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估計,台灣有200萬人口有慢性腎臟病,但認知率卻只有3.5%。台灣腎臟醫學會2007年透析登錄資料也顯示,造成國人新增洗腎的三大原因分別是糖尿病(佔43.2%)、腎絲球腎炎(佔25.1%)及高血壓(佔8.3%)。世界各國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約在10-14%,因此慢性腎臟病防治已成為國際間重要的健康防治計畫。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黃景烽表示,國人常因尿尿有泡泡、腰痛、水腫而懷疑是否腎臟出毛病。但其實慢性腎臟病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將近80-90%的病人未被診斷;不過,提醒民眾若尿尿的泡泡很多、細小且維持很久,確實有可能是糖尿病或腎臟病造成的蛋白尿,可靠驗尿來區別。
黃景烽表示,醫學上檢查腎臟功能的常見方法有血清肌酸酐、尿液蛋白質、超音波檢查,抽血檢查肌酸酐最為一般人所知,但是單獨以肌酸酐來判讀腎臟功能,不夠精準,尤其是在年老病人,所以目前台灣腎臟醫學會建議統一用MDRD 4-variable公式來計算腎臟功能,並且將慢性腎臟疾病分為五級。舉例來說,透過MDRD公式推算,68歲男性血清肌酸酐1.4mg/dl(正常範圍0.6-1.5),則腎功能是53.5ml/min,單獨看肌酸酐1.4是正常的,可是透過MDRD推算是53.5 ml/min(需大於90以上),是屬於第三級的慢性腎臟疾病,可以提醒該病人需要注意腎臟的保健了。
目前市醫家醫科除了可以利用MDRD-4推算腎功能,還結合成人健康體檢(40歲以上可以免費健康檢查),加入另外兩個抽血報告(尿素氮和白蛋白)變成MDRD-6可以更準確推算腎功能,讓病人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腎臟功能,並讓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可以提早發現與治療,延緩或避免進展到洗腎階段,黃景烽提醒,腎臟的傷害通常不易發現,當發現時腎臟功能已經無法恢復,所以預防勝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