接接觸它,以免被咬。


疫情中心 籲遠離野生動物

鼬獾確診狂犬病例持續增加,傳出有老婦宰殺鼬獾反遭咬。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呼籲民眾遠離野生動物,不接觸、獵捕與飼養野生動物。

媒體報導指出,花蓮曾姓阿嬤孫子捕到一隻鼬獾,阿嬤預備宰殺料理,反遭動物咬傷手指及腳趾。

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從9日下午4時至10日下午4時,共108件動物抓咬傷申請人用狂犬病疫苗,其中76件經審核同意使用。

目前累積1906件動物抓咬傷申請人用狂犬病疫苗,其中1292件經審核同意使用,23件同意使用人類免疫球蛋白,其中21人已施打。

針對日前傳出東部婦人在宰殺鼬獾過程遭咬傷,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民眾遠離野生動物,如遭動物抓咬傷,謹記4口訣,1記:保持冷靜記住動物特徵;2沖:用大量清水、肥皂沖洗傷口並用優碘消毒;3送:儘速送醫評估是否打疫苗;4觀:儘可能將咬人動物繫留觀察10天。

此外,遭動物咬傷民眾,接種疫苗務必完成施打5劑(分別為0天、3天、7天、14天、21或28天),以得到完整有效的保護;儘量在同一疫苗儲備醫院施打,確保疫苗施打的正確性。




鼬獾病毒…這不是狗狗的狂犬病!

農委會於七月十七日首次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陳報台灣的狂犬病疫情,病原欄填「Lyssavirus」(麗沙病毒),血清型欄填「Not typed」(未分種別)。八月一日第五次陳報,血清型欄已改填「RABV」,即狂犬病病毒。RABV通常是指對肉食獸、犬貓和人類致命性的狂犬病病毒。不知農委會根據什麼更改。從去年五月首件鼬獾檢體被驗出該病病毒後,至今仍幾乎只在台灣中、南、東部地區的發病鼬獾檢出,從未有犬貓和人類的案例,您說奇怪不奇怪?

五日農委會檢驗單位公布《台灣分離之狂犬病病毒序列分析資料》指出,台灣鼬獾分離病毒的核蛋白(N蛋白)基因序列、醣蛋白(G蛋白)基因序列,與中國毒株的相似度都低於百分之九十,應視為不同種的病毒,但該單位卻硬稱病毒與中國病毒最相近云云。

所有麗沙病毒屬的病毒,其N蛋白基因序列的變異可作為病毒存在地理區的分析,而G蛋白的變異則可做為病毒株抗原性、毒性和致病性的分析。但因該單位提供的G蛋白基因序列太短,缺少能顯示病毒抗原性和致病性的抗原決定位。筆者只能由有限的兩種蛋白基因序列比對,猜測台灣鼬獾病毒和中國病毒應歸於不同種別,即鼬獾病毒不是大家認知的犬隻狂犬病病毒。此有待農委會究明。

台灣所謂的「狂犬病」疫情態勢似乎越來越清楚;至五日止只從四十四隻鼬獾和一隻錢鼠檢出病毒。而據知疫區有很多犬隻曾被發病鼬獾咬傷,很多犬隻曾叼鼬獾回家,至今卻都沒有犬隻發病的案例。

又,疾管署的「鼬獾咬抓傷保平安專案計畫」,追溯過去一年內曾被鼬獾咬抓傷的民眾可公費施打人用狂犬病疫苗,到五日止經審核同意使用疫苗八一五人,其中廿七人真的是被鼬獾咬傷。筆者認為被咬傷的人恐不止此數目,很多人都是幾個月前被鼬獾咬傷,至今連疑似案例都未出現。顯然,台灣鼬獾病毒不是對犬隻和人類有致命性的狂犬病病毒。

農委會提供的G蛋白基因序列太短,不足以判定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對台灣鼬獾病毒的保護能力。二○一○年中國研究人員由鼬獾分離到的狂犬病病毒發現,有些分離株可能低病原性或無毒性,試驗鼠由腦部接種大量病毒,居然都不會發病。

農委會至今對台灣鼬獾病毒的性狀、致病性,是否真會危害犬貓和人類仍未建立資料,更遑論會明瞭犬貓施打疫苗在防疫上的功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聲稱,至八月底犬貓用疫苗會有一一三萬劑,人用疫苗有四萬七千劑,供量無虞云云。可慶幸的是台灣鼬獾病毒對犬貓和人類的致病性可能很低或沒有毒性,而目前全面公費施打的疫苗,可預防「正港」的狂犬病,對付鼬獾病毒?筆者認為就當作安心牌疫苗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803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