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ERS
2015/05/30 05:36:42瀏覽104|回應0|推薦1

南韓今天(29日)再度確診2起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如果加上境外移入到中國大陸的患者,整體病例達到10起。防疫專家指出,韓國目前的疫情還在第一波,如果後續防疫出現漏洞,導致社區流行,跟韓國交流密切的台灣,恐怕難逃疫情入侵。

南韓MERS-CoV疫情延燒,幾乎每天都傳出新病例,也讓不少民眾憂心,台灣也可能受到病毒襲擊。

對此,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目前的病例都還是跟第一起指標個案有關,屬於第一波疫情,對台灣的風險低。但是如果疫情持續擴散,進入到社區,以台灣跟韓國交流頻繁的情形來看,台灣恐怕也會出現病例。王任賢說:『(原音)因為台灣跟韓國、中國大陸的交往是很近的,是鄰國,所以鄰國常常會往來,如果韓國這一波真的管控不好,讓他(病毒)出去到社區那就完蛋了,那台灣一定會有,到社區台灣一定會有病例出來。』

至於有部分專家認為,南韓的首起病例1個人傳給了9個人,可能是所謂的「超級傳播者」,王任賢則是反對這種看法。他表示,超級傳播者必須是患者體內的病毒量特別多、特別毒,這些需要科學證據佐證,不能妄加斷言。他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南韓的感染控制出了問題,才會出現特別多人感染的情形。

王任賢說,南韓在2003年SARS大流行時沒有傳出病例,防疫體系還不夠健全,可能是這次病例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反觀台灣,歷經SARS教訓,在人員訓練與設備上都相當充足,即使MERS入侵,也不會讓疫情擴大。

 

MERS疫情/陳建仁:這是隻非常聰明的病毒

2015-05-31 13:58:23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關鍵字:
中東呼吸症候群
MERS
傳染

南韓MERS-CoV確診病例中午前增至15例,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今天表示,南韓第一例個案出現後,短時間內傳給10多人,顯示這是一隻非常「聰明的病毒」,它將致死率降低,傳染力提高,讓自己可以在更多人身上生存,目的就是快速散播出去,目前最重要是觀察南韓是否已出現二次傳染,並建議疾管署透過管道取得病毒株進行基因定序,了解其變異。

陳建仁在SARS期間擔任衛生署長(現改衛福部),他今天受訪表示,中東出現MERS病例後,在當地的狀況是致死率高(約40%)、傳染率低,但傳到南韓後,演變為致死率低(至今無人傳出死亡),但傳染力增強,可能因素有兩個:第一個病例的免疫力差,及病毒經過突變、傳染及致病率增強。

陳建仁形容此病毒是「聰明的病毒」,為了要讓更多人感染,演變為致死率低、傳染力強的病毒,他認為國內需要更多訊息,清楚了解南韓所有病例,以及未來出現的病例是否真的都與第一例有關,如果發生其他病例又傳給其他人,就已是有效性人傳人,接下來社區傳染的機率就會增高。

他說,目前看來,病毒以發燒傳染為主,入出境的發燒篩檢非常重要。他建議疾管署透過管道試著取得南韓病毒株,進行全基因定序,與中東病毒株基因定序比較,兩者有何不同、突變情形,有利國內防疫。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在韓國爆發疫情,截至今(4)日中午,已有35例確診,2名病患死亡。衛福部疾管署也將韓國正式提升旅遊疫情建議到第2級「警示(Alert)」,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組特聘研究員蘇益仁指出,韓國疫情有5大盲點,恐影響防疫成效。

蘇益仁在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爆發期間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現改制為疾管署),他表示,韓國MERS疫情迅速擴散,不排除病毒突變、或有人種因素,現在疫情調查5個盲點,恐怕影響韓國防疫成效。

蘇益仁認為,SARS和MERS都屬於冠狀病毒,從SARS經驗來看,不排除MERS出現病毒突變,或在東亞人的體質適應良好,才會提高傳染力。

蘇益仁也希望韓國能公布治療MERS的經驗,並說明5大盲點供他國借鏡。

MERS的5大盲點:

1. 發燒:MERS病患是否一旦發燒就具傳染力?或是發燒到第幾天才會傳染他人?若病患一發燒就具感染力,顯示病毒傳染力極強。

2. 潛伏期:MERS病患罹病後,病毒的潛伏期有多長?如果潛伏期超過14天甚至更長,意謂MERS能傳染給更多人。

3. 潛在疾病:就SARS經驗,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染病後,體內病毒量特高,易使密切接觸者生病。但MERS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而可能成為超級傳染者,目前並不清楚。

4. 臨床症狀:病患是否出現血液淋巴球數量下降、腹瀉等呼吸道以外症狀,因若患者血液淋巴球數量下降,顯示病情可能較為嚴重,而若有腹瀉症狀,其排泄物汙染恐造成他人感染。

5. 醫療處置:治療時病患是否須插管、接受支氣管鏡檢查,此兩項醫療處置會讓病患劇烈咳嗽,且噴出飛沫,恐讓醫護人員感染風險大增

MERS韓再添14例 第5人死亡

2015-06-07 08:11:08 中央社 首爾7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聯社報導,南韓保健福祉部今天公布境內新增14例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其中包括1起死亡病例。截至目前確診患者增至64例,死亡病例增至5例。

根據保健福祉部,新增確診患者中10例可能透過三星首爾醫院感染,第64例患者是名75歲男子,5日死亡,7日確診感染MERS病毒。

南韓的MERS疫情震源地是平澤聖母醫院,首例MERS患者在該醫院住院期間直接造成28人感染,間接造成8人感染。

第14例患者曾接受診療的三星首爾醫院,成為第2個傳播中心,與該醫院有關的確診患者目前有17人。

另外,保健福祉部旗下的中央MERS管理對策本部昨天舉行例行記者會時表示,在南韓流行的MERS病毒與在中東流行的病毒基因序列幾乎一致,可以確定病毒並未發生變異。

路透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報導,南韓新增病例使得全球MERS總病例來到約1208起,至少444起相關死亡病例。

韓MERS擴散快 氣候有利病毒滋長

2015-06-07 11:21:06 中央社 台北7日電

韓聯社報導,南韓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患者達64例。MERS疫情在韓國迅速擴散的首要原因可能是目前韓國的天氣乾燥,氣溫適中,給病毒滋生提供了有利環境。

韓聯社指出,在全球出現MERS患者的國家中,確診患者人數繼沙烏地阿拉伯(1019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76例)之後排名第3。同樣的病毒,為何唯獨在韓國擴散得如此迅速?

除了中東國家,其他國家的病例僅為2-3例,因此此前很多人懷疑流入韓國的MERS病毒可能發生變異。然而韓國國立保健研究院的基因分析結果顯示,在國內流行的MERS病毒與中東流行的病毒基因序列幾乎一致,可以確定並未發生變異。

一直致力於研究MERS病毒的高麗大學藥學院教授宋錞燮表示,MERS疫情在韓國迅速擴散的第一個原因可能是目前韓國的氣候。MERS病毒在氣溫和濕度過高的環境下難以生存,而目前韓國天氣乾燥,氣溫適中,給病毒滋生提供了有利環境。

其次,韓國醫院的環境造成了病毒大面積傳播。韓國醫院病房空間狹小,患者之間易產生密切接觸。加上家屬在病房看護病人、家屬或親朋好友到病房探望等文化,致使病毒輕易蔓延。

第三,患者中免疫力較低的高齡患者居多。韓國的MERS確診患者中,65歲以上患者達15例,5例死亡病例中4例為老年人。

第四,政府應對不及時,疫情防控出現漏洞,更讓病毒有機可乘。首例患者在發生症狀後的10天未被隔離,在此期間有多人感染。第14例、第16例患者在未被隔離的狀態下轉移到其他醫院,導致出現第二代人傳人病例。

 南韓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確診病例快速增加到87例,而在全球出現MERS患者的國家中,除了中東國家,其他國家病例頂多二到三例,為何唯獨在南韓擴散得如此迅速?觀察南韓疫情發展,可歸納出以下幾個原因。

一、衛生當局反應落漆

首例患者A某五月四日從巴林經卡達返國,十一日發燒後共前往四家醫院和診所就醫,第四家的醫生得知他去過巴林,向衛生單位通報,當局卻說巴林不在七個危險國家內,拖了一天半才行動。

A某五月廿日確診後,當局僅將與他在兩公尺範圍內接觸兩小時以上者列為隔離對象,只對同病房的患者和家屬進行隔離,直到五月廿八日住在同一層病房的患者也確診後,才擴大隔離對象,但仍有感染者未列入隔離名單。

二、太遲公布病患醫院

A某五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平澤聖母醫院住院,直接或間接傳染給卅六人,但當局直到五月廿九日才封閉這家醫院,六月五日才對外公布醫院名稱,導致在這家醫院感染MERS的病患,在沒有警覺性的情況下,又去其他醫院就診。例如確診第十六例五月廿五日之後前往大田市兩家醫院就診,傳染給八人;確診第十四例五月廿七日前往三星首爾醫院急診室,傳染給十七人,包括一名醫師,他在五月卅一日症狀加重後,主動向衛生當局通報,才知道自己曾接觸確診患者,而他前一天還去參加一場一千五百多人的社區大會。

三、天氣乾燥有利病毒

南韓的MERS病毒與中東流行的病毒基因序列幾乎一致,未發生變異。高麗大學藥學院教授宋錞燮表示,MERS病毒在氣溫和濕度過高的環境下難以生存,而目前南韓天氣乾燥,氣溫適中,提供病毒孳生有利的環境。

四、患者間易接觸感染

南韓醫院病房空間狹小,患者之間易密切接觸,加上家屬在病房看護病人、家屬或親朋好友到病房探望等文化,使病毒輕易蔓延,例如一名確診的空軍士官長,生病期間約有六十多人曾去探望他。

延伸閱讀

整理包/南韓疫情失控 圖解這場MERS風暴

 

 

南韓爆發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南韓之所以爆發大規模疫情,與病患習慣前往多家醫院就診有關,未來病例仍會增加。

南韓爆發MERS疫情,引發周遭國家警戒,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派出任務小組前往當地瞭解疫情發展。

世衛組織食品安全專家英巴瑞克(Peter Ben Embarek)今天在日內瓦召開記者會,說明南韓疫情最新發展。

他表示,目前已知有約30家醫療院所在追蹤名單中,會有如此大規模的醫療院所可能成為疫情傳染場所,主要是因為南韓人在患病後,習慣前往多家醫療院所尋求不同醫療意見有關,這意味著許多病患同時前往多家醫院診所就診,也讓可能的接觸者大增。

英巴瑞克評估,儘管未來幾天仍可能會有新的病例傳出,但由於南韓政府在疫情爆發後的緊急處理得當,快速掌握所有可能的接觸感染者,並進行醫院隔離或在家自主管理,一旦所有人在確認是否感染之後,相信疫情將得以控制。

英巴瑞克指出,雖然出現數個社區外感染病例也不意外,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有社區感染現象。

他也再度重申,儘管部分國家針對南韓疫情發出旅遊警告或限令,世衛組織也尊重各國決定,但世衛組織仍未建議對南韓祭出旅遊或貿易禁令。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NMMM7927&aid=23747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