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9/05 00:04:37瀏覽3790|回應6|推薦151 | |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華府分會及大華府輔仁大學校友會於8月21日上午,假馬里蘭州華府僑教中心,舉行華府作協新舊任會長交接,並邀請龔則韞主講「從張秀亞到楊絳的文學寫作和影響」,計有會員近30人出席與會。 會中在僑教中心陳主任世池之監交下,進行新任會長金慶松(金大俠)先生及卸任會長龔則韞女士之交接儀式。陳主任致詞表示,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華府分會自成立以來,積極辦理各項藝文活動,並致力將中華文化及文學介紹予僑社,鼓勵華文創作,成果豐碩。 隨後金會長的開場介紹,提到演講者龔則韞的多才多藝、美女氣質有目共睹,並說他與演講者兩人不僅都來自臺灣,還都是在同一個城市(新竹)出生的。隨後,他話風一轉,說到龔則韞16年前寫了一篇文章《女人味》,她由美東打越洋電話回臺北問爸爸:「什麼是女人味?」龔爸爸說:「那是不可言傳的神韻,是一種內外兼蓄的綜合氣質。」龔則韞追問:「您說得太抽象了,可以舉些例子嗎?」電話另一端的龔爸爸立即舉了古今中外七位有女人味的女士,七位之中有一位就是散文作家張秀亞教授……今天很高興有一位有女人味的女作家為我們講述另兩位有女人味的女作家。 作家龔則韞女士是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擁有柏克萊加州大學環境衛生科學毒理學博士學位的科學家,然而不止外型美麗優雅,專業學識豐富而已,她更有一支神釆出眾細膩動人的筆,文章經常出現在各大報的副刊,也出版了七本包括散文和小說的書。然而她說:「父親學的是經濟,但是如同那一代許多的讀書人一樣,國學底子深厚,也寫了一手好書法。從小就帶著我讀古文觀止,教我作文,培養了我的寫作習慣。」 她強調:「要作一個好作家,要多思考,並與自己的靈魂互動,才不會浪費生命。要辛勤的寫,更要多讀書,再加上生活體驗,就是文學創作的基本土壤。」 隨後龔則韞的演講首先問到:「你最喜歡或欣賞的作家是誰? 其實就是因為基因和環境的不同,各有所好,每個人喜歡或欣賞的作家也不同,有人喜歡金庸,有人喜歡瓊瑤,而我今天要談談兩位我所欣賞的前輩女作家張秀亞與楊絳女士對我的影響。」她替在座的三十位來賓上了兩堂精采的文學課。 她說讀文章時,她會問自己的問題是:「文學有道德底線嗎?」她認為守住這個底線, 是絕對必要的。 北平輔大畢業的張秀亞,出生於五四運動時的民國八年,14歳就開始寫文章投稿,進入輔大中文糸一年後,發現自己的國學程度已經超越中文糸的課程,於是轉到外文糸,一生辛勤不倦的寫作,共有著作82本,包括散文,小說和現代詩。創作風格新颖清麗,意境深遠,作品以散文著稱作品。文章從細微的人間事物出發, 表現一種深邃的哲學觀念, 而使讀者建立起健康的人生觀, 對世界, 對生命, 都有一種美的解釋。曾以《三色堇》獲首届文藝金獎、台湾首届散文獎章; 並以《北窗下》獲中山文藝獎等。1984年獲輔大首屆傑出校友獎。 輔大在台復校後,張秀亞回到輔大外文系和中文研究所任教多年。龔則韞說:「當我在輔大讀書時,聽說張秀亞是文學院教授,就跑去旁聽,而成了她的學生。皮膚白皙,有一種古代傳統中國美女的氣質的張秀亞,說的一口漂亮的京片子,個子小小,但是聲量卻很大。她的文章是在由大自然中攝取無限的生機、力量、美、光、熱。也是輔仁大學校訓真善美聖的綜合體。」 張秀亞的婚姻並不美滿,但是她的作品沒有悲傷哀怨,而是忠於自己情感的反思,一種止乎禮的愛情,不同於今天許多文學作品中赤裸裸的描述。她的寫作觀強調氛圍、克制、境界、忠實。龔則韞舉例張秀亞的《小草》、《黃昏》、《秋夕湖上》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此時我(輔仁校友會長)也舉手說道:「龔則韞也獲得過2005年輔大傑出校友的殊榮,前後兩代才女與美女先後輝映。」 龔則韞接著介紹說:「楊絳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1928年時原本想要報考清華大學,但當年沒有名額,只得報考東吳大學,但是四年之後,她從東吳大學轉到清華借讀時認識了錢鍾書。後來與錢鍾書先生结婚,同赴英國、法國留學。她通曉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譯的《唐·吉軻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其他散文著作《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以及《楊絳文集》八卷風靡海内外。」 又說:「楊絳的語言沉靜簡潔,筆鋒平淡有力,用字詼諧幽默,文章內涵有深度,亦動亦靜,心態樂觀豁達。散文的心境平和、不熅不火,文字樸素、平實親和。但是小說的文筆俏皮討喜,結局的安排有一點與另一位著名女作家於梨華類似,就是布局常常有留白,或是沒有結局,給予讀者留下無限的思考空間。」她舉例楊絳的《小陽春》、《大笑話》、《洗澡》等作品的結局都令人深思 ! 龔則韞認為在自己的房間裡讀了許多張秀亞的書,找到內心的清雅寧靜,斷斷續續寫下世界的視角,散文的、詩意的、悠閒的、迫切的、人文的、科技的關懷。同時,又巧遇楊絳的《幹校六記》及《洗澡》文章,於是開始慢讀楊絳的文字,傾倒在楊絳的詼諧筆墨裡,也給自己的人生調入了幽默靈動。 在張秀亞與楊絳的交錯薰陶中,龔則韞自覺漸漸地越來越像父親期盼中的女兒,似乎也看見父親眼底的濃濃笑意。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