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2/31 10:55:36瀏覽3147|回應3|推薦123 | |
好友吳東麟大哥最近出版一本以英文書寫的遊記-《My Travel Notes》(我的旅遊記錄)。二〇二〇年的疫情期間,哪也不能去,他在家中整理了過去十年的旅遊照片,以英文寫下他的旅行見聞與心得,並委由世界知名的出版商Firesen Press,上個月開始於全球發行。
第一次見到吳大哥是在五年前的華府國建聯誼會年會上,會長在致詞時特別感謝他長年對國建會的支持,而他開朗卻帶有一點靦腆的笑容令我印像深刻。我是當年的新會員,對他不熟,一直要到2019年中,他幾乎每個週五晚上到我家地下室打乒乓球,直到2020年初疫情爆發後才中斷。今年夏天,大家都打了疫苗,我們多次一起參加國建會舉辦的健行,我對吳大哥賢伉儷也有了更多的認識。 吳大哥出生在湖北襄陽,少年時隨父母逃難到香港,再移居台灣,1965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後,他踏上「來來來臺大,去去去美國」的潮流,申請到新墨西哥礦業學院全額獎學金,1968年拿到碩士,四年後,1972年就在羅德島大學得到有機化學博士學位。 總是非常謙虛的吳大哥,自嘲當年在臺大成績平平,但是當年的留學生可以拿到全額獎學金就絕非泛泛之輩。而我在讀大學時,也修過有機化學課,每天讀得天昏地暗才勉強過關,所以我知道能拿到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更是絕非易事。吳大哥又說:「那時美國經濟不景氣,我只好從低薪的博士後給研究員做起,換了幾個工作後,最後落腳在馬利蘭大學哥本校區,從副教授做起做到正教授。」
吳東麟開朗卻帶有一點靦腆的笑容 他拿到博士學位後,曾到隸屬於史密斯松尼(Smithsonian)博物館系統的海洋生態研究中心擔任化學分析博士後研究員。那份工作不儘讓他發現化學之外的世界,包括海洋生物與海洋生態、甚至人文歷史等不同的領域,也讓他養成隨手記錄手邊的人事物或花草樹木的習慣,出門旅遊時也會隨手記錄下常被旁人忽視的一些見聞。 1978年,剛好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因緣際會讓他第一次以隨團科學家團員兼翻譯的身份回到出生的中國訪問。訪問團由史密斯松尼副部長帶隊,國家動物園園長也在其中,那次的訪問,後來也促成將熊貓送到美國國家動物園飼養。
吳東麟賢伉儷在北京鳥巢 1980年吳東麟轉到喬治亞理工學院擔任化學研究員,三年之後,再度回到馬州,進入馬大系統的哥本分校,從副教授做起一直做到正教授,工作滿25年後退休。由於這是一所以教書為主的大學,教授的薪水不高,所以他在教學之餘,開始投資房地產出租。退休後,他的資產已經成長到在巴爾地摩附近,擁有148間出租公寓。退休後,他當起了專業寓公管理收租,收人反而比當教授好很多。 吳東麟總是輕描淡寫地說著他的人生故事,好像成功的人生都是那麼理所當然。2019年,他開始學打乒乓球,近八十歲的他竟然還拜了一位乒乓高手為師,學了一段時間。年底,他開始每週五晚上到我家參加乒乓笑隊打球,他很少缺席,我們也因此比較熟識。看著每個人都是邊打邊玩,他總是笑嘻嘻卻專心地追逐每一球,儘管他已不似年輕人靈活,但一不小心,對手仍會被他打得滿頭包。在球桌上,我也看到他追求卓越和不輕易放棄的個性。 由於新冠疫情爆發,乒乓笑隊中斷了一年多。今年夏天,我們都打了疫苗,在國健會的健行中碰面時,他的夫人敏初姐告訴我:「年底,東麟會出版一本英文的My Travel Notes遊記,他以圖文記下退休後,我們一起卯足勁兒到處旅遊的十年見聞。」書中仍然保持他的處事認真、觀察入微的人格特質,所到之地包括中國、臺灣、香港、俄羅斯、南美、北美、東歐、西歐、澳大利亞、及非洲各地,幾乎全球走透透,就差沒有南北極。
在北京白家大院 夫妻兩人都非常好客,卻常年住在安那波里市,由於大部分的華人朋友多住在蒙郡,經常在週末往返蒙郡。於是2012年將公寓業務交給兒子,夫妻倆搬到波多馬克,儘管一週還是要來往工作至少三次,但是他們可以輕易地呼朋引伴四處郊遊健走,或在家中開四健會。直到去年才賣掉巴爾地摩的公寓,將地產管理責任全部交給兒子,兩夫妻則盡情地享受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
幾天前,我在吳大哥家喝著咖啡,聽他講述新書的故事。「出書的起源是因為退休後,想繼續對美國社會提供貢獻,做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剛好遇到新冠疫情,所以有時間在家整理過去的旅遊紀錄,編成一本書。最初的念頭,其實是想模仿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老殘遊記》,寫一本英文版的個人遊記。等到書出版後,再回頭重讀《老殘游記》時,才知道最初對老殘游記的了解太皮毛,《老殘遊記》是作者劉鶚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敘述,以其微妙之筆通過各種不同人物釋放出的信息,希望喚起人們的警覺。」
吳東麟大哥自許是「從科研究人員走到以教學為主的教書匠,《My Travel Notes》的內容有一些知識性的小故事,也是希望可以教導年輕人要行萬里路,也要讀萬卷書,也提醒一般的觀光客不只走馬觀花,要多理解所到之處的地形地貌、歷史背景與文化淵源。」他以英文出版的目的則是「想讓不懂中文的孫輩們閱讀,也方便讓只會英語的人士閱讀,讓他們了解中國和世界的各種不同文化和歷史,進而促成各個族裔的和睦。」
獲出版商FriesenPress 的通知 《My Travel Notes》上了暢銷書排行榜 注:附上幾小段My Travel Notes的中文翻譯故事和照片 香港調景嶺的故事 今日的調景嶺與九龍半島的許多其他地方一樣,地鐵站旁邊有很多高樓。1949年該地區曾經全是難民營,住了許多逃避共產黨而湧入的軍人和文職人員難民。他們用焦油紙、木棍和有限的建築材料來搭建造簡易違章建築居住。英國政府只提供了必要的食品供應和基本的醫療。
曾經有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從霍亂的瀕死體驗中恢復過來。他母親帶著他離開英國醫院,乘坐公共汽車回到難民營的山腳下。但是小男孩實在是太虛弱而走不動,媽媽只好背著他,爬回山坡上的違章建築。那個男孩就是吳東麟,年輕的女士是他的母親。
上圖為今日的調景嶺,大樓之間的山丘可能就是當年舊難民營的山丘。
早年的調景嶺 南卡查爾斯頓(Charleston) 的故事
查爾斯頓是南卡羅來納州最古老的城市,也是美國大西洋沿岸的主要海港。19 世紀之前,它是大米和靛藍的主要貿易中心。現代查爾斯頓是一個文化和旅遊中心,擁有許多歷史遺跡。靛藍(Indigo)是最早被用南方黑人當來製作織物的染料,它的藍色很容易與棉花結合,所以曾是南卡羅來納州的主要經濟作物,整個州關稅體係都以靛藍出口為中心。民國時期最出名的陰丹士林(Indanthrene)藍布的名稱很可能就源自Indigo。
Mount Pleasant 是查爾斯頓的郊區,擁有一個退伍軍人紀念公園。
馬丘比丘的印加人石頭屋
十六世紀,安第斯(Andean)印加人(Inca)酋長曾經建立一個大王國,其領土包括沿太平洋沿岸延伸的許多高原城市。印加文明的主要貢獻之一是用石頭建築。他們在地衣(lichens)自然開裂的花崗岩岩石注入水,在冬季凍結和膨脹而將岩石分裂成預設的大小。再進行加工挖成凹槽、把手、鑰匙和鎖配件。然後在冬天經由冰凍的地面和河床,將石塊用滾動的原木,將石頭運輸到各地。再精確地裝配在一起建成石頭屋。
上圖是典型的印加石質建築,牆壁略微傾斜,門窗呈梯形。茅草屋頂系在石頭上,形成山牆屋頂系統。還展示了一座兩層樓的房子,其中大石頭延伸到牆壁頂部,以便建造二樓。
安第斯文明在 13 世紀初,在印加統治下蓬勃發展。 印加農民掌握了高海拔農業技術並利用灌溉系統。灌溉溝渠允許水通過受控的重力流從上部梯田流到下部梯田,種植安第斯土豆、紫玉米和藜麥等作物。印加人還成功馴化了高海拔的放牧動物,發展高山畜牧業提供載運及肉類飲奶所需。如羊駝(Llamas)被用來為肉和纖維提供食物。
土魯番坎兒井灌溉系統
土魯番的農產豐富,尤其是葡葡遠近馳名。所有的農作物的水都取自坎兒井,坎兒井地下河是源自附近山脈泉水通過連續鑽孔並除它們之間的土石連接成為地下隧道網。因為這些河流位於地下,無論地面上的熱空氣如何乾燥,水分都不會流失。有趣的是,這種獨特的技術是在大約是在兩千多年前開發,至今仍在使用。
本文刊登在12/30/2021 華府新聞日報【人在洋邦】專欄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