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眠、睡不好? 丹道中醫教你睡個養生覺
2010/01/05 19:57:57瀏覽1026|回應0|推薦1

引用文章失眠、睡不好? 丹道中醫教你睡個養生覺

失眠、睡不好? 丹道中醫教你睡個養生覺
我們常用「高枕無憂」來形容無憂無慮的人生境界,但沒有人知道多高的枕頭才是高枕? 更不明白這其中的玄機。古人對枕頭是很有講究的,叫做「神仙枕三寸」,三寸高的枕頭對人體最有益處。現在流行西式的軟枕,頭部整個陷進枕頭裏,睡上去挺舒服,實際上是不利健康。
【文、圖/摘自《活到天年2—黃帝內經使用手冊》/武國忠醫師著/人類智庫出版集團提供】

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氣淫於腑,則有餘於外,不足於內;氣淫於臟,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
—《黃帝內經‧靈樞‧淫邪發夢篇》

好的睡眠是幸福人生的開始。

家裏有小孩的人都知道,嬰兒不睡枕頭,也能睡得很香甜,這是因為嬰兒的陽氣旺盛,胸膈裏沒有鬱滯之氣,全身的氣機運行通暢。

人在成年之後,陽氣日益受到損耗,身體裏的濁氣也逐漸增多,清陽之氣常常受濁氣阻隔,升發不上來,所以頭部需要一個枕頭,胸隔裏的濁氣才容易降下去,才能睡個好覺。

我們常用「高枕無憂」來形容無憂無慮的人生境界,但沒有人知道多高的枕頭才是高枕? 更不明白這其中的玄機。古人對枕頭是很有講究的,叫做「神仙枕三寸」,三寸高的枕頭對人體最有益處。現在流行西式的軟枕,頭部整個陷進枕頭裏,睡上去挺舒服,實際上是不利健康。

古人講究的3種睡姿

在睡覺的姿勢上,古人也有講究,叫「側龍臥虎仰攤屍」。

1 側龍(側睡)
第一種姿勢是「側睡」。在臨床上,胃不和的時候,臥就不安。側臥的時候,不管是左側臥或右側臥,都是在養肝氣,人一臥,血就歸到肝裏去了,血暢通後就睡著了。

2 臥虎(趴睡)
第二種姿勢是「臥睡」,即趴著睡,和老虎睡法一樣。道家比喻龍就是肝,肺就是虎;一個主血,一個主氣,臥睡的時候是養肺氣,增強肺臟機能。

3 仰攤屍(仰睡)
第三種姿勢是攤屍睡,就是人仰面朝天躺在床上,無拘無束,這種睡法最舒服。

當人肝氣不足時,喜歡「側臥」;肺氣不足的時候,喜歡「趴臥」。而「攤屍睡」(仰睡)是最健康、最自然的睡法。這種睡姿,後背跟床板密切地接觸,五臟六腑處在一種很平靜自然的狀態,這樣氣血經脈流通就會很祥和。

另外還有一個睡姿是「常坐不臥」。佛道兩家有一定修行的高人,可以「常坐不臥」,也叫「不倒丹」,現代人一般做不到,我們也不提倡。

人睡著時,姿勢是自動調節的,某一種姿勢睡累了,人的潛意識就幫你自動翻個身。

如何擁有高品質的睡眠?

1 晚上七點後盡量不吃飯
臨床保健上,我還有一個建議是「睡前莫食申後飯」。為了有一個高品質的睡眠,晚飯選擇在晚上五點到七點之間(酉時)為佳。晚上七點之後的飯,就盡量少吃或不吃,以免睡覺時,胃裏的食物還消化不完,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2 冬天睡前泡腳、互捏後背
在冬天睡前最好泡泡腳,泡完腳還要搓搓腳,用手心對腳心搓三百次,起到水火既濟的作用,既能養心又能安眠。或家人之間互相捏捏後背,使氣血充盈起來,人舒服了,就能慢慢入睡了。

3 手放關元穴傾聽呼吸
如果心靜不下來,也是無法入睡的。在這裡我告訴大家一個竅門,就是把雙手重疊放在小腹下關元穴附近,傾聽自己的呼吸。

呼吸要訣有四個字:細、慢、勻、長。慢慢地,小腹部位就會發熱,不需刻意追求,心靜了,自然就能出現。這是一種很簡單的補元氣的方法。元氣足了,睡眠自然就好了。

「推心置腹法」改善失眠

失眠比較嚴重的,可能還需要加一個輔助的手法來解決。方法也很簡單,我把這種方法叫「推心置腹法」。

睡覺前半臥在床上,左手疊放在右手上,然後從胸口處開始往下推,沿身體中線,也就是任脈運行方向,一直推到腹部,直至臍下。這樣從心一直推到腹部,堆積在胸口的濁氣,就會順著任脈向下散開,自然排出體外。

每日推腹,大約三千次為宜。透過一個簡單的推腹動作,就能把逆行而上的濁氣推散,濁氣外散的時候,有時會有打嗝、排氣的情況發生,那是身體排毒的表現。濁氣外散,則清陽之氣升發,推到一定次數,自然就會兩眼發沉,產生睡意。

推心置腹後的身體氣血暢通,也增強任督二脈的氣機運行。臨床上,很多慢性病、疑難病患者,都是透過此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好的睡眠,是幸福人生的開始。「陳摶一睡一千年,彭祖活了八百歲」。可見睡眠對人的健康,有著莫大的益處。

改善失眠的推心置腹法

具體做法:半臥在床上,左手疊放在右手上,然後從胸口處開始往下推,沿身體中線,也就是任脈運行方向,一直推到腹部,直至臍下。

操作次數:一天以三千次為宜。

身體外在表現:濁氣外散的時候,有時會有打嗝、排氣的情況發生。

保健功效:身體氣血暢通,也增強任督二脈的氣機運行。

臨床上,很多慢性病、疑難病患者,都是透過此法,得到有效的改善。

用之有道.武醫師養生帖

不睡回籠覺

很多人晚上能很好地入睡,但是早上四、五點多鐘時,莫名地就會醒來。醒來後大腦很清醒,這時候可以起來看點書,或鍛鍊身體,這樣一天都會精力充沛,千萬不要再睡「回籠覺」。

中醫認為「睡多神昏」,如果睡多了,反而會一整天覺得疲倦,精神不好。

成語小辭典.高枕無憂

墊高枕頭,閒適地躺著睡覺,比喻對生活無憂無慮。原出處於《戰國策‧齊策》,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對他所說的話:「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同義詞有「高枕而臥」、「無憂無慮」。

3種睡姿—側龍臥虎仰攤屍

1 側龍:側睡,龍就是肝,主血。人一臥,血就歸到肝裏去了,血暢通後,就睡著了。

2 臥虎:臥睡,也就是趴著睡 肺就是虎,主氣,臥睡的時候是養肺氣,增強肺臟機能。

3 仰攤屍:仰睡,人仰面朝天躺在床上 最健康、最自然的睡法。五臟六腑處在很平靜自然的狀態,氣血經脈流通很祥和。

如何擁有高品質的睡眠?
1 晚上七點後盡量不吃飯
2 冬天睡前泡腳、家人互捏後背
3 手放關元穴傾聽呼吸

呼吸四字要訣

1 細
2 慢
3 勻
4 長

人物列傳.陳摶
五代宋初著名道士(?~西元989年),字圖南,號扶搖子、希夷先生,為道家和儒家所尊崇。相傳陳摶特別能睡,一睡就好幾年不醒,世人說這是因為陳摶討厭當時紛爭政局,所以藉著睡覺逃避。相傳紫微斗術和太極圖,皆由陳摶所創。

人物列傳.彭祖
彭祖是黃帝後代顓頊的玄孫,據說他活了八百多年,因為封於彭城,所以稱為「彭祖」。劉向的《列仙傳》中,把彭祖列為仙人,因此彭祖漸漸變成神話中的人物。彭祖一生專心致力於研究長壽養生之道,在許多道家的典籍中,都保存著彭祖養生的言論。後世把彭祖比喻作長壽之意。

改善失眠/指壓穴道 讓我夜夜安眠
【元氣周報/文/嘉義作言】

我今年虛度90,身體尚稱健康。80歲後的某一年,連著兩三晚都睡不著,輾轉反側,直到天亮,那種痛苦難以言喻。最後只有求助安眠藥,先吃一顆試試,當晚睡著了;一個多月後吃半顆,也睡著了;幾天後,改吃四分之一,也睡著了,就這樣拖了一年多才告停止。

誰知96年某一夜又再度失眠,照樣吃安眠藥,亦照樣入睡。想想這不是辦法,應設法從根本解決。於是找出一本老伴買的治療失眠的書(已記不得書名),目錄中有「神經高亢難入眠」一條,用指壓治療,以指腹慢慢加力按壓穴道:

1.安眠:在耳後方,有稱為乳樣突起的小塊骨,骨塊前為安眠1,後側則為安眠2。可同時以食指、中指壓這兩穴道。

2.失眠:位在腳底,即由大腳趾到腳跟的連接線,與內外腳踝連接線相交之線。用手指壓或拳頭敲打皆有效。

3.行間:位於大腳趾內側根部,右腳以右手拇指指壓,左腳則用左手。

4.合谷:手背大拇指和食指骨塊相接的三角形區域,其中央部分即合谷穴。可利用雙手拇指相互指壓。

當晚停服安眠藥,按照四穴道指壓,一處100下,果然見效。從此夜夜指壓,夜夜安睡。

此外,好友告知另一治「失眠」法,即仰睡,仰面躺在床上,兩腳左右擺動100下、兩腳掌上下100下、左右腳各伸縮100下,最後兩腳趾上下100下。

改善失眠/睡前甩手功 佛典安撫心靈
【元氣周報/文/高縣吳佳蒨】

筆者也曾經因為大考壓力和輪班工作而發生失眠之症狀,當時是買市面上所謂的安眠食品服用,雖然達到了安眠的效果,但畢竟是一顆顆的膠囊,非完全天然的東西,還是少服用比較好。

後來接觸氣功——甩手功,每天在睡前至少做10分鐘,可以放鬆肩頸及腦神經,讓一天的壓力獲得釋放,並能儘快入睡。

另外,在睡前洗個熱水澡也很不錯,可以放鬆身心,幫助睡眠。

聽聽柔和音樂或梵唄音樂也是一種好方法,尤其是睡覺時有噪音干擾、但不習慣戴耳塞的族群。

亦可看看佛教經典或身心靈之類的書籍,學會放鬆、寬心,了解並面對人生無常的道理,也是睡好覺的一大秘訣!

(可能有些人看了這類書籍會覺無味而昏昏欲睡,那亦是不錯的選擇哩!)

【2009/11/22 元氣周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3657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