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5 07:59:20瀏覽1440|回應6|推薦100 | |
「曾經,這條街道上,車子不多,孩子倒有一大群。」我的新鄰居湯瑪士謂嘆著說,「那時候,我們玩街道曲棍球,一條街小孩幾十個,還得癡癡的排隊。」「現在,你瞧!街上一個小孩也沒有。」我沒說話,心裡知道,現在這條街的少數孩子在哪裡,亞裔孩子大部份躲在家裡讀書、練鋼琴、玩電腦。 新鄰居湯瑪士老了,看起來應該有八十歲(我可不敢真問,只能胡猜),老婆前些年去世,一個人守著住了五十年的老房子老家,堅持不肯離開。四個孩子各自成家,散居加拿大美國,就沒一個住溫哥華。兒孫們一年難得回來一趟,匆匆忙忙中,禿了的糟糕可惡腦袋(敲著頭殼,湯瑪士最在意的一頭金髮,只剩幾絲灰白),八個孫子的長相都沒能記清楚,湯瑪士說得激動萬分。 因為房子裝修數月,我給左右對門新鄰居一一送瓶紅酒,聊表歉意之外,也算拜個碼頭,遠親不如近鄰,爾後大家見面機會多,總不成月月年年胡亂揮手,連個名字都叫不出來。 三十年光陰似箭,溫哥華整個變了樣,雖然本地人退休時賣了老屋,個個笑得嘻開了嘴,畢竟還是感觸良多,這城市景觀的確截然不同了。許多新移民以為,本地人不喜歡亞裔移民,其實並非事實,他們只是感傷消逝了的青春,以及,一個個離家的孩子。 溫哥華人幾乎都是移民,差別僅在於第幾代。一群人碰在一起,談起自己或父母或祖父母的原居國,個個都有一番故事,沒故事的人移了民,也會冒出一堆故事。餐廳裡頭吃飯,逛街買菜,到處聽著種種外語,彷彿居住在聯合國。 移民造就了富裕的溫哥華,一個曾經不重不要的小城市,房價居然超越多倫多、蒙特婁,領先全國遙遙第一。僅僅三十年,房價一漲再漲,好學區的翻了五六倍,地點不佳的(例如路衝)至少也三四倍。比價效應之下,溫哥華周遭城鎮也都漲翻天。 「一個個都搬走了,唉!我也快了。」湯瑪士清楚知道,「我搬家的日子也快了(意思是搬到老人院)。」眼看著鄰居一個個都成了黑(灰)頭髮黃皮膚,我能理解那種時代變遷的傷感,他和鄰居們相處得很好,絕非不喜歡被亞裔鄰居包圍,只是難免感慨多多,他的時代過去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