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5 15:26:08瀏覽5101|回應0|推薦34 | |
↑聖馬洛的海鷗
聖馬洛 St. Malo 聖馬洛位於不列塔尼半島北側底部,是ㄧ個有城牆環繞、三面環海、一面連接陸地的半島要塞都市。聖馬洛又名海盗船窟,在16-17世紀時,其獲得法國國王的特許,在戰時可以對敵國船隻進行襲擊及搶奪貨物的私掠船,大多來自聖馬洛。二次大戰期間,城市八成被德軍破壞,惟有城牆逃過一劫,保存了下來。 ↑聖馬洛的舊城牆 聖馬洛的觀光中心是城牆環繞的舊城區,以細帶狀的陸地與本地連結,昔日則是呈現龜甲形狀的岩島,四週被花崗岩堅固的城牆所環繞,和陸地連結的地方是固若金湯的城塞,與本土的人造港、漁船和遊艇形成特殊的景觀。往前望去則是壯觀的英吉利海峽,在海峽中散佈著許多零星的島嶼,往返英國本土的渡輪也在此進出。 ↑聖馬洛的舊城牆 在聖馬洛舊城區入口處的聖文森門旁,眼尖的我又發現了「旋轉木馬」!再度驗證我的理論-「法國果然是ㄧ個充滿浪漫的國度」,從這些細微的小地方就可以發現的到喔! ↑聖馬洛的旋轉木馬 要了解聖馬洛的最好方法,就是登上聖馬洛舊市區的城牆走一遭。城牆上的視野非常遼闊,整個城牆的步道長約 ↑聖馬洛的舊城牆 西側面海的前方有一個名為格蘭貝的小島,著名的夏多布里昂的墓就是葬於此島。退潮時可以沿著沙灘走到格蘭貝島或北方的要塞島,在此地的漲退潮的落差極大,可達到 ↑聖馬洛的無敵海景(退潮前) ↑聖馬洛的無敵海景(退潮後) 在城牆西側ㄧ隅,有一座突向大海、名為比爾比杜尼的堡壘,此堡隔著護城河(現改為馬路)分為內外兩層,在內有一個出身豪傑的修克夫船長雕像,左手握著寶劍,右手指著英國的方向,口中大喊著、「收拾他們吧!」,這個雕像來頭不小,可是有些典故可以說說的喔! ↑聖馬洛的舊城牆 IAN師講古囉!話說年輕時的修克夫在私掠船界非常活躍,後來成為船長,發揮了海上的戰鬥長才,也為自己賺進了億萬的財富;年僅36歲就宣佈退休,但仍繼續從事私掠船及貿易船隻的投資事業,使其財富不斷地增加。 據說當年拿破崙在與英軍作戰時,曾經想要登陸大不列顛群島,但是拿破崙的海軍卻屢戰屢敗,於是召見修克夫,希望借著他的海上專長攻打英國,但修克夫認為幫助法國海軍攻打英國海軍並不困難,但是要護送或搭載法國陸軍的船隊橫渡英吉利海峽則是很容易落入英國海軍的陷阱,因此對於拿破崙的想法表示不讚同。 那時的拿破崙對修克夫的看法十分不以為然,決定要好好地修理他,所以故意問到:「聽說你以踐踏我的臉為樂嗎」?因為當時坊間盛傳修克夫家財萬貫,奢華的程度、連客廳的地板都鋪著有印有拿破崙肖像的金幣;修克夫知道拿破崙故意要找他的麻煩,於是微笑的回答他說:「陛下,沒這回事,我沒有踩在您的臉上,因為我家的金幣太多,不是平鋪而是通通直立的啦!所以我是站在您的頭上囉!」 ↑修克夫的雕像 其實跑船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必須長時間離家背景,而且在船上的生活環境也不好,所以修克夫的一生看似多采多姿、有享用不完的榮華富貴,但是行船人的甘苦,只有曾經經歷過的人,才能夠領略一、二呢!因此,我們就改以台灣版的「望你早歸之不要走」來kuso一下囉! ↑修克夫的雕像-真人雙人PK版 聖馬洛的市中心有一個古老的聖文生教堂,最古老的部份可以回朔到11世紀,最新的部份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修的。大教堂東側一帶非常的熱鬧,可以在此購買不列塔尼的地方名產!像我們就買了鹽之花、與道地的一些餅乾類的東西,價格不便宜,但還蠻好吃的就是了! ↑聖馬洛的教堂
↑聖馬洛舊城區的街景 ↑聖馬洛舊城區的街景 不知不覺,也逛到了中午時分,該是填飽五臟廟的時候囉!今天的午餐則是享用不列塔尼的海鮮風味餐,口感不錯,海鮮也夠新鮮,不過份量沒有印像中的多,這是比較小可惜的地方。 ↑聖馬洛之布列塔尼風味午餐 聖米歇爾山 Le Mont Saint-Michel 聖米歇爾山位於諾曼地和不列塔尼的交界、翡翠海灣中距海岸約 聖米歇爾山呈圓錐形,方圓約 ↑聖米歇爾山遠景 聖米歇爾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708年。據說,當時的亞夫航什(Avranches)主教歐貝下令在棟伯山為大天使建設一座神殿,此地便成為重要的朝聖之地,為聖米歇爾山悠久的歷史揭開序幕。本篤會於十世紀在此建立修道院,山下也逐漸發展出村落的形式,十一至十三世紀建成了哥德式的修道院,自此它的外貌就沒有太大的改變。聖米歇爾山上沒有堅固的堡壘和城牆,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卻成功抵禦了英軍的攻擊,不僅是軍事建築的典範,更成為法國民族精神的象徵。
↑聖米歇爾山入口 從連外道路往聖米歇爾山走去,第一個碰到的高塔叫做「國王之塔」,它是島上八個塔中最靠近入口的一座。在島的入口處,有一個遊客中心,那裡有提供英文的旅行小冊子,不妨可以拿一冊來參考,不過我們的旅行社還蠻貼心的,提供的是中文版的說明書,非常實用喔!通過島的入口就是被稱為大道門的門,再往前走去便是「國王之門」了,它是ㄧ道用鎖鏈吊起的吊橋,用於防範敵人的入侵。 ↑這就是聖米歇爾山入口旁的「大道門」,再往內走便是「國王之門」了,順便一提,「國王之門」旁有一間非常有名的餐廳兼旅館(La Mere Poulard),有提供聖米歇爾山的名菜-蛋包飯,而這也是我們今天晚上要住宿的古蹟飯店喔! 城內有條名為格蘭德留的主要街道,它是通往修道院的大道,途中有很多旅館、餐廳和禮品店等,多數是二十世紀初復原的建築物,但仍保留著十五、十六世紀的面貌。漫步在這狹小的街道上,間或著一陣陣的淒風苦雨,彷彿有股漫步在九份老街上的錯覺呢! ↑聖米歇爾山街景-格蘭德留街道 走到格蘭德留街道的盡頭,就是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入口了。它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古蹟,整體的設計絕非其他修道院可以比擬;中古世紀的建築師傅在設計時,完全依據金字塔的山形,圍繞著花崗岩的岩石山向上建設各幢樓層。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入口 修道院的附屬教堂位於山頂,由若干地下小教堂構成的平台所支撐,可承受上方長達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附屬教堂 西側平台位於修道院的附屬教堂前方的廣場,十八世紀時,教堂中殿前三只廊柱的部份因火災而被夷為平地,如今也成為平台的一部份;從平台上可以俯瞰海灣美景,西觀崗卡勒(Cancale)岩石,東眺不列塔尼至諾曼地的懸崖峭壁,並可以欣賞西南方內陸的多勒山(Mont-Dol)與北方的董伯蘭島(Tombelaine),遠方還約略可見休塞群島(Chausey),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花崗岩建材便是出自當地。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附屬教堂外的西側平台 修道院的附屬教堂建於西元一千年後的數十年間,位於海拔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隱修院迴廊 隱修院迴廊位於十三世紀的奇蹟樓樓頂,可連結食堂、炊事間、教堂、宿舍、契約室與許多樓梯。隱修院的迴廊經過設計,顯得特別輕巧,以雙排石柱錯開的排列方式,營造出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隱修院迴廊 從隱修院迴廊進入食堂後,再下樓進入貴賓廳,然後再繼續前進至巨柱地下小教堂後,可以發現一些巨大的石柱;這些石柱的柱體粗大,有的甚至需要三個人才能環繞起來呢!而這些巨型石柱的主要功用,就是用來支撐上層修道院的附屬教堂。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巨形石柱 在巨柱地下小教堂附近,有一只建於1820年的巨大轉輪。這個巨輪仿造自中古世紀工地建造專用的動力輪,在修道院被充作監獄使用的期間,專門用來運送囚犯的食物。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巨大轉輪 從巨大轉輪開口向外眺望,可以看見遠方沉澱的沙洲即景;灰濛濛的陰霾景致,滲透著微涼的午后雨景,不禁令人發想起,我們所駐足停留的此時此刻,是否和多年前囚禁於此處的囚犯一樣,有著相同悲壯悽涼的感受?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巨大轉輪向外遠眺 參觀完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後,我們往格蘭德留街道的方向走去,或許是不熟悉地理方位的關係,在穿越某個不知名的迴廊轉角後,我們竟然「迷、航、了」!迷失在細雨紛飛的聖米歇爾山午后,未嘗不能發現這意外的美景呢! ↑聖米歇爾山街景-迷航的午后 回到飯店稍作休息後,接下來就是眾所期待的晚餐時分囉!這個餐廳(La Mere Poulard)來頭不小,可是有些典故可以說說的喔!請聽IAN師講古囉!在1870年島和陸地相連接的道路開通前,朝聖者們都要邊注意潮水的起落,邊步行或利用馬匹、二輪馬車等往返聖米歇爾山;當時海灣漲潮時的潮水速度驚人,常有許多人因閃避不及而被海水捲走喪失了性命。當時蛋包飯的發明者阿奈特20多歲時嫁給了住在聖米歇爾山的麵包師傅的兒子維克多.普拉爾,兩人於1888年開始經營提供給朝聖者的客棧。她既是賢妻良母,也是才華洋溢的廚師,她開始思索一種提供給疲勞的朝聖者充足熱量又富營養的菜式,於是便想出了蛋包飯,這很快就在朝聖者中獲得好評,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島上的名菜。 晚上我們所享用的餐食,當然也包含這道的傳統美食-蛋包飯囉!這裡的蛋包飯口感不錯,入口很滑順綿密,不過卻又和台灣的蛋包飯口味有所不同,有興趣到此一遊的朋友們,不妨可以點來嚐鮮、品嚐看看囉! ↑聖米歇爾山晚餐- ↑La Mere Poulard古蹟飯店 聽導遊說,聖米歇爾山晚上的夜景也堪稱ㄧ絕,不看可惜!所以嗜拍如命的我,怎能放過如此良機呢!晚上11點多,向老婆大人告了假,背起相機與腳架,開始了我與聖米歇爾山夜拍的初體驗。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開始時就碰到了海水漲潮,淹沒了聖米歇爾山的入口,所以我只好先去格蘭德留的街道夜拍;等到潮水稍退後,我終於如願以償的踏上了連外的道路上,把相機、與腳架一切都準備就緒後,沒想到這時候卻下起傾盆大雨,一下就是ㄧ個多小時,所以等我夜拍完成、回到飯店後,已經是午夜時分了,真是累死人啦! ↑聖米歇爾山夜景 ↑聖米歇爾山夜景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