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腸癌篩檢 死亡風險降10%
2015/07/11 20:56:20瀏覽186|回應0|推薦0

國健署推動50-74歲的中高齡者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國健署與台大合作分析93-98年篩檢資料發現,國人篩檢率21.4%,定期複篩率為30%;已篩檢者與未篩檢者相較,可降低死亡風險10%;若篩檢率達40%,在同樣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醫師表示,篩檢率愈高,且篩檢陽性患者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愈能降低大腸癌死亡風險。

國健署統計,自民國95年至今,大腸癌發生人數一直居我國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每年約1萬4000人,更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每年因大腸癌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

為提早發現大腸癌、提早治療,國健署提供50歲到74歲的民眾免費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近年已見成效,國健署及台大針對93年至98年有接受大腸癌篩檢的116萬人為研究對象,追蹤六年,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死於大腸癌的風險。

台大醫院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篩檢率為21.4%,且定期複篩率為30%,與未篩檢者相比,可降低死亡風險10%;若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篩檢組可降低36%死亡率。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這是世界上首次有關大規模篩檢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研究報告,透過篩檢發現的大腸癌個案,近七成屬於第二期或以下的早期癌症,僅7%為第四期,而未接受篩檢的大腸癌患者,則兩成是第四期癌症。這項研究也將刊登於國際Cancer期刊。

邱瀚模說,國內目前篩檢率已比日韓高,民眾應定期篩檢,若發現糞便潛血陽性,應安排大腸癌檢查,就能降低大腸癌死亡風險;若糞便有血,應直接到醫院檢查。

 

中國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今日表示,腸癌並非只找嗜肉族嗎,即使不吃肉、只吃菜,就不會得腸癌的觀念已經過時,而今台灣腸癌發生率已經居全球之冠,不可不慎。

曾經有病例顯示,即使茹素20年、每天按鐘聲作息,只是覺得排便不順,一檢查竟已第四期,顯示腸癌的發生不一定與飲食直接相關。

據悉,台灣有病例發現,雖然腸癌初期只是排便不順、便秘,但在下檢查,竟是第四期大腸直腸癌,合併肝轉移轉移範圍大,先採健保給付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合併化療,預計縮小腫瘤後再切除第一階段腫瘤部分縮小;但第二階段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健保給付的標靶療程也結束。 據統計顯示,如果能有效運用健保資源+藥物發展,用於拚治癒、拚延命,就有治療就有機會。其中,標靶加入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戰役,平均存活從半年大幅提升至近三年;提升轉移病灶切除機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257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