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治水要用科技及智慧 互吐口水只會淹更大
2013/08/31 19:01:46瀏覽1456|回應4|推薦8

 

             治水要用科技及智慧  互吐口水只會淹更大

一、前言

         受到康芮颱風影響,南台灣大雨不斷,包括嘉義、雲林、台南、高雄等地都好像老天爺用倒灌似的猛下大雨,到處淹水,災情嚴重,這種水患情節在台灣一直不斷上演,例如200987莫拉克颱風帶來的豪雨也是重創南台灣(圖1,圖2),事實上南台灣的水患一直在惡性循環,首先養殖漁業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圖3,圖4),南台灣的水庫淤積嚴重,蓄水防洪能力嚴重受損,旱季時未徹底疏浚水庫淤泥,地方首長知識不足,只會向中央要錢但卻不會作治水防洪及水土保持基礎工作,中央政府未能集中全國力量作全島性治水規畫,治水所費不貲,經費一定要統籌規劃運用才會有成果。報載行政院長江宜樺南下視察治水工程時,嘉義縣長張花冠、台南市長賴清德都強烈要求行政院續編六年六百億元的治水特別預算,張花冠還一度作秀要下跪。回想2005年台南發生嚴重的水災成為推動八年八百億治水預算的推手,但八年後,台南這次水患災情依然嚴重,問題在地方首長不懂治水,砸了大錢遭地方政商瓜分切割發包形成貪瀆誘因,地方首長只會要錢,該作的日常疏濬和保養都忽視。一次輕颱,就引起如此嚴重的水患曝露出台灣地方自治施政有極大問題,中央政府未能對症下藥,地方政府只會要錢推責任,因循茍且近20年,地層每年下陷3~15公分,加上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南部每年淹水不足為奇,我們可預見的災難還有高鐵地基不穩,壽命減短,地下水超抽,土壤鹽化,及旱季缺水更加嚴重。

 圖1.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                    圖2.    淹水已成南台灣常態

 

 

圖3.  水產養殖分布                                     圖4.  工研院繪製之地層下陷圖

 

二、地層下陷要用海水淡化防治

       台灣西南地區淡水養殖業興盛(圖3),常年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圖四),一遇暴雨即成水鄉澤國,內政部長李鴻源說,不少地方以抽取地下水方式發展農漁業,結果造成地層下陷與海水倒灌等副作用,迫使政府必需花更多的經費防杜地層下陷及挽救海岸線。總算起來其所投入的社會成本根本遠高於所獲致的經濟效益,地方首長一來討好選民對於違法抽地下水之水井封閉未能嚴格執行,二來本身及助理治水知識貧乏,三來淹水後責任往中央推,將工程科技問題轉為政治問題,如此這般國庫治水費用成為政治肉票,一陣口水過後遭淹水之苦的仍是民眾。事實上養殖業要用水、工農業都要用水,西南平原區水早已不夠,解決方法無他就是實施海水淡化及水庫改善,新加坡及以色列海水淡化均績效斐然,目前成熟的海水淡化技術包括多級閃沸(MSF)、多效蒸發(MED)、蒸汽壓縮(VC)、電透析(ED)與逆滲透(RO)等。其中多級閃沸法(MSF)發展最早,需要大量熱蒸氣,逆滲透法(RO)只需要電力(圖5),能量消耗最小,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個國家在用海水淡化技術獲取淡水,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千多座,日產淡水約5560萬立方米,相當於0.5%的全球用水量,可以解决1億人的用水問題。眾多商家把海水淡化工業譽為朝陽產業,未來有近700億美元的商機。世界上海水淡化運用最多的地方是中東地區,對當地人來說,水比油貴。以色列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水淡化設施,有31個海水淡化廠,IDE是以色列著名的海水淡化公司。以色列IDE技術有限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同時提供熱法和膜法兩種不同海水淡化技術設備的供應商。海水淡化產業較大,最小的海水淡化廠都逾上千萬美元,除生產淡化水之外,剩餘廢水含有高鹽分和一些化穴物質,可用來製鹽和提取化學物質,成本更便宜且有利環保。目前世界上建立的海水淡化廠分兩種:一種是電力廠另一種是供水廠,兩種利潤均高。 建議政府要積極發展海水淡化工業,教育部應在大專院校協助設置研究科系,經濟部應輔導民間形成海水淡化工業區,研發相關海水淡化設備並拓展外銷,水利單位應編預算在西南地區廣設海水淡化廠生產淡水供農漁業使用,地方政府應嚴格取締抽地下水,違者重罰。由於海水淡化成本較高,為增強其經濟性,利用核能發電產生的高溫作海水淡化是一前瞻性的作法。

     

圖5. 以色列世界上最大滲透海水淡化廠    圖6.   新加坡濱海堤垻蓄水庫

 

三、改善水庫的蓄水能力

        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表演說,指出台灣的水庫因淤積問題嚴重,預計到2030年全台50座水庫的庫容量可能僅剩一半。平均每2年就有嚴重水災,每9年就會遇到嚴重旱災,由於水災頻率過高,不只造成人民生命財產與交通設施的重大損毀,每次的風災水災總會帶來水庫泥砂快速淤積的後遺症,若不清除水庫淤泥,不只會縮短水庫壽命更會使旱災來臨時的水荒問題益形惡化,但清淤須耗費鉅款,所以地方縣市長多未清理讓問題惡化,今年三月大旱,台灣水庫多已見底,此時清除水庫淤泥時機最好,但地方首長均漠視不處理,所以第一個給政府的建議是編列治水專款專用作水庫淤泥清除,由中央列管各水庫淤塞情形統一發包,其次由於颱風頻仍,水庫淤積問題陷入清不勝清的困境,因此給政府的第二個建議是政府要注重水庫上游的水土保持,不但要修法嚴格禁止水源區開發,同時更要積極執行穩固水庫邊坡的工作。眼看著台灣水庫的庫容可能在2030年只剩下一半,台灣所面臨的另一個困境是,明明知道水庫蓄水量減半勢必要加劇旱災來臨時的水荒問題,台灣想要另覓新址興建水庫,卻幾乎是現實上的不可能。由於環評抗爭根本無法興建新的水庫,因此第三個給政府的建議就是要創新作法,例如學習新加坡的濱海垻壩蓄水庫(圖6), 新加坡有500萬人口,飲用水取得困難,為擺脫對馬來西亞的依賴,一方面發展海水淡化,一方面將河口圍垻壩成人工蓄水池,成功獲取大量淡水。除此之外,台灣也可興建平地水庫,就是在河道旁以金屬板圍成蓄水容器,旱季可放平,雨季豎起一方面蓄水一方面當堤防。

四、以疏導代替圍堵

  以往8年800億的治水預算大多用來作堤防圍堵洪水,結果證明毫無用處只是浪費公帑罷了!事實上幾千年前大禹治水就證明圍堵治水是錯誤的,台灣養殖業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溫室效應又使海平面上升,部分低窪地區甚至較海平面還低,洪水當然排不出去,給政府的建議是要設專用直線排洪道,清除所有障礙物,在海邊挖許多巨大深坑作為疏洪調節池,乾季時可蓄水,雨季時利用排水泵將坑中水排至大海,排洪道洩水先送至此坑以利疏導。

五、結語

  治水不簡單但也不是很難,只要各級政府通力合作,用心治水應該不致造成輕颱即水鄉澤國情形,但目前南部縣市長以下跪要錢為手段,不但不懂治水,還爭功諉過,中央地方互噴口水實在令人痛心。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8278260

 回應文章

謝立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02 18:29
寫的好專業~~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3-09-02 18:32 回覆:

多謝 !可惜馬團隊看不到!


清道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02 17:27

治水當然不能半途而廢。要有成效必需先廢掉這幾個:

只會作秀、不會做事。

只懂伸手向中央要錢、不懂為地方防災。

只知爭功諉過、不知自我文省。

謀個人私利為己任。置百姓生死於度外。

此種政客不廢、水患永遠難免!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3-09-02 18:28 回覆:

所言甚是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01 11:56
你有件事後不知道、所以你認真的寫,想讓政府能做,但我告訴你。別忙了,絕對、絕對沒用。每年至少盜伐1500萬公噸林木,供菇蕈業做太空包,十三、四年了。只要下雨就有崩塌、稍大一點就會、淹水、稍長一點不下雨那種極重的乾旱、植物最知道。88風災之後,老天爺告訴人們,台灣必成常態,苟官們完全裝死,不理、照砍之外水源地放寬開發也已通過。台灣除了等毀滅之外、口感治水真的是撈錢罷了。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3-09-01 14:07 回覆:
所言甚是,書生報國本來就無用!但不說不甘心!

華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9/01 11:25
寫得很好,也寫得很完整。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3-09-01 14:25 回覆:
多謝 !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3-09-01 14:26 回覆:
多謝!