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核代價太高日本重啟核電勢在必行
2013/09/16 15:53:49瀏覽147|回應0|推薦3

 

 

報載日本15日晚間開始關閉最後一個營運中的核電反應爐,於2011年福島核災後,二度暫時成為無核家園。不過,無核家園的代價高昂,讓日本仍難以完全棄核。民調顯示,多數日本民眾仍反核,剛發生核災時數萬人反核抗議的場面卻不再出現,台灣並無核災但反核形成時尚風潮,原因也許是日本電費比核災前增加了三成但台電仍賠本廉售電力所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擁核人士認為,風力、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太昂貴且不穩定。此外,日本已投入數兆日圓發展核電廠及相關技術希望外銷技術至全球賺取外匯,若日本棄核則南韓將接收日本的核電海外市場,成為最大的核能受益者。

以歐洲廢核大國德國為例,2009年修訂《可再生能源法》後,德國的可再生能源轉型引發的電價上漲讓企業及民眾怨聲載道,同時產生供電穩定性下降、電力市場混亂及電網擴建瓶頸等問題,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在於當風能、太陽能發電處於高峰時,大量可再生能源電力冲擊電力市場造成電價下跌,使得傳統化石能源賠本經營,2011年日本福島電廠發生事故,默克爾政府宣布加速退出核能,要在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廠,退出核能,傳統化石能源將與可再生能源長期併存。據統計德國實行能源轉型以來,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降反升,2009年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德國企業和家庭用電還需繳納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費,近年來此一費用一升再升,目前已達5.3歐分/度。

本年第三屆“面向21世紀核能部長級國際大會”627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總幹事天野之彌在致辭中呼籲各國對核電前景保持樂觀和信心,並稱核電是一“久經考驗”的能源方式,而且安全性正在增强,各國應當“充满自信”面對核能未來。福島事故曾引發全球對核電安全高度關切,西方國家對核能前景爭吵不休,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核能產業却是方興未艾。以俄羅斯為例,目前正在使用33個核電機組,2030年前,計畫再建38個核電機組,並將核電比例提高到25%30%。停用核能後日本進口大量石油天然氣彌補能源缺口,東京電力公司面臨巨額虧損,預計2013財年淨損失將達1600億日元。目前,全球共有434座正在運轉的核電機組,69座正在興建,天野之彌樂觀地表示,全球核電機組數量今后20年間至少增加8090台。俄羅斯科學院安全發展核能問題研究所副主任伊戈爾•林格表示,核能產業有幾項優點:一是減少温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二是促進能源結構多元化;三是促進相關科技與出口業發展。這是俄羅斯擁有豐富油氣資源却依然大力發展核能的原因。而對於無能源資源的台灣,發展核電更能够降低本國能源對外依賴性。另外關於核能安全性,各國科研學者也在不斷努力,目前第三代核電廠(核四廠)技術已經成熟,較福島事故中的第二代核電廠更安全,而第四代爐心不會熔毀的核電廠也已問世,核電安全將可獲得更好的保障。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8544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