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7 07:12:24瀏覽543|回應1|推薦16 | |
昨天早上與Jenny參加女兒學校所辦的親職講座,由慈濟所謂的「靜暘師姐」擔任講師,講座內容概以慈濟的竹筒歲月與靜暘師姐加入慈濟三十年自己對上一代與下一代的實際轉念作為,二小時的過程多次觸動了內心該解未解的環結,我想這是一場讓心靈有所收穫的饗宴。 慈濟的竹筒歲月中讓人感受「毅力」是成就慈濟四十年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的源頭,當然呈現層總是勾勒那蓽路藍縷的艱辛,但我想慈濟與傳統佛教最大的差異是由出世的形而上宗教教義力行於入世的形而下濟弱扶傾,那是一股極大的能量,但我仍對慈濟運作的「系統」相當陌生,而這陌生是對「慈濟能量的吸收與釋放」的運作模式存有探索之興趣,我想一切會隨緣起而漸次開起陌生之門。 靜暘師姐觸動內心該解未解的環結最深的莫過於自己的「脾氣」,不論任何爭執皆起於溝通的最後一句話,如何將可能造成衝突的話語轉換成窩心語句確是一項修為,她以「無子西瓜」、「不夠爛的綠豆」及「誤闖家門的蚊子」等為例實令人不覺莞爾稱奇(有機會再將詳細故事分篇敘述),因為那正是一般家庭生活的寫照,靜暘師姐並提及人生必定及時去做的兩件事:「行善、行孝」,並且人的心不要都放在門內而整日便『悶』,而是將心活化而成為『闊』,且對子女的要求要降低但要對自己標準要提昇來闡釋為人父母應開廣心胸並感恩上蒼賜於我們健康的子女,我想這是絕對面與相對面的心理妥協吧。 下週六早上慈濟高中還有另外一場親職講座,下午社區邀請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