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黑心商人比塑化劑更恐怖
2011/06/01 15:15:38瀏覽174|回應0|推薦0

到底是人心恐怖還是塑化劑恐怖?

最近塑化劑事件被比擬為台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好幾個GMP大廠與藥廠通通中獎,

都使用了含塑化劑的原料,

GMP標章的形象在民眾心中霎時崩解。

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縮寫,在台灣GMP認証協會網頁上是這麼寫的:

"指的是「良好作業規範」或是「優良製造標準」,

是一種特別注重製造過程中產品品質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因用於食品管理,所以稱為「食品GMP」或「FGMP」。"

沒有管理製造食品的原料來源與品質檢驗,這次塑化劑事件在在證明,

不管是攤商還是食品大廠,唯利是圖的心態是一樣的。

當正版起雲劑要價一公斤250元時,廠商卻買一公斤只要100元的"起雲劑",

價格偏離市場行情且價差超過一倍以上,

良心的製造廠應該就知道其中必有鬼,

現在出了事,才來說自己是受害者,

那麼我們這些將有毒飲料與食品吃下肚的消費者算什麼?

以原物料採購來說,許多原物料都有所謂的市場行情,

甚至有國際大宗物資的價格可供參考,

傳統製造業根本不可能可以創造出價差超過一倍以上的產品,

當9成以上供應商報價差異值都在10%之內,

這些食品大廠選擇價差低超過一倍的供應商的商品時,其心態可議。

選用最便宜的原料,錢也是這些商人賺走,

憑什麼現在出來喊冤?

一般製造廠都有專人負責採購與品質檢驗(QC),

具規模的廠商甚至有自己的實驗室,

想賺錢的人什麼都敢加進原料,

這些大廠敢買最便宜的原料,就要為這次塑化事件負起很大的責任,

不管是採購的原物料或是成品的檢驗,

這些大廠沒有落實這些檢驗工作才落到今天這種地步,

最冤的是不知情的消費者,想說買大公司的品牌商品總不至於出錯吧?

結果呢?花錢的沒被當作人看,最悲情的還是消費者!

該賺的錢都賺了的大廠,

請有肩膀的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ll1214&aid=527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