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18 19:08:31瀏覽705|回應5|推薦31 | |
北一女學生在臉書上串連號召各校學生「反12年國教匆促上路之社會運動」,預備於5/27到教育部前靜坐抗議,遞陳情許願書。 訴求有二,一是反對12年國教畸形政策匆促上路,二是希望政府能再度與民間雙向溝通,後者需含40%以上席次為學生或學運團體成員。
北一女高一學生劉亭妤(4/10)在其臉書表示,希望藉由一己之力,讓政府聽見學生的心聲,在目前無法改變升學導向之下,知識競賽仍備受重視,加上多元學習表現之才藝競賽,只是知識競賽轉為才藝競賽;而就近入學更無法保障偏遠地區學生的就學機會。
她並強調「我們不是為了所謂的菁英教育,我們希望這次活動參與者能遍佈各所高中,而不是限於耳熟能詳的幾個。我們也不是在兒戲,這將是一個有規劃的社會運動」。目前已有超過650名學生表示當天會參加,包括彰女、台中一中、松山、延平、格致、苑裡等學生。(4/17新聞)
目前協辦單位有「反12年國教全國聯署陳情學生會」與建中學生發起的「反畸形12年國教學生聯盟」。
「反畸形12年國教學生聯盟」發言人洪靖,是建中高三學生。他說,12年國教「超額比序」,恐怕會造成社會階級更難流動。他們不是反對12年國教所強調的「特色招生」、「適性發展」,但目前課綱都還是舊的,高中生課程被規範滿滿的,怎麼能規劃得出特色課程?新的課綱尚未完成之前,不該讓畸形的12年國教冒然實施。 他規劃和教育團體聯絡,想串連各校反12年國教,如果反應熱烈,不排除進一步抗議活動。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楊益風表示,家長和學生討厭在不穩定中競爭,12年國教規畫免試,大家比多元,可能會造成「優勢家庭有優勢」。 (現在連國、高中生都打算要走上街頭抗議,希望12年國教延後實施。) 《聽聽台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怎麼說》:
(4/13)丁亞雯說,基北區103年將有7萬5040名學生參與新制,粗估約2萬5000多名學生將在「多元學習表現」上獲滿分(多元學習再分成獎懲、均衡學習及服務學習3項,見下面說明),最後只能比「會考成績」及「志願序」。
參與免試入學,基北區學生須依「多元學習表現」(40%)、「會考成績」(30%)與「志願序」(30%)總合或依次比序入學。若發生超額比序,就以「電腦抽籤」決定分發序。 丁亞雯不諱言,若僅有個位數學生抽籤還勉強可接受,但若讓許多人都須抽籤決定歸處,勢必影響學習動力與動機。依目前教育部方案,確實無法達到「因材施教」與「有教無類」教育目的。
丁亞雯坦言,在「教育部框架下」,12年國教上路後,確實將大量出現「抽籤決定錄取學校」情形。已向上反映,但既然教育部有所決定,只能遵守。
《再看看基北區訂出來送審的方案》
(4/13)基北區12年國教免試超額比序內容已送達教育部送審,其項目只有志願序(30%)、多元學習(40%)及會考(30%)3大項,多元學習再分成獎懲、均衡學習及服務學習3項,一共5項。
次比序方面,如會考成績,精熟有6分、普通4分、待加強2分,總分30分加上作文級分,比完總分仍難分高下後,依序比「國數英社自作文」,國文是第一順位。
志願序方面比較複雜,可填30個志願,再依志願序評分,但這個部份尚未經審查委員通過。 《聽聽教育部怎麼說》:
雖然丁亞雯說可能會出現大量電腦抽籤的情形,但教育部堅持還有「次比序」可比較,抽籤是最後不得已才要採取的方式。
「各縣市所訂出的比序項目和評分方式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並和專家學者共同討論所得出的結果,絕對不會輕易使用抽籤的方式。」中教司表示,各縣市將依自己所選的項目作比序評分,如果大項目分數相同,還會依次比較個別項目的分數,做出排名,絕對不會讓大量學生以抽籤決定學校落點。
12年國教,教育部希望各高中都優質化,校校都是明星高中。
12年國教的目標和理想,獲得台灣各界一致的認同,但是實行細節卻讓家長們憂心忡忡,其中菁英教育更是外界關心的焦點。 《再看看建中為何要成立「12年國教因應策略小組」?》:
(4/4)「12年國教因應策略小組」秘書長王雅琪說,建中校友跟教育部協調時,願意接受教育部補助可以不必那麼多,讓學校自己想辦法。原先成立小組的目的,是要協助募款,政府不能提供的經費,由建中自己想辦法,只求不要在政策上阻撓。
面對菁英教育,教育部原先的態度都是說「尊重」,但是教育部長蔣偉寧日前在立法院喊出113年要達到全面免試,聽在部分家長耳裡,是想要消滅菁英教育。教育部連續幾次的發言,讓家長很緊張,「政府逼我們非批評政策不可」。
12年國教價值、觀念調整,立意非常好,讓每種學生都有發展的空間。但教育部要全面免試,讓人感覺拿掉菁英高中,大家不用拼了,一視同仁,孩子會覺得沒有什麼好努力的。
建中校長陳偉泓說,12年國教目標和理想都支持,但是作法應該要像砌磚,一步步的往上蓋,之後變水到渠成,而不是先設定目標。以免試為例,建中願意配合政府政策,在103年提出15%免試入學,但之後的比例,應該要實施之後再評估,而非先設定目標。K-12一貫課程方案109年才能實施,十二年國教卻趕在103年倉促上路。
十二年國教希望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促進區域及城鄉均衡發展,但產生的結果卻不是如此,而是公私立翻轉,讓私校招生更好。 建中面對12年國教,去年底在校長陳偉泓的號召下,學校教師成立「特色課程規劃小組」,每個星期四晚間6時到9時聚會討論。
「12年國教因應策略小組」則提供學校各項協助。小組成員非常多元,包括台灣工銀董事長暨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德安資訊董事長李正媛、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王伯元、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王立昇等。
駱錦明認為,「未來,會變成只有有錢人的子弟才能讀得起好學校,而窮苦人家的孩子,恐怕永遠都沒有翻身的機會,想到這裡,駱錦明忍不住地提高聲調說,『天底下那有比這更不公、不義的事』?因此他絕對反對廢除明星學校的國教方案」。
王伯元主動投書媒體說,政府「應該做的不是砍高就低,硬將明星高中一般化,而是要將社區學校的品質提升上去,讓每間學校都有吸引學子去就學的地方,這才是教改真正意義之所在。」
陳偉泓說,12年國教的實施對建中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學校要把握機會,提升辦學績效,迎接挑戰,要好再更好,未來要給學生全人的學習環境,培養出「博雅建中人」。
《教育部長找來了一個12年國教的典範》(轉貼) 台灣漫畫新秀「顆粒」,小學五年級那年「被數學打敗」,後來在漫畫找到救贖和快樂,14歲立志當漫畫家,她投入漫畫創作不到四年,連奪台灣金漫獎、中國金龍獎和日本國際漫畫賞等大獎。 顆粒勇敢朝夢想前進的故事,讓教育部長蔣偉寧眼睛一亮,認為她是十二年國教「適性發展」的「role model」 (學習典範),邀她今天下午一起上教育電台對談。蔣偉寧還帶著顆粒的漫畫回家,兩個兒子搶著看。 今年29歲的顆粒小四以前功課名列前茅,但升上小五的數學變很難,讓她深受挫折和打擊。顆粒說,她不愛念書,但從小卻只能念書,覺得自己的世界是黑白的;但漫畫的世界並不黑白,各種人性與情感更是迷人,「是漫畫救贖了我」。 但一開始爸媽禁止她接觸漫畫,所以每次帶漫畫回家總是偷偷摸摸,14歲那年,她寫了一封信給爸媽,「未來我想靠畫畫走出自己的路」,懇求他們同意她看漫畫和收集漫畫,終於獲得爸媽的支持,她很感謝爸媽對她的包容與支持。 顆粒的漫畫故事環繞在溫暖親情與青澀愛情間。作品《Lovely無所不在》是隔代教養的男主角與爺爺的親情,曾登上大陸熱門漫畫雜誌《漫友》封面。《許個願吧!大喜》的主角高大喜是個讀國二的不良少年,由於老師的女兒生了重病,高大喜得做好事滿足天使才能讓她病情好轉,過程中發生連串趣事。 為何以隔代教養和不良少年為創作主題?她說,因為她的讀者年齡層在青春期占大部分,這個時期孩子看的書會影響他們對未來的想法,所以她想透過漫畫告訴他們生活現實的一面,父母的辛苦、友情的重要、面對愛情的處理方式,用漫畫的力量走進他們的世界,理解他們。 回首自己的求學路,顆粒說:「我想沒有人喜歡念書的,誰喜歡死背呢? 」想用心念書,就要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一旦有目標,念書就不會痛苦了。例如,有人喜歡日本動漫,因此對日文有興趣,想去日本留學,這樣念起書來才有動力。 (李家同教授若得知此事千萬不要再度動氣!) (還有,不止顆粒是典範,演藝圈很多人都是典範,他們都有很多粉絲,如張惠妹、周杰倫、大S、小S、阮經天……等,不勝枚舉!對了,忘了一位年齡最小卻最會賺錢的小小彬和迷你彬!)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