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菅直人不是能源專家其對再生能源推展困難未充分理解
2013/09/14 14:18:22瀏覽121|回應0|推薦2

 

 

一、能源發展須具前瞻性、務實性及宏觀性

報載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參訪核一廠後拜會新北市長朱立倫;菅直人強調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核能」,提出廢核推展再生能源的理念,盼台日能攜手推展再生能源。事實上第四代高溫氣冷式爐心失去冷卻系統也不會熔毀是絕對安全的核能,能源發展須具前瞻性,未來的核能科技將更安全且更經濟,而從務實性來看再生能源可以發展但不能用作基載電源,日本福島事故後,可再生能源經實證無法挑起重擔,仍要進口大量價高的天然氣彌補電力的不足,20127月,日本實施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收購制度,其定價為火力發電或核電的25倍,給投資者一定盈利空間,制度實施後縱使太陽能投資猛增,可再生能源僅占電力供應的0.6% 除成本高昂外,太陽能、風能易受天氣影響,輸出功率很不穩定。

 

二、日本推行再生能源的問題

根據能源報報導,在20113月被海嘯淹慘的福島地區,工人們正在安裝太陽能板,這裏的公園變成一個大型太陽能發電廠,自2012年起,日本的太陽能項目遍地開花,北海道利用閒置的空地建造了大型太陽能發電廠,南部九州島也同樣是太陽能發電地區。能源工程公司JGC在九州建設了一座26.5兆瓦的最太陽能發電廠,但日本太陽能電力價格高達43日元/度,遠高於平均電價的14.59日元/度,日本政府日前進一步將太陽能價格降低至37.8日元/度,昭和壳牌石油公司董事長向《華爾街日報》透露,由於政府補貼,短期内投資者對太陽能項目仍有興趣,儘管如此,日本10大公共事業公司的火力發電量去年仍然增加了10.2%,約佔日本全國發電量的90%,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到總發電量的1.6%,簡單的說從實務面來說日本發展再生能源是要靠政府的大量補貼,而其總產量微不足道是吃不飽的

 

三、歐洲的再生能源發展瓶頸

      依據中國碳排放交易網報導,由於歐洲經濟不景氣,大多數歐盟成員國不再像以前那樣支持可再生能源,有的國家削减財政補貼或採税收政策,捷克就是其中之一,7月末捷克政府通過結束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立法草案,太陽能將成為補貼削減的第一批項目,新的太陽能和生物沼氣發電不再享有補貼。除了捷克德國、西班牙等綠色大國也對可再生能源補貼消化不良。西班牙多年來一直斥巨資填補能源價差,現已成歐盟區最大公共負債國,背負著260億歐元的能源補貼債務,

過去1年,太陽能破產浪潮幾乎摧毁了整個行業,而投資者向太陽能投資近250億歐元也全泡湯。擁有世界一半以上太陽能電池板的德國損失最惨重。201212月至20131月間,德國110萬個太陽能發電系統幾乎全癱瘓,基本無電可發。為了防止大規模停電,德國電網不得不從法國進口核電,或啟用更貴的天然氣發電或污染高的燃煤發電作為備用電力。意大利則設定了可再生能源補貼限額,年度補貼支出不超過65億歐元,歐盟委員會也暗中拖延可再生能源議程,他們已接受了整個歐洲大陸能源價格提高的事實在。5月在布鲁塞爾的歐盟峰會上,歐盟領導人表示,歐盟打算優先考慮負擔得起的能源,儘可能地降低能源成本。可再生能源已讓歐洲“進退兩難”,歐洲本來是世界仿效的綠色能源典範,但不知不覺已成負面教材,值得台灣警惕!

 

四、台灣的能源缺乏不可放棄核能否則自取滅亡

菅直人建議,台灣可以強化太陽能、風力等發電,再生能源一定可以取代核電,事實上工業技術先進強大的日本及歐洲都無法靠再生能源,弱小的台灣怎麼可能比日本及歐盟強。菅直人又說若核災若在台灣發生,影響範圍可達兩百五十公里,新北市加台北市占全台灣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全數將受到影響。但是事實上一海之隔的福建將興建18座核電機組,台灣海峽約200公里,台灣非核也沒用,只有加強研發科技,強化安全設施才能安心享受廉價電力。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84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