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3/30 13:13:38瀏覽538|回應0|推薦0 | |
筆者大二時,因為原來的行為科學的課,會和筆者去資工系重修微積分的林惠莉老師的授課時間起衝突。林老師那時就是物理科的潘國貴老師的未婚妻。筆者提議給周婆聽後,從週四第三至第四堂調到週五第一至第二堂,並且發生當時系上的「種種事件」,一次有機化學實驗課,一開始因為認為不可能一週上兩次課聽不懂,後來筆者改用台語問,除了怕和選修課衝堂,還有補眠、講手機、阿母交代ㄟ、不想被病患吵(?)、風水不好...阿種種ㄟ代誌攏ㄟ賽陪「窪」登記(筆者當時不敢講自己去提議的原因),然後找快要結婚的系祕徐名冠或圓仔臉的黃欣玫。 一整個學期來講,中醫系的行為科學課程老師比較多,內容廣度比較大,醫學系本科系一半是一個常常講話到一半會變小聲的劉嘉逸醫師上課,另一半又是看影片又是輪流講笑話的......中醫系的課有十個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就自己專長輪流上課及經驗分享,在新建的第二醫學大樓三樓,醫學系搬入的的系辦旁邊。筆者當個學期沒有什麼活動,週四晚上就是貼個一篇要點名上課的在bbs板上,一週當一次這些人的鬧鐘。 這堂課十分讓筆者懷念。當年秋冬還沒十月就已經轉涼,十一月就有近十度的低溫,風有點大,早上七點不到五十分就要出門,爬坡深呼吸,和中醫系同年級的學生上課,當時有Acer數位教學系統,很方便,筆者和其他學生常常帶著歌曲等老師來。筆者會帶著Acer Travelmate筆電爬上爬下的幫助學習,這堂課很輕鬆,是筆者覺得所待的兩年內,最接近臨床課程,也最有系統概念的一段路。行為科學也是精神醫學科的其中一段課程內容,作預修也不錯。 長庚醫學當時大二的課很重醫學和社會的聯結,導入很多倫理課程和診間實例討論。除了行為科學,還有醫用心理學和醫學研究導論與下學期(不過光找假學歷的來教,就是騙術)醫師-病人-社會,生死學與社區服務課是當時耗很多時間的課程。 以下是筆者的快照圖,是醫師們的投影片目錄,以及學長姐們搜集的留給這一屆的考古題。期末考考收書的選擇和問答題,期末得了84分。最後筆者得了88分。很謝謝這些大牌醫師的用心。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