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原古都八日遊 - Part 3
2010/01/30 17:55:34瀏覽643|回應0|推薦6

第四天 (2010/1/24 星期日)

    難得可以住到連爺爺住的酒店,昨天就有團員反映今天是否可以晚一點出發。可惜我們昨天在路上塞了三個小時,沒有看到兵馬俑,所以今天必須把它補起來,加上晚餐是在真不同餐廳吃洛陽聞名天下的流水席,但是他只供餐到八點,而我們回到洛陽的車程最少需要五個小時以上,所以我們今天還是一早八點就從酒店出發。

    我們第一站先去爬明朝的古城牆,這一個古城牆是全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底寬18,頂寬15,東牆長2590,西牆長2631.2,南牆長3441.6,北牆長3241,總周長11.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西安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以及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

    我們爬得是東長樂門,由於城牆很厚,所以陝西人有一句罵人的話就是,「你的臉皮比城牆還厚」。另外現在西安人民政府還規定牆內的大樓不可以高過城牆的高度,所以我們也發現西安的大樓都在牆外,牆內的樓房都比較低矮。導遊告訴我們,如果把唐朝的城牆修復起來的話,面積會是現在明城牆的五倍以上,總共達到84平方公里,由此可知唐朝國力的雄厚。

    看完了明城牆以後,我們就去參觀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然而,玄奘法師親自組織建造的這座塔,因轉表土心,風雨剝蝕,草木叢生。五十餘年後逐漸毀壞。于武則天長安年間女皇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施錢重新基建,更新改造為七層寶塔(人稱七級浮屠),較前更加莊嚴雄偉。人們常說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概由此而來。看完了大雁塔,我們驅車回到臨潼去參觀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在到唐城牆遺址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灞水,河邊有很多柳樹,唐朝的人送客都會送到灞水,然後再折一葉柳葉送給客人,表達希望客人繼續留下來的意思。

    在去臨潼的路上,西安的導遊小張跟我們介紹了「陝西八大怪」。陝西八大怪,又稱關中八大怪,指陝西省的關中地區(大致包括西安、咸陽、渭南、寶雞、銅川,有時亦包括商洛北部)出現的八種奇特風俗習慣。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關中地區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陝西關中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八大怪。值得一提的是,實際上陝西八大怪中的風俗僅出現在關中一帶,在陝西的大部分地區並非如此。

  1. 麵條像腰帶: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饑。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2. 鍋盔像鍋蓋:相傳在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做鍋盔,麵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3. 辣子是道菜: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關中地區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肴。就連西安城?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4. 碗盆難分開:陝西關中人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5. 帕帕頭上戴:以前在反映陝西關中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的形,和你在電影?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6. 房子一邊蓋: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關中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關中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關中幹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因,在近百年來關中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7. 不坐蹲起來:關中人吃飯的時候喜歡捧著個大碗蹲著吃,蹲在一起邊聊天邊吃,而且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關中人愛蹲的習慣。在關中,經常看到,人們端一碗飯,蹲在凳子上,你就是敬他們一把凳子或椅子,他們也會鞋子一脫,蹲在上面。據說當年文革期間,北京的幹部下放來到陝西農村,他們聽說陝西的農民能蹲,就想惡作劇試一試,在麥場給農民開會時,他們坐在主席臺上泡杯茶,故意馬拉松式的輪流講話,你講完了他講,誰知他們坐都坐累了,而農民居然蹲在那沒事。
  8. 秦腔吼起來: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講著講著也就到臨潼了,在往兵馬俑博物館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始皇陵,這一座陵墓為目前中國排名第003號陵墓,由於受限於科技水平,中國擔心開挖後無法好好的保存始皇陵,因此尚未開挖。兵馬俑博物館一進去就有一種震撼的感覺。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最大,坑深5,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余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1 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總理希拉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跡,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跡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參觀完了兵馬俑,午餐是陝西的小吃,吃完午餐也已經快要兩點了,我們就直接往洛陽方向出發,果然到了七點多的時候才到洛陽。晚餐我們吃洛陽的真不同流水席,總共有24道菜,八道涼菜,十六道熱菜,分別為牡丹燕菜、洛陽肉片、西辣魚片、料子雞翅、油炒八寶飯、條子扣肉、洛陽熬貨、奶湯燉吊子、鴨四件、生汆丸子、燉鮮大腸、洛陽海參、酸湯焦炸丸、米酒滿江紅、圓滿如意湯、番茄雞蛋湯。洛陽水席的每一道都是湯湯水水的,再加上吃一道換一道,所以叫做流水席。我們台灣人的口味偏好清淡,而洛陽人比較重口味,所以大家吃不太慣這個口味,但是嚐嚐鮮,了解一下洛陽的風土民情,也是不錯。不過,我個人倒是覺得,台灣人所說的吃流水席可能跟洛陽的流水席有一些關連,畢竟我們都說我們是河洛人,不是嗎?

今晚住周杰倫來洛陽開演唱會時所住的飯店,但是洛陽晚上八點以後就沒有人在街上閒晃了,所以我們也就早早休息了。初步的感覺,不要說跟沿海的城市,就算跟西安比起來,洛陽還是感覺落後很多。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stPurple&aid=373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