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1 08:01:34瀏覽340|回應0|推薦19 | |
聽媽媽的話 可延伸閱讀【偶像】 音樂是我們缺一不可的朋友,有音樂的生活是彩色的,沒有音樂其實也還好,雖不像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人生必需品,卻是精神食糧,如音樂治療,可以轉換生存當下所面臨的困境,提醒您活下去的動力,且提升生命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有些工作者其實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做工,為免怠工他們常會打開收音機;一個人旅行在旅途上常看到有人戴著耳機,聽著MP3錄的音樂;咖啡餐飲店放著輕柔的音樂增加氣氛。最令人討厭的就是大賣場的噪音,不但高分貝而且宣傳打折等訊息不停地播放,簡直是噪音且倒胃口,恨不得趕快離開。不禁替這些員工憐惜,將來他們的耳朵一定出問題。 音樂也是一種語言,就像說話一樣,不同的情緒所呈現的音樂是不同的。我愛上「藍色情挑」憂鬱的樂音,更喜歡如巴哈、貝多芬、莫札特等繁複卻有著規則旋律的古典音樂,也喜歡蕭邦、舒伯特等浪漫幽雅的抒情方式。 音樂要普及化,古典樂相對比較艱難,於是有流行樂、爵士樂、鄉村音樂等,更有人將之結合成搖滾樂(roker),那就太棒了! 有一個年輕人Jerry C,那時他還是大學生,自創「卡農搖滾」,放在YouTube上,造成網路一片轟動,風靡全球,可說是紅極一時。他彈奏吉他的技巧的確令人佩服,也因改編幾首耳熟能詳的古典樂曲成為搖滾版而成為風雲人物,後來聽說他與華研簽約,替歌手作曲,至於其創作能力能否持續則有待時間考驗,加油、加油。 另一位選秀節目一夕爆紅的年輕人林育群,從小對歌唱就有濃厚興趣,將唱歌視為日常生活一樣自然,從小到大參加過無數次歌唱比賽。真正有實力的人是給準備好的人,台灣人對其外表扣分,當初不看好他,然而他卻因受到國外節目的邀請而紅回台灣。 以貌取人常讓當事人覺得自卑而更發奮圖強,安於現狀者則往往不進則退。 舞台是殘酷的,夢想是虛幻的,是否真正具備實力努力不懈,且能抓住時代脈動才是王道。尤其亞洲天王周杰倫,目前正當紅,無人能比,他是有實力的人,企圖心又強,也是需要靠包裝。現在連政治人物選舉也很注重形象,可形象不是只有外表而已,內在才是重點,特別是公眾人物。狗仔們每天跟在這些人住家附近,就想挖掘內幕醜聞等八卦,有時在一夕之間名聲如骨牌效應般如山倒,不可不慎也。他們能夠維持不受緋聞影響的方法就是,面不改色,氣定神閒,臉皮厚一點,千萬別動氣。要不然就是規規矩矩不做虧心事,撒謊終究會被拆穿,高凌風果然薑是老的辣,懂得如何應付媒體,化解危機。 每個世代的年輕人都曾經歷認同與投射這個階段,而成為某某偶像的「粉絲」,成立粉絲團衝人氣。其實說穿了,都是經紀公司為了賺錢所設計的商業手段。我記得數年前,朋友的小孩讀大學時,聽說她是英國某樂團的粉絲,若有表演就搭機前往英國聽歌,除了機票錢、入場費還有周邊商品的消費,這些花費加起來可不是小數目。而如果自己的偶像被欺負了,彼此之間還會為了護主互相攻擊、漫罵。楊宗緯最近將出版的專輯封面像浮屍被粉絲罵翻了,唱片公司只好重新製作,損失百萬,可見粉絲的力量不容小看。 崇拜偶像若果真是人類天性使然,即使現在已是民主社會,那麼以前將國家領袖神格化也就沒有什麼好批評的,也可說是正常現象之一。演藝圈用經紀公司包裝藝人賺大錢不也是同樣的效應嗎?也有很多人將自己所信仰某宗教的領袖神格化,還有一些國家仍保留皇室傳統,其所代表的精神甚至不容被人挑戰,不也是如同偶像和粉絲之間的關係,其象徵意義是一樣的,不是嗎? 這就是人性追求歸屬感、認同感,花錢滿足虛榮、夢幻,卻不知真正意義究竟何在的人性本質?人生本就虛幻,不必太認真。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