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藥引不等同於引經藥
2011/05/30 07:43:06瀏覽188|回應0|推薦17
藥引”又稱“引藥”,為中藥的特色之一,是一種用於配合中藥煎劑或中成藥使用的服藥方法。具有引導藥物發揮療效,擴大方藥套用範圍,兼有解毒、調和脾胃的功能。藥引起源於何時尚未考證,至少在《傷寒雜病論》已經使用了,如桂枝湯中的姜棗即是使用藥引的典範,但當時以至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並無藥引的概念。大面積使用藥引是在宋代,當時官方設立了“醫藥和劑局”和“惠民局”藥局的產生特別是第一部成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頒布促進了成藥的發展,也促使藥引得到廣泛使用。

        據有學者統計,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788種中成藥中,幾乎每一種都記述了應配伍引藥的內容及服用方法,涉及中藥達90多種,成為中成藥與引藥配伍套用的典範。如八正散用燈芯可以導熱下行;失笑散用醋調服,引藥入肝經,同時對瘀血疼痛有效;涼膈散用白蜜,既可緩和硝黃之峻,又能存胃津,潤燥結……金元以後,醫家習慣在煎好的藥物中加入或用藥引來煎煮中藥,到明清時期套用藥引已比較普遍。元代名醫王好古在論述牽牛子時就指出該藥“以氣藥引之則入氣,以大黃引之則入血。”

  需要指出的是,藥引與引經藥的概念有交叉之處,因而許多人認為藥引就是引經藥,其實不然,藥引可能具有引經作用,也可能不具備。藥引一般具有引經、增強療效、調和脾胃、解毒、矯味等作用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功能。同時藥引大多是一些生活常見藥,還有不少是食物。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