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調節內分泌 減緩糖尿病
2010/04/02 21:06:20瀏覽412|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調節內分泌 減緩糖尿病

調節內分泌 減緩糖尿病
【聯合報/蘇聰明/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最近報導,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梵帝雅」恐會損害心臟,容易引發心臟病發作和心臟衰竭,引起不少糖尿病患的恐慌,事實上糖尿病患者也可依個人體質及症狀,以中醫藥調理。

糖尿病是人體胰島素不足引起糖代謝紊亂,約每1百人中有5人罹患,發生的原因,包括遺傳、環境、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改變、營養及其他不明原因。

一般診斷糖尿病的標準為空腹8小時的血糖值大於或等於126時為糖尿病,介於100─125屬前期糖尿病,也就是糖尿病高危險群。

門診發現,前期糖尿病若不及早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減重、運動、定期測血糖等多管齊下,一年之後,每7個人當中,就有1人演變為第二型糖尿病。

這類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口渴多飲、多食易飢、尿頻量多、消瘦無力、嚴重者可發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性糖尿病昏迷,且易併發各種感染,導致眼、腎、神經、血管及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進行性病變。

糖尿病可分為兩個類型:第一型糖尿病又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起病急,病情重,發生年齡較輕,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多飲、多食、多尿、消瘦),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和合併感染,病情較重,常見於糖尿病中晚期。

第二型糖尿病沒有顯著的多食,但疲倦、乏力、體重下降、易出現視力減退、肢端麻木等併發症,病情較輕,常見於糖尿病早中期。

中醫認為,糖尿病多因飲食不潔,情緒緊張,勞欲過度或體型肥胖等、演變為即中醫所說的陰虛火旺體質而引發此病。

針對這類患者,中醫常選用「糖尿康」等養陰生津、潤燥清熱,益氣活血的加減方治療,來調節體內內分泌功能及促進胰島素B細胞的恢復,以利血糖下降。

此外,平日可用葛根、天花粉、淮山藥、煮或茶飲;也可用豬胰一具,淮山藥30克,同煲湯,加鹽調味服食,以幫助療效。

【2010/02/27 聯合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390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